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意識是奠定終身體育的基礎,本文敘述如何通過高職體育教育的平臺,逐步提高高職學生的體育意識,使其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 體育意識 培養(yǎng)
終身體育觀念的提出,為高職體育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和體育行為,對于他們的大學生活以及畢業(yè)后進入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大學作為學校體育的最高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體育觀念的關鍵時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決定了學生體育學習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所以學校應重視和加強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形成與發(fā)展。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學校體育工作者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度窠∩碛媱澗V要》中明確提出:“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意志,技能與習慣?!彼詫W校體育為學生打好終身體育基礎已在高校體育界取得了共識,筆者就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意識進行探析。
一、更新觀念,樹立終身體育觀是前提
要從實際出發(fā),研究市場經濟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更新觀念、勇于沖破舊的觀念的束縛。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腦力勞動強度相對地提高,使人們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參與體育鍛煉,使更多的人參加體育活動是對現(xiàn)代社會從事高強度、高效率工作的人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更新其體育鍛煉的觀念和意識,形成人們參加體育鍛煉的雙重動力,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對體育鍛煉進行再認識、再學習,再提高,用新的理論和觀念完善自身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終身體育觀念,才會在任何時候和任何環(huán)境條件下都能獨立地、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二、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是基本條件
環(huán)境可以直接影響人的行為,環(huán)境對人的意識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校的體育活動場地設施和體育器材設備,會使身臨其境的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參與效應。因此,學校要努力增加體育資源,添置器材設備來滿足學生不同的參與目的、不同喜好的體育鍛煉需要。
此外,精神和心理環(huán)境也很重要。加強體育的宣傳教育,積極組織開展體育活動,可以形成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如在學校中開展一些傳統(tǒng)與非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項目,使學生不僅能夠積極參與他們所熟知或比較擅長的體育項目,還能夠參與一些非傳統(tǒng)的、新興的體育活動,激起他們參與的興趣。與此同時,學校的體育工作者應加強體育的宣傳和輿論導向,使學生逐步形成體育鍛煉意識。
三、提高鍛煉能力是培養(yǎng)體育意識的核心
從意識形成過程看,體育意識不是個人先天具有的,必須通過參加體育實踐和學習體育知識兩個過程才能形成和不斷提高。根據大學生已有十幾年體育實踐經歷及具備一定意識水平的特點,高職體育應加強理論知識教學,把人類豐富的體育經驗和知識體系經過濃縮,簡化成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大學生的體育意識提高到較高水平。高職體育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的重要階段,因此高職體育教學,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正確、合理的體育方法和手段,以培養(yǎng)其終身體育意識。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是培養(yǎng)體育意識的關鍵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常有學生厭學的問題,甚至在體育課上同樣有這種現(xiàn)象。從本質上講,并不是學生從內心討厭體育活動或體育課,而是對一些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教學的內容、方法感到枯燥厭倦。體育課的教學設計,組織與練習的方法思路,都重在如何傳授知識技能的“教法”,很少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其在學習生活中的“學法”。因而,體育課往往是學生在教師的指使下整齊劃一地被動表演,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特長的培養(yǎng),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因此,在體育課程標準的修訂和選擇方面,要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特點和崗位對體能的需求,注意優(yōu)選那些綜合性、基礎性、娛樂性強的知識技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以“啟智、求知、調心、育人、健身”的多樣化、綜合化的教學體系。
總之,培養(yǎng)高素質的現(xiàn)代化人才,離不開學校體育的鍛煉與學習,只有樹立了自我體育意識,才能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目標。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體育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則取決于學生自身體育意識,要通過大學體育來提高完善。高職體育應在滿足大學生最基本的體育需求后,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身體育意識,使大學生具備體育知識、技能的再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體育體現(xiàn)出其真正的價值。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