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體化課程教學是深化技工院校教學改革,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推動技工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和教學方法。本文對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進行探究,規(guī)范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定義,從一體化課程教學的依據和定義特點出發(fā),結合多年的實踐與探索,分析并探究了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技工院校 教學方法 一體化課程教學
技工院校的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F行的一些教學方法和手段已經很難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職教界越來越受到重視。2009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進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學改進,加快技能人才培養(yǎng),推動技工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專門制定了《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方案》,肯定了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必要性,指出了“一體化課程教學是深入貫徹科學發(fā)展觀,提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質量,加快技能人才規(guī)?;囵B(yǎng)的有效方法;是探索中國特色技工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之路”。技工院校如何進行一體化課程教學,是值得深入細致研究的課題。
一、一體化課程教學定義及實施條件
1.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定義
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定義很多,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一體化教學是一種理想的職業(yè)技術教學模式,實際上在現在的實踐當中很難實現。狹義的一體化教學是一體化課程教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一體化課程教學”是這樣定義的:“是以國家職業(yè)標準為依據,以綜合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設計課程體系和內容,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并安排教學活動,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通合一、能力培養(yǎng)與工作崗位對接合一、實習實訓與頂崗工作學做合一?!蹦敲矗鶕硕x,簡單地說:一體化課程教學就是實施并完成一體化課程的一系列有目的、相互間具有有機聯系的多環(huán)節(jié)所構成的教學活動的總稱。具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根本,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的,進行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特點。它是把“學生中心”“項目引導”“任務驅動”“能力本位”“學做結合”“產學結合”“雙元制”“校企合作”等等融通合一的教學方法。
2.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實施條件
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必須具備一些條件。一是觀念條件。觀念的改變和認識的提高是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的行動指南。辦學理念(或稱為觀念)如何,教學觀念如何,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二是教師條件。實施教學的教師是否具備一體化課程教學的能力,這是關系到能否順利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的根本條件。三是教材條件。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依據,目前,真正的“一體化課程教材”幾乎沒有,這為實踐一體化課程教學帶來了許多困難,開發(fā)一體化課程教材很重要。四是場地和設施條件。要能適應一體化課程教學,必須要有相配套的場地和設施。五是保障條件。主要是組織保障,人、財、物保障,教學制度措施的保障,再就是政策支持和經費支持,才能確保一體化課程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二、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實施策略
前面已經談到一體化課程教學模式是技工院校怎樣培養(yǎng)新型技能人才、培養(yǎng)什么樣的新型技能人才的關鍵。那么如何實施呢?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認識理念與實踐觀念的統一正是人的精神力量的完整體現。轉變觀念要做到“三要三淘汰”,一要認真學習一體化課程教學的方法,淘汰不能適應的方法;二要真正弄懂一體化課程教學模式,淘汰舊的模式;三要精心準備,反復實踐,不斷完善這種教學模式,淘汰簡單對付的思想。以前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在許多老師的腦海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觀念,在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其行動指南和行為反映,因此,要實施好這種教學模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提高認識、改變觀念很重要。
