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者曾這樣說過,當人們初期選擇終身伴侶,都會決絕地認為自己找到了天長地久,轉而發(fā)現(xiàn)如今社會離婚率呈穩(wěn)步攀升趨勢時,才會意識到當時犯了如此草率的錯誤。此話簡而言之,選擇終身伴侶絕不能僅以愛為基礎,替代其成就婚姻美滿的最大因素是內心的共鳴。
可如今,即使牟足勁兒地用心尋找真愛也實屬不易。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5(男):100(女),男性比女性多了1500萬,這個比重在未來10年中會持續(xù)上升。這樣看來,似乎真的要應驗坊間傳聞的未來會有將近3000萬男性找不到另一半,引發(fā)了不少“有子萬事足”的家庭開始恐慌。
可現(xiàn)實情況卻并不如此,以南通為例,數(shù)據(jù)顯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443066人,占47.28%;女性人口為3839769人,占52.72%??側丝谛詣e比為89.67(男):100(女),觀念開明的南通城已然成為男女比例數(shù)最小的城市之一,女多男少的概率已多年來領跑江蘇。
正是伴隨著人口基數(shù)的不均衡,城市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年輕人心態(tài)的轉變,愈來愈多的剩男剩女著實成為都市中不可或缺的風景線。
老生常談的上等“女兒紅”
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促進了都市的繁華,可這星星點點的繁華背后,讓無數(shù)優(yōu)秀的女孩錯過了人生最好的戀愛時節(jié)。絕大多數(shù)高智商、高學歷、高收入,長相姣好的女孩往往期望找到出類拔萃的另一半,被人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她們仍不遺余力地堅守著一顆不甘平凡的心,為此錯過了種種機遇抑或良緣。
有人說,“剩女”不是被制造,而是“自造”。不是一個女人自己造,而是整個女性群體合力制造。她們的生活絕不平淡,結伴出游、學習插花茶藝、周末彈上幾曲高雅的莫扎特,都比“卑躬屈膝”地被各種相親所累而快活得多。
張小嫻有一句名言:愛情,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合適的人。不少女性立刻高呼:“我的那個他是還沒出生嗎?”某論壇女網(wǎng)友“Feel”曾在貼吧中講述自己的相親血淚史,讓無數(shù)網(wǎng)友感同身受,熱烈追捧。這類遭遇五花八門,無外乎是遇到自信爆棚、不知廉恥、炫富矯情、相貌欠佳等類型,其實更多的剩女是抱著萬一上一秒嫁給“委曲求全”,轉瞬就碰見了“真命天子”的煎熬心態(tài),而找出了各種托辭。
白領劉小姐28歲,長相、收入都尚可的她在進軍婚姻的道路中屢屢碰壁,自身喜歡的交往對象無不被父母一一否定,原因只有一個:條件不如你,不合適,我們希望你以后過得幸福。孝順的她坦言:“我累了,相親可能是我以后的唯一出路?!?/p>
近期各大網(wǎng)絡又頻頻出現(xiàn)一詞:“干物女”,意指已經放棄戀愛,凡事都說:“這樣最輕松”的年輕女性,假日時幾乎都在家里睡覺,穿著寬大的休閑服,混跡在家中喝啤酒、上網(wǎng)、看棒球轉播、DVD等,完全追求進入懶散舒服閑適的生活?!案晌锷睢弊屍綍r備受壓力的年輕人們產生共鳴:宅在家中找回自己,總比外出交友自在得多。換言之,這類女性的婚戀觀也相對來得消極些。
“其實我們更需要被關注”
從2010年開始,不少媒體就聲稱“目前社會已經進入了剩女時代”,可就整個國情來看,剩女似乎只是偽命題,剩男也慢慢成了中國婚戀市場上的大難題。
全國婦聯(lián)劃定的剩男剩女標準是:男30歲、女27歲??晌覀冸S手打開的網(wǎng)頁,無外乎都是各種剩女的呼喊,關乎剩男的標題卻少之又少。
“剩男大部分在農村,他們沒有話語權,剩女都是相對較優(yōu)秀的女性,她們有更多話語權,懂得利用網(wǎng)絡等方面的傳播渠道,她們的聲音容易被聽到。”省婦女研究所所長沈美華說。
身邊尚未婚嫁的姑娘們,更是喜歡給剩男們冠以標簽:30歲以上,有車有房,事業(yè)穩(wěn)定,更懂女兒心……這類人的確不在少數(shù),而姑娘們也總是偏執(zhí)地認為自己會與這些優(yōu)質剩男相遇,只差時機。
“不夸張地說,如果在家和公司找不到我,我肯定就在來回奔波在相親的路上?!眲傔^而立之年的網(wǎng)友小張自工作以來相親數(shù)十次。名牌大學畢業(yè)、有房、年薪十萬,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他,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剩男。“以前上學的時候覺得還不穩(wěn)定,一直沒談,現(xiàn)在家里催得緊,壓力不小?!边@類質素頗高的剩男要求卻也不低,他們普遍認為時代變了,婚姻觀也在發(fā)生變化,結婚并不是一次簡單的任務。對于眼光同樣較高的大齡剩女,他們卻很少做出選擇。
優(yōu)質剩男往往被姑娘們幻想,可望而不可及。更多生活在城市中低層的剩男們物質條件并不出色,很難達到女性所普遍要求的有房有車。一些思想“覺悟不高”的剩男們甚至在抱怨:“男女不是平等嗎?為什么一定是男性買房買車,還不能有貸款?!北簧钏鄣乃麄兩踔吝B婚介所的門都進不了,為何?成功率實在太低。
由此可見,媒體們甚少關注的大齡剩男們更需要被給予關注,給他們生活上更多的寬容,因為婚姻是無法僅用財富來衡量幸福感的。
擺正心態(tài),迎接旖旎未來
對于婚姻的謹慎固然是好的,可若是在挑選伴侶時一直瞻前顧后、三心二意,很容易流失不少機會。對于較多“主動剩下”的女性來說,應適時拋棄“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的觀念,大好的青春與其相信朝朝暮暮催疲老的緣分,還不如多多參加正規(guī)單位組織的交友會。
筆者也有幸參加了9月南通市級機關婦工委組織的單身男女青年聯(lián)誼活動,現(xiàn)場參與者達200余人,無論從文化程度、教育背景和個人資料都有較高的可信度。這類活動并非要一擊即中,在歡樂的活動氛圍中,若能尋覓幾個知己良朋也是一大幸事。
社會莫將剩女妖魔化。女性在靜候姻緣時,更多的是調整心態(tài)、增強信心,不以物質條件設為大大前提,也不失望喪氣倉促婚嫁,以最好的姿態(tài)收獲幸福。
對于“無奈剩下”的眾多男性而言,也該調整自身的婚戀觀,在無法改變社會觀念大流的現(xiàn)實情況下,不必再如“祥林嫂”般唉聲嘆氣,大談社會不公,提升個人素質條件才是王道。
再言之,被“剩下”并不可怕,可若是連勇敢尋愛的心都剩下了,才更值得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