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展示語文應用能力的拓展性學習內容,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同時,滲透著品德、情操和職業(yè)理想等方面的教育。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二單元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記住父母的生日”為例,談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設計、實施中應關注的問題。
一、“記住父母的生日”活動方案
1.活動背景
(1)你是否記得父母的生日?(此處筆者向學生展示了某校的一份問卷調查結果,只有9%的學生每年會記得父母的生日。)
(2)武漢“暴走媽媽”割肝救子的事跡。
(3)在父母的生日來臨之時,大聲說出我們的愛。
2.活動目標
(1)讓學生感知生活中平凡而偉大的父母形象,體會父母為孩子付出的愛,學會以實際行動報答父母的厚愛。
(2)能夠運用影音、圖片、文字等多種方式表現(xiàn)父母的形象。
(3)能夠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相關的材料,并通過電腦對圖片、文字、影音進行處理,制作感恩卡。
(4)初步掌握抒情的口語表達技巧。
3.活動內容及過程
(1)準備階段。
①回顧母愛或父愛,感受父母辛勞。了解父母的經歷,搜集材料。指導學生用交談、采訪、觀察、拍照、錄音等多種方式從不同側面了解父母。
②體會母愛或父愛,形成文字。寫作一篇表現(xiàn)父母的文章,注意在寫作上指導學生。
③搜集資料,深化感受。通過互聯(lián)網搜集類似的文章,并推薦一篇最感動自己的文章,準備好談自己的讀后感。
④處理資料,制作禮物。從自己的文章中摘錄文字,或摘錄他人文章的精彩句子寫在卡片上,把收集到的圖片或者影音制作成幻燈片,并配上相應的解說詞。
(2)活動應用。
①“感恩的心”主題班會。“我的母親或父親”——演講,圖片、影音展示;“贊美父母”——美文朗誦與點評;“理解父母”——說出自己對父母之愛的感受;“獻出我的愛”——談談自己如何用行動去報答父母。
②成果展示與宣傳。對文稿與圖片進行編輯排版,制作成一份精美的小冊子;精選全班優(yōu)秀作品制作成一期宣傳板報。
③把所有材料展示在班級的QQ群空間里。
4.活動總結與反思
(1)評選“感恩父母”優(yōu)秀作文,并點評。
(2)評選“感恩父母”技術創(chuàng)新作品(側重于多媒體技術的評選),并點評。
(3)評選此次活動中“感動班級”十大同學,指導部分學生模擬“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活動的形式撰寫頒獎詞。
(4)活動組織者的反思。
二、實踐活動反思
1.緊緊抓住語文的韁繩
在多數(shù)中職學校的實際教學中,受“就業(yè)為上”思想的影響,語文教學往往過分偏重其“工具性”的特點,而忽視了“人文性”的特點。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也就只有“活動”而無“語文”。
在“記住父母的生日”的活動中,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影音制作、圖片處理、卡片繪制等活動形式上,最出彩的成果也是這些“形式”的東西。對于圖片的配音解說、文章寫作、頒獎詞撰寫等凸顯語文能力的環(huán)節(jié)則表現(xiàn)一般。但令人欣慰的是,學生對于父母的感恩之情是滲透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這種感恩之情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生成。
倪文錦先生在《中職語文教學新大綱解讀》中指出:“中職語文的職教特色,是在語文本位的基礎上增加職教元素?!币虼耍新毜恼Z文綜合實踐活動仍然姓“語”。
2.語文土壤里的職業(yè)之花
毫無疑問,“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又不能夠完全忽視職業(yè)教育的特點。
從活動目的來看,是要“在活動中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增強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語文(職業(yè)模塊)》中,對活動內容作了以下明確:“從相關職業(yè)的實際需要出發(fā),選取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模擬職業(yè)情境,組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睆囊粋€更廣的范圍來說,在活動中了解職業(yè)內容、運用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職業(yè)情感等都是職業(yè)的特點。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模擬職業(yè)情境”,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接近真實的環(huán)境運用,提升語文能力,培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
在“記住父母的生日”的活動設計中,筆者結合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的特點,安排了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利用文本編輯技術處理自已的文章;利用圖形處理技術美化搜集的照片和影音;利用幻燈片制作技術、網絡技術……這樣,學生自己的文章、圖片能夠得到更好的表現(xiàn),情感的表達也更加深刻。
3.面向生活的實踐
“讓語文走向生活”,“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這些觀點都主張語文與生活應緊密聯(lián)系?!按笳Z文教育”觀已得到普遍認同,它主張語文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并把教語文同德育有機結合起來,把讀、寫、聽、說四方面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使學主接受全面的、整體的、強有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綜合實踐活動活動內容豐富了語文學習的形式,拓展了語文教育的視野,使語文教學跳出書本和課堂,更生動、廣闊,是“大語文教育”的最好體現(xiàn)。在“記住父母的生日”活動中,采訪、交談、聆聽等活動內容都是極好的語文學習,它能讓學生用語文的眼光去打量生活,感受生活。
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把自己置于一個真實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全身心地感受生活帶給他的情感經歷。無論是對話交流、聆聽思考,還是體驗感受,學生都能極其自然地融入其中??催^父母的青春,再看現(xiàn)在的白發(fā);聆聽父母的心聲,再想想自己的成長……心中的感動油然而生,表達的欲望也就呼之欲出!有了真實的生活體驗,學生會努力追求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用以書寫心中的感情,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就變得十分自然。
4.規(guī)范的操作過程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在開展過程中要具備一種明確的“課程意識”。確立明確的目標、完整的計劃和合適的評價標準,這對于有效開展實踐活動是至關重要的。
在活動中,要充分考慮中職學生學情。中職學生在興趣愛好、能力水平等各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點。注重語文基礎能力與基礎知識的應用,根據專業(yè)特點和興趣愛好設置較多的活動形式。在活動目標、評價標準上也要有梯度,既有等級的區(qū)別,也有層次的區(qū)別。
從形式上看,在“記住父母的生日”活動中,可以有訪談,也可以有錄音;可以寫文章,也可以尋找網絡美文;可以有演講,也可以有朗誦。從目標上看,有側重文字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有側重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從評價方式上看,有“優(yōu)秀作文”、“優(yōu)秀演講”、“優(yōu)秀技術”、“感動班級人物”等。
總之,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立足語文,結合職業(yè)特點,走向生活,讓語文能力的應用提高獲得鮮活的生命力,最終實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董愛萍.職業(yè)學校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6).
[2]李瑟南.淺談中職學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1(5).
[3]吳冬霞.淺談綜合實踐活動在職教語文課程中的運用[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0).
[4]王尚文.緊緊抓住“語文”的韁繩[J].內蒙古教育,2005(1).
[5]魏東.淺談職教大語文教育觀[J].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3).
(作者單位:嘉興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