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邁個展:尤倫斯灣海峽
在藝術家王邁的新作品“尤倫斯灣海峽”中,創(chuàng)作用的主要材料來自于中國北方漁獵民族生活的必需品,如搭建成建筑結(jié)構(gòu)的白樺林和印有迷彩圖案的行軍魚皮營帳,以及懸掛的放大數(shù)倍的漁獵民族用于哺育嬰兒使用的搖籃;搖籃內(nèi)樹立高聳的氣象觀測百葉箱,用來觀測“海峽”的政治文化生態(tài)的氣候。同時還將展出與這些裝置作品場景相關繪畫及作品草圖。這些寒帶森林元素的材料在高崇的貼滿藍色中南海煙標墻壁映襯下“林?!迸c“海峽”詩意在交替轉(zhuǎn)換。(木木)
“象外”閱讀山水百年
由深圳何香凝美術館主辦,雅昌藝術網(wǎng)協(xié)辦的“象外”趙大陸作品展共展出趙大陸油畫作品28幅,裝置和影像作品20余件,在展覽上可以看到趙大陸以多種藝術的表現(xiàn)方式來呈現(xiàn)純正的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作品給我們帶來的強大的視覺沖擊及新鮮感。他嚴格尊崇了中國水墨畫的表意內(nèi)涵,而以油畫繪制的作品傾底顛覆人們對中國畫的先前認知。趙大陸不僅想在表達中國繪畫意境的材料上求得突破,還在于這種行為本身所傳達出的創(chuàng)造意識與當代意義。(木木)
“直到中國和非洲相遇——細微之處”
2012年8月3日,由白盒子藝術館推出的夏季群展“直到中國和非洲相遇”和“細微之處”由路易斯·蒙福特教授策展,旨在向中國觀眾介紹巴西的當代藝術。
“直到中國和非洲相遇”展示了通過重鉻酸鹽光敏樹膠印刷而成的攝影集。在印刷過程中,這些圖片的感光乳劑和顏料通過手工涂在紙上。傳統(tǒng)工藝中一張由重鉻酸鹽光敏樹膠印刷過程處理的照片,需要四層感光乳劑。這是一個很慢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藝術家想象他能“控制時間”。所有展示的照片都經(jīng)過一樣的工序,雖然底片被印刷了許多次,但它抓住了印刷藝術古老歷史的重要性和本質(zhì),尋找一張照片的多面性,這也是中國和非洲“相遇”的交點。
“細微之處,設定的軌跡”針對巴西現(xiàn)代藝術的道路建立了一種富有活力的表達方式,觀眾會感受到展覽中所體現(xiàn)的藝術家們努力的成果—即寶貴的人與人之間合作的可能性。(王宏州)
齊聚 “青年藝術100”
2012“青年藝術100”項目于7月31日在北京798藝術區(qū)的悅美術館、圣之空間以及酒廠藝術區(qū)的阿拉里奧畫廊,三地聯(lián)合舉行盛大的開幕展暨VIP預展酒會,展期持續(xù)至8月6日。
組委會特別邀請國內(nèi)長期關注青年藝術家發(fā)展狀況的方力鈞、馮博一、劉禮賓、陸蓉之、孫國勝、吳秋龑、向京、葉永青、趙力組成藝術委員會,從全國范圍內(nèi)的1000余位青年藝術家中甄選出110位青年藝術家,另外還有關注韓國青年藝術家發(fā)展狀況的韓國策展人、批評家、美術館館長等推薦的10位韓國當代青年藝術家加入本年度項目,以展示韓國青年藝術創(chuàng)作的現(xiàn)狀和趨勢。展覽期間120位中韓青年藝術家的360余件作品首次集中亮相。
“青年藝術100”項目涉及的青年藝術家,多為專業(yè)院校出身,地域遍及全國,創(chuàng)作媒介多樣,涵蓋油畫、雕塑、水墨、版畫、影像、裝置等藝術門類,是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次年度集中體現(xiàn),也是了解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創(chuàng)作現(xiàn)狀的一次難得機會。(王宏州)