2.強化隊伍,積極進取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直接承擔者和中堅力量,沒有一支專業(yè)核心能力強的高水準的師資隊伍,不可能真正擔當起一體化課程教學任務,就更不用談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了。擔任一體化課程教學的老師要能解決當前存在的許多問題,如:一是吸收與運用的問題;二是實操課單一與重復一些機械動作的問題;三是教材適應不了現代化生產需要的問題;四是理論不知道用到哪里,做實際操作又不知道用什么理論來指導等等。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要求任課老師既能負責理論教學,又能進行實操指導;既要把理論融合到實訓當中,又要讓學生能在實訓中消化理論,促使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達到相互促進之效。任課老師要把當前的新技術、新工藝作為實訓的首選載體,要把職業(yè)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在理論和實訓中充分體現,并且要促進交叉學科的互融。教師隊伍要自覺吸收新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建立一支能真正勝任一體化課程教學的教師隊伍刻不容緩。
3.創(chuàng)新思路,精編教材
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為目標,要使學生能成為既精通“做事之法”,又領會“立人之道”;既“學會學習”,又“學會思考”;既具有職業(yè)道德,又具有職業(yè)精神的新型技能人才。根據這一目標,現行教材很難適應需要,所以開發(fā)一體化課程教材是當務之急。編寫一體化課程教材一定要依據產業(yè)結構的發(fā)展、就業(yè)市場的需求、職業(yè)綜合能力的定位、職業(yè)鑒定標準的要求等等,打破過去的學科體系,將專業(yè)所需的理論進行科學拆分、細化,再科學地融合為一體。遵循“科學合理,綜合使用”的原則,將對應行業(y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納入教材,淘汰一些陳舊的理論和過時的技術;將課程進行有機整合,形成理論和實踐相互貫通的教學體系,理、實教學相融合交叉,把對技術的綜合實踐應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重點。精選任務載體,使之既能提高實訓效果,又能實現教、工、學、產、研結合,自學實用,還能提高興趣,啟迪智慧;使之成為真正適應一體化課程教學的教材,用之能學、能教、能做。例如:機電專業(yè)的電氣安裝實訓課主要對學生進行各種機床控制電器電路的安裝工藝、布線方法、維修技巧等方面的培訓,其中涉及電機、常用低壓電器、可編程控制器、機床電器等方面的內容。此實訓課程要為“電機與電力拖動技術”“可編程控制技術”“機床電器和工廠供電”以及“故障診斷技術”等專業(yè)課進行前期的學習鋪墊和準備,對于學生來說才能起到較好的擴展作用。
4.完善場所,優(yōu)化設備
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場地要求比較高,不同于普通中學的教室、實驗室,它是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的重要保障。這種教學場地應該是多功能的,既可進行實訓,又能適應理論講解,還能適應產品開發(fā)與制造等。那么,設施、設備也應該是多功能、多用途、多品種的,教學所需器材等也應配備齊全,這樣才能確保一體化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
(1)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場地解決方案。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場地主要由制作區(qū)、生產區(qū)、學習討論區(qū)、儀器設備區(qū)和多媒體及顯示系統區(qū)等構成。多媒體顯示系統主要完成對各種圖文資訊的大屏幕顯示。
多媒體A/V系統由計算機、實物展臺等A/V設備構成,完成對各種圖文信息(包括各種軟體的使用、DVD/CD碟片、錄像帶、各種實物、聲音)的播放功能,并提供優(yōu)良的視聽效果,以便示教和學習。
制作、生產區(qū)、學習討論區(qū)完成實訓任務:第一,多媒體及顯示系統區(qū)設備要求操作簡單、人性化、智能化;第二,要求整個系統可靠好用,能夠實現音、視頻、實物展臺等自動切換控制功能;第三,盡量多地體現出各種設備的卓越功能,讓所有設備工作在最佳狀態(tài),發(fā)揮設備的最大功效;第四,能提供學習、實訓所需的各種必要資訊。
(2)場地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圖
(3)達到目的。第一,學習討論、制作和生產相結合;第二,新建和整合原有資源相結合;第三,移動和固定相結合;第四,聲音和圖像相結合;第五,下達和上報,管理和引導相結合;第六,提高效率和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
5.不斷探索,深刻體會
筆者在學校04通信班授課時就開始探討并逐步實施了一體化課程教學。當時,筆者把無線電基礎和收音機裝調實訓、無線電測量這幾門課進行了有機拆分、細化,科學地糅合,沒有按照原教材的章節(jié)進行講授、實訓。而是以收音機(接收機)為載體,摻入現代接收機理論,把無線電相對應的理論糅合于各大部分之中,并且把電子電路相關知識、電子器件知識的相關內容、儀器儀表及測量技術相關知識、現代化電子產品生產新技術等相關內容全部融入訓練當中。剛開始,學生在上課當中感覺很新奇,經常問老師:“你上課的方式怎么與其他的老師不同,這是屬實操課還是屬理論呀,我怎么覺得既不像實操課,又不像理論課呀?!惫P者反問他們:“你們覺得這樣好不好,感覺到自己學到東西沒有?”學生說:“我覺得以前許多沒有學懂的東西現在絕大多數都明白了,也知道用什么了,這本書中的相關內容我也看得懂了,這樣上課蠻好玩的,還不覺得累?!痹诤笃诮虒W中筆者又對數字通信原理、手機原理與維護、手機維修實訓等課程進行改造,與學生已經學過的課程共八本書中的相關知識綜合地糅合起來。筆者把這種做法戲稱為“八寶粥教學法”。筆者經過不斷地探究和嘗試,自編一系列的教材,課程教學安排相對集中些,盡量多留連續(xù)時間,使理論與實操不至于太散,基本上能做到“學中做,做中學,做中教,學為主,教為導”。這樣較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基本上能讓學生走進崗位就能做事。
三、一體化課程教學的發(fā)展展望
第一,一體化課程教學能解決現行職業(yè)教育模式所不能解決的一些問題。但要真正實現,不是簡單的事情,它的原理性很強,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探討和不斷完善。
第二,一體化課程教學對直接承擔教學活動的教師要求很高。缺乏相應行業(yè)(職業(yè))經驗的教師是很難勝任這一教學任務的,如在有些地區(qū)現行的政策中要求新聘教師為應屆畢業(yè)生,從實際的教學活動過程來說,其與有相應行業(yè)(職業(yè))經驗的教師相比肯定會有較大差距,不利于一體化課程教學的普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定的智慧和膽識。
第三,一體化課程教學最終離不開產學結合和引進先進工業(yè)企業(yè)的管理模式。如果不產學結合,就談不上與現代工業(yè)化生產的無縫對接,就談不上“零適應期”。那么,產學結合中產什么?學什么?怎么學?產學是否會矛盾?是否也會脫節(jié)?因此,準確地把握教、學、產結合的深度和廣度,又是一個需要更進一步實踐和探討的問題。
(作者單位:惠州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