題目一 偏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養(yǎng)雞場的主人,向來討厭傳教士。于是,有事沒事專喜歡散布傳教士的壞話。一天,有兩個傳教士上門想買只雞。生意上門,總不好往外推,主人只好讓他們到養(yǎng)雞場里自己挑。沒想到挑了半天,他們卻挑中一只毛掉得差不多、禿頭又跛腳的丑陋的公雞,并執(zhí)意要買這只雞,說他們準備把它養(yǎng)在修道院的院子里,如有人問就說是從這里買的。養(yǎng)雞場主人認為傳教士拿最丑陋的雞作為養(yǎng)雞場所有雞的代表,別人會誤會他的雞,對他實在太不公平了。傳教士說,少數(shù)幾個傳教士行為不檢點,主人卻喜歡拿他們來當代表,對大多數(shù)傳教士來說,也同樣太不公平了。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在日常生活里,我們有時也會像那位養(yǎng)雞場主人一樣,掉進主觀偏見的視野中,卻渾然不覺。習慣先入為主,喜歡以偏概全,甚至不明事理,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這是人們思想、認識上的盲點之一。許多人際關系的惡化,追究根源,幾乎都源于這類盲點的擴張效應:先入為主,使我們降低了溝通了解的意愿;以偏概全,使我們不知不覺中強化了原有的成見,久而久之,自然失去了互動的空間。所以,人與人相處,需要更廣更寬更高層的全面觀照,需要從容顧盼和理解包容的襟懷。唯其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此外,也可從社會發(fā)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認識自我等角度切入題意。
題目二 一匹馬的顧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據(jù)《世說新語》記載:從前,有一個叫王濟的人,非常了解馬性。有一匹馬,披著繡有精美圖案的馬韉,用來遮擋沙塵和泥土。有一次出門,被一條河擋住了去路。王濟策馬過河,馬卻始終不肯前進。王濟說:“這馬一定是珍惜它的馬韉?!泵腥私庀缕恋鸟R韉,馬就毫無顧忌地渡過河去了。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這個故事,寓意很深。我們都可能像馬那樣,為名利所累。比如,如果西裝革履,打掃衛(wèi)生就小心翼翼,生怕把衣服弄臟;再比如,頭上有了榮譽的光環(huán),就有了架子,不敢放手做事。本題參考立意:只有拋棄私心雜念,才能徹底解放思想。只要對發(fā)展有利,對人民有好處,就不要瞻前顧后,擔心“馬韉”會弄臟。即使臟了,洗了就是,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題目三 主業(yè)之外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許多人聲名遠播的造就并非所學專業(yè),而是主業(yè)之外的另一番作為。
魯迅和郭沫若,本來是去日本學醫(yī)的,最后卻都成為了一代文化巨匠。
余秋雨本來是搞戲劇教育和藝術理論的,但讓他聞名于世的卻不是學術專著,而是文史散文。
黃渤自小喜歡唱歌,高中畢業(yè)后組建了“藍色風沙”樂隊,在全國走江湖,傾心付出近十年的音樂事業(yè)卻一直沒有起色,無意間被寧浩相中,一塊《瘋狂的石頭》讓他在銀屏上持續(xù)“瘋狂”起來,終于登上了第46屆金馬獎影帝的寶座。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人生發(fā)展的軌跡和成就,很難預料會在哪個節(jié)點上時來運轉,有時還會偏離自己的初衷。在有些人那里,無意間的造就反而比刻意作為還要精彩。于是,人們不免要感嘆“有意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其中的奧妙恐不僅僅是機緣巧合,而是與個人固有的潛質有很大關系。不論是“有意栽花”還是“無心插柳”,也不論是半路出家還是被迫無奈,如果缺乏相應的天生資質、必備的人生積蓄、不離不棄的意念堅守,也會與迎面而來的機遇擦肩而過。人生因“副業(yè)”而精彩的現(xiàn)象還啟示我們,成功的載體沒有高下大小之分,賣豆腐的與鑄鋼鐵的都有可能成為“大王”;在事業(yè)的選擇上,千萬不能總是幻想自己要成為什么,而是要多想想自己能成為什么;當你發(fā)現(xiàn)一條路走不通或走不順時,不妨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優(yōu)勢,轉一下腦筋,換一條路徑,改一個行當,變一個角色,說不定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題目四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輕的美國華裔數(shù)學家王章程,畢業(yè)于加州大學。畢業(yè)后,他的同學多數(shù)去了大財團,只有王章程一頭扎進了加州的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的收入非常低,30歲了還買不起房子。而他的同學們已經是月收入幾十萬、上百萬的大老板。在外人看來,王章程的生活很糟,但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眼里只有自己的事業(yè)。雖然10年中,王章程默默無聞,但在35歲的時候,他攻克了世界上兩項頂尖級數(shù)學難題,從此成果迭現(xiàn),美國十幾家大學先后聘請他前去任教。多少年過去,在世界數(shù)學界,他成為公認的數(shù)學之王。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本題參考立意:不必羨慕別人的美麗花園,因為你也有自己的樂土,只要你用心耕耘,眼前的這片花圃終會有花團錦簇、香氣四溢的那一天。
