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方地勘工程總公司下關分公司,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巖土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是為了查明各類工程場區(qū)的地質條件,對場區(qū)及其有關的各種地質問題進行綜合評價,分析、預測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質條件可能出現(xiàn)的變化和作用,選擇最優(yōu)場地,并提出解決不良地質問題的工程措施,為保證工程的合理設計、順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質;勘察
1 巖土的分類及其工程性質
1.1 巖石的分類及其工程性質巖石的分類,巖石是天然產出的具有一定結構的礦物天然集合體,少數(shù)巖石也可由玻璃或生物遺骸組成。巖石構成地殼及上地幔的固態(tài)部分,也是地質作用的產物。目前巖石的主要按其形成原因來分,可以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類。巖石的工程性質,巖石的工程性質是指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巖石的工程性質的因素主要有礦物成分、巖石的機構和構造及分化程度。巖石的物理性質主要包括的指標有比重,重度,孔隙性,吸水性,軟化性,抗凍性。巖石的力學性質主要包括巖石的變形特性,巖石的強度特性(抗壓強度、抗剪強度、抗拉強度)。
1.2 土的分類及其工程性質
土的分類土是一種三相體系,其主要物質成分包括作為土骨架的固體礦物顆粒(固相)、孔隙中水及其溶解物質(液相)和氣體(氣相)。根據(jù)地質成因土的工程分類主要包括殘積土、坡積土、洪積土、沖擊土、湖積土、海積土、冰水沉積土和風積土。土的工程性質土的物理性質指標有土的顆粒比重、重度、含水量、飽和度、孔隙比和孔隙率等。土的工程特性主要有滲透性、壓縮性、抗剪強度、觸變性和蠕變性、塑限性等。
2 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的劃分及其要求
不同的建筑物的重要性也不同,其破壞后產生的后果嚴重性也不同。因此針對工程重要性的不同以及場地和地基復雜程度的差異,巖土工程的勘察也要劃分不同的等級,針對不同的等級,各個勘察階段的工作內容、方法及詳細程度也會具有顯著地差別。
2.1下面介紹幾種巖土工程重要性等級的劃分
2.1.1 根據(jù)工程的規(guī)模和特征以及工程破壞或影響正常使用所產生的后果,將工程分為三個重要性的等級,如下所示:一級工程:工程性質是重要工程,破壞后引起的后果屬很嚴重二級工程:工程性質是一般工程,破壞后引起的后果屬嚴重三級工程:工程性質是次要要工程,破壞后引起的后果屬不嚴重
2.1.2 根據(jù)地基復雜程度,可按規(guī)定分為三個等級,具體劃分如下:一級地基(復雜地基):特征是巖石種類多,很不均勻,性質變化大,需特殊處理,多年凍土,嚴重濕陷、膨脹,鹽漬,需要專門處理,;滿足前面一個特征及以上者。二級地基(中等復雜):特征是巖石種類多,不均勻,有特殊巖石;滿足前面一個特征及以上者。三級地基(簡單地基):特征是巖石種類單一,均勻,無特殊巖石;全部滿足前面全部特征。
2.2 巖石工程勘察等級的劃分
確定了上面的工程的重要性等級、地基等級復雜程度等級以后,就可以進行巖土工程的勘察等級的劃分了,具體劃分如下,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分甲、乙、丙三級。甲級:在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中,有一項或多項為一級。乙級:除勘察等級為甲級和丙級以外的勘察項目。丙級: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均為三級的。
3 巖土工程地質勘測的測繪和調查及其它相關工作內容
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一般在巖土工程勘察的早期階段進行,也可以用于詳細勘察階段的對某些專門地質問題進行補充調查。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查明較大范圍的主要工程地質條件,不需要復雜設備和大量資金、材料,而且效果顯著。
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在地形地質圖上填繪出測區(qū)的工程地質條件,其內容應包括測區(qū)的所有工程地質要素,即查明擬建場地的地層巖性、地質結構、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動力地質現(xiàn)象、已經有的建筑物的變形和破壞情況及以往的建筑經驗、可利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的質量及其分布等方面,因此它屬于多項內容的地表地質測繪和調查。
4 工程地質測繪前的準備工作
4.1 資料收集和研究。應收集的資料主要有區(qū)域地質資料、遙感資料、氣象資料、水文資料、地震資料、水文及工程地質資料、建筑經驗等。
4.2 踏勘?,F(xiàn)場踏勘是在收集研究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在于了解側區(qū)的地形地貌及其地質情況和問題,以便于合理的布置觀測點和觀測路線,正確選擇實測地質剖面位置。
4.3 編制測繪綱要。測繪綱要是進行測繪的依據(jù),其內容應盡量符合實際情況。測繪綱要一般包含在勘察綱要內,在特殊的情況下可單獨編制。測繪綱要應包括工作任務情況(目的、要求、測繪面積、比例尺等)、地理情況(位置、交通、水文、氣象、地形地貌)、測繪區(qū)的地質概況(地層、巖性、地下水、不良地質現(xiàn)象)、工作量、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人員組織和經費預算、材料物資器材、工作計劃及工作步驟。
5 測繪的方法
工程地質測繪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相片成圖法,二是實地測繪法。主要介紹一下實地測繪法。實地測繪是工程地質測繪的野外工作方法,它由細分為三種方法。路線法:沿著一定的路線,穿越測繪場地,把走過的路線正確地填繪在地圖上,并延途詳細觀察和記錄各中地質現(xiàn)象和標志,如地層地層界線、構造線、巖層產狀、各種不良地質現(xiàn)象等。布點法:不點法是過程測繪的的基本方法,也是根據(jù)不同的比例預先在地形圖上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觀測路線和觀測點。追索法:它是沿著地層走向、地質構造線的延伸方向或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邊界線進行布點追索,其主要目的是查明某一局部的工程地質問題。在完成了工程地質測繪的基礎上,接下來完成的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了,主要包括工程地質的勘探和取樣,巖土工程原位測試,室內試驗,房屋建筑與構造物的勘察評價,地下洞室的勘察與評價,邊坡工程的勘察評價,巖土工程分析評價和成果報告的編寫。
6 結語
綜上所述,工程勘察工作地任務是查明情況,提供各種相關的技術數(shù)據(jù),分析和評價場地的巖土工程條件并提出解決巖土工程問題的建議,以保證工程建設安全、高效運行,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