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新課程改革改變了教師的許多陳舊的教育觀念,素質(zhì)教育已深入教師的心中。在這些年的課程改革中,新課程理念讓我有許多的感觸,其中感觸最深的是“以人為本”這一教學理念,它不但和諧了師生關系,而且讓我提升了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和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它讓我真正感悟到:以人為本的教育,實際上就是教師心中充滿對學生的愛的教育!
大家都知道,21世紀首先是努力使人的個性全面而和諧發(fā)展的世紀。學校教育工作的視線應當聚焦在未來人類社會的生存需要和社會創(chuàng)造者的發(fā)展需要上。這一需要就決定了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進人的成長與發(fā)展。所以我們的素質(zhì)教育必須以育人為本,根據(j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者要認真思考:我們學校的活動、教師的行為,是否做到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保護學生,是否遵循著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是否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務,也就是我們的教育是否做到了以人為本?!耙匀藶楸尽钡慕逃哂兄匾饬x:
一、以人為本,教師才能真正認識學生
愛,永遠都是人類歌頌的永恒主題。因為有愛,世界才不再遙遠;因為有愛,民族才繁榮富強;因為有愛,家庭才相親相愛;因為有愛,人與人之間才沒有了距離。以人為本,會讓教師心中充滿對學生的愛,變得平易近人,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子女,時時刻刻關注他們,充分了解他們,真正認識他們,從而因材施教教育他們。
二、以人為本,教師才能真正認識教育者的責任
以人為本,教師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的重要責任,才能認識到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終要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為人的發(fā)展服務為指導思想。\"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zhòng)"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我們要把這種對學生終身發(fā)展高度負責的精神,貫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終。以人為本,教師心中會充滿對學生的愛,會時刻把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的教育指導思想牢記心中。
三、以人為本,教師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業(yè)務素養(yǎng)
以人為本,教師才會在同事中比較自己,反思自己,認識到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從而不斷多途徑地學習,比如主動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或者走進先進教師的課堂聽課學習,或者網(wǎng)上學習等。同時教師也會積極去思考有效工作的方法,在不斷地實踐反思中找到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長此以往,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就會不斷得到提升。
四、以人為本,教師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涵養(yǎng)
以人為本,教師才能在新課程指導下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積極更新教育觀念,在頭腦中形成新的教師觀、學生觀,從而正確認識到教師的身份——學生的精神導師,生命發(fā)展的引路人。學生是主體的人,有獨立的人格,有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有個性差異的人。師生間是民主平等的,應相互尊重。有了新的教育觀念,在教學中,教師就會時時刻刻充滿人文情懷,即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人性化突出,尊重人,關心人,寬容大度,富有仁愛,無暴力思想,尊重自然,尊重規(guī)律等。
五、以人為本,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是活生生的人,學生能夠真切體會到教師以人為本,心中有愛的教育。學生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環(huán)境中學習,身心就會愉悅,對學習充滿興趣,學習中的困難也會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
經(jīng)過幾年的教育改革實踐,在以人為本的教育中,我充分認識到了教育不是捧上一張張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而是捧出一個個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優(yōu)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fā)展;教育不是匯報時的總結(jié)、評比時的數(shù)據(jù),而是教師與學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