題目五 人生如春蠶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自己的感悟和聯(lián)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宋代大詩人陸游有詩云:“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一朝眉羽成,鉆破亦在我?!?/p>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寫作提示】“繭”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有“自縛”,也有“他縛”。成語“作繭自縛”原意是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規(guī)勸世人不要自作自受。人生的繭或許是一種困頓,然而也許更是一種機遇。它使人經歷磨難,在忍耐中奮起,養(yǎng)精蓄銳,等待撥云見日、重獲新生的到來?!袄O”,是囚籠,也是力量之源。人生亦如此,只有在困境中接受磨練,才能積蓄沖破困境的力量,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諸葛亮躬耕南陽,史鐵生“與困境周旋”,莫不如此。
題目六 不幸就是幸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莎士比亞曾充滿深情地對一個失去了父母的少年說,你是多么幸運的一個孩子,你擁有了不幸。是的,如果稍稍留意一下那些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杰出腳印的人們,我們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從幼小時就遇到了不幸。給人類留下《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等不朽作品的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3歲喪母,10歲喪父。曾經被英國女王授予“榮譽侍從”稱號的英國小說家毛姆,剛出生不久父母就相繼去世。法國哲學家薩特也是幼年喪父,母親改嫁,在外祖父家長大。我們熟悉的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就有著更為不幸的童年了。而偉大的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因父母經濟拮據(jù),出生不久就被送到鄉(xiāng)村寄養(yǎng),童年幾乎沒有得到讀書的機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材料中這些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們,正是因為不幸,才迫使他們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不幸給他們提供了開掘自己智慧的契機。因為不幸,使他們處在一個人生的最低點,他們懂得了人生中每一點陽光的不易。因為不幸,因為沒有親人的呵護,因為一切都要靠自己的雙手,所以他們懂得了要扎扎實實,刻苦勤勉。是的,當我們退一步去想的時候,不幸就是幸運。
題目七 自己“度”自己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個人在屋檐下避雨,正好看見一位禪師撐傘從雨中走過。這人喊道:“禪師,度一下眾生吧,讓我到您傘下帶我一程如何?”禪師答道:“我在雨中,你在檐下,檐下眼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聽罷,馬上走出屋檐,站在雨中說:“現(xiàn)在我也身在雨中了,你該度我了吧?”禪師說:“你我都在雨中。我不被雨淋,而你被雨淋,是因為我有傘而你沒有。所以是傘度我,而不是我度你。你要被度,不要找我,請自己找把傘?!?/p>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雨天不帶傘,一心只想在別人傘下避雨,這種想法最害人。引申一下,總想著依賴別人,自己不肯努力,到頭來必定是什么也得不到。潛力是人生來就有的,只不過有的人還沒有找到,平時不去尋找,只想依靠別人,不肯利用自己潛在的資源,只把眼光放在別人身上,這樣怎么能取得成功呢?找傘自度,求人不如求己。佛理如此,生活亦如此。