暗能量:有關神秘詩意的隱喻
由《東方藝術·大家》雜志主辦的“暗能量:有關神秘詩意的隱喻”于8月14日在今日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本刊近來關注的青年藝術家郝量、黃靜遠、黃一山、孫大量、王亞強、吳俊勇、袁欣、俞潔、祝錚鳴、臧坤坤創(chuàng)作的最新作品。這次展覽所關注的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都具有以下特征:往往不依賴于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存在的視覺來源和圖像原形進行簡單的平挪和復原,藝術家們創(chuàng)造并且用他們擅長的語言和媒介描述出他們想象出來的故事,或者說他們的敘述方式具有超現(xiàn)實主義的表象,但這種傾向并不是這類藝術的終點,審美性也僅僅是這道視覺餐點中的調(diào)味劑,他們更多的是將自我的觸角暴露在時代的底色下,面對駁雜的現(xiàn)實世界的信息,有回應也有反擊。面對這些非遠非近的幻想景象,我們所能得到的思想和視覺的愉悅是超越年齡、超越種族、超越國別的。
年度展之后,《東方藝術·大家》雜志將以紙上個展的形式,對參展藝術家的個人化創(chuàng)作做個案討論。
韓域·心物同影
藝美畫廊舉辦的“韓域·心物同影”韓國的藝術家群展中,幾位來自韓國的藝術家作品帶來的不僅是一場紛繁的視覺盛宴,在作品語言及所代表的藝術觀念上還呈現(xiàn)出一種新意,并時而流露出東方哲學理念。例如裴炳雨黑白攝影作品下的古老松樹,在迷霧繚繞的氣氛中蘊藏著絲絲神秘。除此之外,此次展覽包含的藝術家同時也試圖將東西方藝術融合并追溯。例如申昊潤的紙上雕塑,在創(chuàng)作諸多東方意味極強的佛像紙雕塑的同時,也將古羅馬的女神維納斯形象運用在韓國傳統(tǒng)手工創(chuàng)作中。(木木)
線象——劉永剛繪畫作品展
上世紀80年代初在中央美院學習油畫,后旅居德國十多年的藝術家劉永剛近日在今日美術館舉辦了大型個展“線象”。有著堅實的造型能力訓練的劉永剛,自從1999年創(chuàng)作了雕塑《站立的文字》之后,便開始以“線”作為抽象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線,將抽象油畫與中國傳統(tǒng)書法中的線意、書意、書寫性相結(jié)合,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作品充滿了油畫的色彩魅力、造型魅力、筆觸魅力、肌理魅力。(周夕)
海波/劉建華雙個展
佩斯北京于7月26日推出海波/劉建華雙個展。海波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觀念攝影藝術家之一,此次展覽展出海波的代表作系列以及最新作品,《無題系列No. 8》、《攝影日記》系列以及近期作品《盲人》系列都會與觀眾見面。《盲人》系列選取高墻之下的盲人算命先生作為拍攝對象,暗示一種人們對掌控命運的期待和面對真實的無助。海波的視線再次轉(zhuǎn)向有關命運的主題:人們面對命運的未知的恐懼,對無法挽留的記憶的追隨,對永恒的訴求以及隨之而來且不可回避的傷感。劉建華展出的是他的兩組新作:《一線之隔》與《優(yōu)雅與危險,置于你視覺中的體驗》。這兩組作品在材料和呈現(xiàn)形式上均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覺體驗和理解可能。面對正在陷入一種對高速發(fā)展與科技進步的盲目沉迷的現(xiàn)狀,劉建華試圖通過自己的藝術喚起一種傳統(tǒng)精神的覺醒,一種獨立于流行價值和趣味之外的反思與省察。(王宏州)
