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創(chuàng)可貼讓我有機會走進一個孩子敏感孤寂的內(nèi)心世界。
2009年暑假剛過,新學期開學的第二天早上,我剛進辦公室,就見梁奇和他父親在等我了。一個“不祥”的預感襲來。果不其然,他父親很快說明了來意,“于老師,您看……這孩子想到你班重讀……”我腦海里不斷閃出一個疑問:“這孩子我能要嗎?”
有關(guān)他的“英雄偉績”全校聞名。五六個同齡的孩子根本不是他一個人的對手,真是“打遍全校無敵手”。每次打完架問他打人的原因時,他總是一句桀驁不馴的話“我就是看他不順眼”。想到這些,我心里還真是很矛盾。我抬眼看了看梁奇,只有15歲卻已經(jīng)長到一米七五?!澳銥槭裁匆獊砦野喟??”我直視他問了句。“我堂妹在這班,她學習好,說能幫我搞好學習?!彼拖骂^有點難為情地回答?!班蓿y得!你就是想再給自己一次奮起直追的機會,是吧?這好辦,跟我上班級?!甭犃宋业脑捔浩婺樕下冻龅捏@喜。教師的責任心、義務感讓我無法把他拒之門外,但心里卻一直在打鼓。
兩周過去了,原以為班級里因為梁奇的到來會掀起驚濤駭浪。然而出乎我的意料,他不僅沒有惹是生非,還認真學習起來,經(jīng)常讓梁雪給他講題,看來這一次梁奇還真是下了決心呢!這讓我矛盾的內(nèi)心更加矛盾不安了,于是我進行了暗訪。原來7歲那年,梁奇與母親遭遇了車禍,母親去世了,幼小的他幸免于難。沒多久父親再婚搬走了,留下他跟爺爺一起生活。自那以后,這個接連經(jīng)受打擊的孩子失去了孩子該有的童真,人也變得少言寡語。我又查訪了他幾次嚴重的斗毆事件,原來也都是事出有因,不是他故意挑釁。但也許是出于自我保護,他總是說“看他不順眼就揍他”的話。我想也許是他缺少父母關(guān)愛,缺少安全感,所以攻擊性會特別強吧。
第三周的一天午休,我聽見主任正在訓話,5個男生站成一排,抬頭望著天花板的正是梁奇。見我來了,主任示意我把梁奇帶走。梁奇隨我來到了辦公室,我一言不發(fā),梁奇也一言不發(fā)?!霸搧淼目偸且獊?,誰讓你收了他?!蔽乙е溃睦锓钙鹆穗y。一低頭我看見梁奇身后的地上有一滴血,他一直背著手,原來是手受傷了。仍舊一臉的漫不經(jīng)心,桀驁不馴,也許一直準備著那句“我就是看他不順眼”呢。我二話沒說,從抽屜里拿出一枚創(chuàng)可貼,把他的手拉過來,手背一條長長的口子正滲著血。我麻利地拿出一塊濕巾,簡單清理了一下傷口,輕輕吹干,仔細敷上創(chuàng)可貼。之后,隨手拿過一張紙寫上了:事件的時間,地點,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自我反思?!盎厝グ堰@個填好給我?!蔽?guī)е畹目谖钦f。梁奇還是沒有說話,可是當他轉(zhuǎn)身走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那桀驁不馴的表情淡了。
第二天,我看見了桌子上梁奇填好的那張紙,字跡工整。寫明了整件事情的經(jīng)過,同時也反思了自己的過錯。原來是最近鄰班同學一直干擾表妹,要求與表妹處朋友,梁奇知道了以后就仗義出拳了。在紙條的最下方他寫了一行小字,“老師,謝謝您的創(chuàng)可貼,讓我感受到了媽媽的味道”。我眼前一亮,原來是這枚創(chuàng)可貼治愈了他的不馴。我知道如果當時就問他事情的原委,他是不會說的。變換了溝通的方式,反而讓他有了傾訴的機會。后來我經(jīng)常在他的作業(yè)里放上小紙條。對他的點滴進步加以肯定,對其不足加以提示。偶爾綴上一些激勵的話,有時畫上QQ表情表明一下心情。有時他會回應我,在紙條上寫出他的心情。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他的臉上有了少有的笑容,再沒打過架,成績也有所提高。
看著梁奇的變化,讓我悟出一個道理:老師不僅是蠟燭、是粉筆、是園丁,更應是創(chuàng)可貼,及時給學生的痛處加以保護和關(guān)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