題目八 創(chuàng)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家牙膏公司,產品優(yōu)良,包裝精美,深受消費者喜愛,營業(yè)額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十年每年的營業(yè)增長率為100%,令董事部雀躍萬分。不過,業(yè)績進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時,則停滯下來,每個月維持同樣的數(shù)字。董事部對此感到不滿,便召開全國經理級高層會議,商討對策。會議中,有位年輕經理站起來對總裁說:“我手中有張紙,紙里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請付我5萬元!”總裁很生氣地說:“我每個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紅、獎勵,現(xiàn)在叫你來開會討論,你還要另加5萬元,是否過分?”“總裁先生,請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分錢也不必付。”年輕經理解釋說?!昂?!”總裁接過那張紙后,閱畢,馬上簽了張5萬元的支票給了那位經理。那張紙上,只寫了一句話:將現(xiàn)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毫米??偛民R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
試想,每天早上,每個消費者多用1毫米牙膏,每天牙膏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倍呢?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十四年的營業(yè)額增加了32%。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材料中這個“創(chuàng)見”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會引起意想不到的效果。當我們面對新知識或新創(chuàng)意時,千萬別將“頭腦”密封,而應將其打開“1毫米”,大膽地接受新知識、新事物。也許一個新創(chuàng)見,就能讓我們改進業(yè)績,改善生活。
題目九 想象力的缺失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電視臺的工作人員搞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智力測驗: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個圓圈,讓被試者回答這是什么。當問到機關干部時,他們一個個面面相覷,用求救的目光看著上級。局長沉默良久,氣呼呼地說:“沒經過研究,我怎么能隨便解答你們的問題呢?”而當問到大學中文系的學生時,他們哄堂大笑,并拒絕回答這個只有傻子才回答的問題。當問到初中生時,一個尖子生舉手回答:“是零。”一個調皮的學生大喊:“英文字母O!”卻遭到了班主任的白眼。當最后問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時,他們異?;钴S地舉起小手回答:“是月亮!”“是乒乓球!”“是燒餅!”“是李谷一唱歌時的嘴巴!”“是老師發(fā)脾氣時的眼睛!”……事后,電視臺的工作人員給這期節(jié)目起了個名字——“人的想象力是怎樣喪失的?”我們看到: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所受教育越多,想象力就越貧乏蒼白,甚至于非要研究一下才能回答。難道是現(xiàn)代教育扼殺了他們的想象力?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人的思維就像物理學中的慣性定律一樣,也是有某種慣性的。久而久之,人的頭腦中會形成思維定勢,但現(xiàn)實環(huán)境在不斷變化著,要不斷適應變化著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就必須創(chuàng)新。一些看似怪異的、幼稚的、異想天開的問題可能存在錯誤,但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像對待異類一樣一棍子打死,而應積極地引導回答者去實踐、探索,要知道——“你的嘲笑中有愛迪生,你的白眼里有愛因斯坦”。
題目十 身在籠中
請細讀下面一幅漫畫,然后根據(jù)你的聯(lián)想或感悟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題目自擬。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提示】怎樣讀懂漫畫呢?一般來說,先要看看畫中有幾個人、幾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把握人與物、人與人、物與物之間的關系,注意漫畫中的各個要素一個也不能忽視。比如本題畫中有兩個人,一個在大籠子里,一個在小籠子里,大籠子里的人大笑小籠子里的,而小籠子里的則竊笑小籠子之外、大籠子之內的人。接下來就要吃透漫畫寓意,準確地審題立意。在這里,“籠子”可以象征束縛、困境、思想的局限、認識的不足、思維的定勢,等等?!盎\子”有大小之分,但這兩個人所處的生存狀態(tài)本質上是一致的。具體作文時,可以寫成議論文,談論從漫畫中獲得的啟發(fā):要正確認識自己,不要隨便嘲笑別人,等等。也可以寫成記敘類的文章(包括小小說),通過敘述經歷或虛構故事,委婉地把漫畫蘊涵的思想揭示出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