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嗇,意為“小氣”?!度龂尽の簳げ芎閭鳌吩疲骸俺?,洪家富而吝嗇?!庇肿鳌板鄦荨薄jP(guān)于這個詞的來歷,民間有一段趣聞:傳說很久以前,有兩位先生,一個名吝先生,一個叫嗇先生。吝先生有一回到城里辦事,在半路上碰到了嗇先生。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談得十分投機,于是便結(jié)為朋友。分手時,他們相約中秋節(jié)到烏有山子虛亭飲酒賞月,定好了由吝先生攜酒,嗇先生備菜。但兩人都很小氣,不肯輕易花一分錢。中秋節(jié)到了,兩人如約來到子虛亭所在的烏有山,但見彼此都是一雙空手而來,他們大眼瞪小眼地互相對視了一會兒,忍不住哈哈大笑。兩人謙讓一番在亭子里坐下之后,吝先生首先站起來打破僵局。只見他一只手彎曲著佯做舉杯狀,另一只手遙指高空,朗聲說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請嗇先生開懷暢飲?!眴菹壬膊桓适救?,隨即伸出兩個手指做筷子,指著荷塘深情地說:“池中游魚魚是菜,請吝仁兄大飽口福?!眱扇琐』I交錯,互敬互讓,好不高興。吝先生脖子一仰,嘴里咂得滋滋作響,連聲稱道:“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遜色三分!”嗇先生也把手指送入口中,連聲稱道:“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也無與倫比!”過往的行人看到這兩個人如癡如呆的舉動,無不捧腹大笑。其中一位過客認識吝嗇二人,便走上前打趣道:“今天兩位仁兄賞月,喝的是吝嗇酒,吃的是吝嗇菜,活著是吝嗇人,死了是吝嗇鬼?!睆拇耍傲邌荨币辉~便逐漸傳揚開來,用于形容極其小氣的人。
(選自《問吧5:有關(guā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101個趣味問題》/蘇慶豐 劉垣 蘇建新 呂長卿 廖年勝 等 著/中華書局/2008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