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將三個孩子“打入”了北大而火起來的“狼爸”蕭百佑,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更是人氣飆升。人們在滿足好奇心的同時,又有多少未來的“準狼爸”、“準狼媽”們,仿佛摸索到能使子女們將來成材的“法寶利器”,從而在夢里展露出欣慰的笑容呢?
當然,不同的觀點、迥異的聲音也紛至沓來。一時間,“狼爸”的教育方式甚至被解讀出了那么點“血腥味”;“狼爸”的行為與“自私的教育觀”掛上了鉤,“家庭暴力”、“泯滅童心”等一頂頂巨帽無私地饋贈給了“狼爸”蕭百佑。
兩種使現(xiàn)代人困惑,且形同水火的教育觀,隨著“狼爸”的出現(xiàn)而狹路相逢!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同時,留給我們的卻是一個大大的問號:“狼式教育”是回歸還是偏離?
首先筆者認為,一切教育的前提和目的都要突出一個字——愛,一切教育方式被實施后都要讓孩子感受到——愛。
父愛、母愛、師愛都是人類應(yīng)無私、無怨、無悔地賦予下一代的,正所謂“至純至真的愛”。
有了“至純至真的愛”作為教育的基礎(chǔ),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便涌現(xiàn)出諸多的“狼爸”、“狼媽”。孟母教子以“德”;岳母教子以“忠”等不勝枚舉。其中更是運用了現(xiàn)代人為之色變的“殘忍”手段:諸如打手板、打腳板、打屁股等不一而足的體罰方式,結(jié)果呢?打出了報國英雄!打出了廉潔好官!更是打出了中國歷史的禮、義、廉、恥、忠孝雙全!進而這些孝子賢孫們推動了歷史的進步,青史留名??墒欠催^來看,這種動則行使“狼”權(quán)的封建家長制的教育方法,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歷史的發(fā)展!魯迅筆下的阿Q,不就是那個時代陳舊的教育模式之縮影嗎?
所以時代不同了,人類社會進步了,人們賦予下一代的“至純至真的愛”也有必要進步了,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我們不僅是要培養(yǎng)“名”人,更要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木哂虚_創(chuàng)精神的新一代“有用”之人!
與此同時需要指明的是,“開創(chuàng)精神”由來于人類了解自然、探求自然的天性。陳克正“玩學(xué)習(xí)”的家庭教育,培養(yǎng)出三個博士姐妹;江蘇常州的“捯飭鬼”女兒在爸爸的地盤上撒歡,大學(xué)三年級就設(shè)計9項國家專利,產(chǎn)品遠銷歐美數(shù)十個國家。所以,只有具備了“開創(chuàng)精神”,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完整的人”。
“狼爸”們,你覺得你的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嗎?他們享受到“探求自然”的樂趣了嗎?不可否認,我們以“愛”的名義,在體罰孩子肉體的同時,也囚禁了孩子的思想!“狼式教育”是回歸還是偏離了呢?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