劉中以繪畫祝福倫敦奧運
2012年7月22日,由中央國家機關青聯(lián)資深委員會、北京市青年聯(lián)合會、倫敦市長辦公室駐中國代表處等聯(lián)合主辦的“下一站倫敦—劉中繪畫作
品巡展”在京隆重開幕。這次展覽在倫敦奧運期間舉行,旨在為倫敦奧運祝福,為中國健兒加油。
此次共展出13幅作品,其中以熊貓為主題的代表作《祝?!繁磉_了劉中對第30屆倫敦奧運會的真誠祝福。除此之外的十二生肖動物畫作也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用視覺語言更好地闡述了中國元素的豐富內(nèi)涵,散發(fā)著濃郁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氣息,與《祝?!愤b相輝映。劉中的作品體現(xiàn)了他心中對自然的熱愛及對人文的關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劉大為主席欣然為“下一站倫敦—劉中繪畫
作品巡展”題詞:弘揚中國文化元素,傳承奧林匹克精神。正如劉中所說:“希望通過我的畫筆,感染全世界人民關愛熊貓,關注熊貓也是關注我們?nèi)祟愖陨淼陌l(fā)展,關注我們自己的家園?!保ㄍ鹾曛荩?/p>
洞穴魅影拾荒碎片
空間站于2012年8月4日至8月25日帶來 “洞穴魅影拾荒碎片”—劉洵個展。此次將展出藝術家2011年至今的布面油畫作品《劇照》系列。
正如策展人周彥所說:“《劇照》系列乃劉洵近兩年來潛心打造的噴繪油畫。如影似幻的畫面,本源自于他從家鄉(xiāng)長沙街頭巷尾、樹梢草叢、雜物器件中像拾荒般用攝影鏡頭擷取的圖像,與從他搜集的電影資料中隨機抽取的圖像恣意組合。圖像被投射到畫布,而他只取輪廓,加以勾勒,再據(jù)以制作紙質(zhì)模版,黏貼于布面,最后逐一施以噴繪而成。人間萬象,自然生靈,影視畫面,皆被制作成薄片般的投影,一則將三維現(xiàn)實擠壓成二維畫面,二則將塵世經(jīng)驗轉(zhuǎn)換成夢幻之境,他本人稱之為‘洞穴魅影倒映拾荒碎片’。”
“拾荒碎片”之謂可以見出劉洵對外部現(xiàn)實的悲涼心態(tài),因為在他看來,所面對的無論繁華還是蕭條,無論豪奢抑或貧瘠,都在呈現(xiàn)一種“廢墟”般的景象。廢墟不僅指城市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大量殘垣斷壁,更指人群精神、信仰、倫理之空虛荒蕪。(王宏州)
李向明個展呈現(xiàn)“貧民藝術”
2012年8月11日,“土語—2012李向明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初進4號展廳沖刺眼球的是打著“補丁”的口袋,里面裝滿了糧食,眾多的糧食口袋組成大型裝置。6號展廳中間也放著諸多“糧食口袋”,周圍掛著藝術家打有“補丁”的繪畫作品,整個展覽像是“天下糧倉”從此在自己的藝術上“開倉放糧”。
李向明的作品見證了在貧瘠的大地上頑強生存的蕓蕓眾生,他們與無語的大地一道,借助抽象特有的超越特性讓它們進入澄明之境,表達了藝術家對于生命的受難和卑微群體的關懷。李向明不是在純形式的意義上探索抽象語言,而總是在真實的個人體驗以及對現(xiàn)代文明的反思中建構(gòu)抽象的個人話語。他對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抽象語言探索,凸現(xiàn)出一個中國藝術家在全球化語境中的特有情愫,呈現(xiàn)了中國的“貧民藝術”。(張瑜洋)
天梯——沈遠個展
在名為“天梯”的個展中,展出了藝術家最新創(chuàng)作的裝置作品“天梯”以及“南嶺史1957-2005”、“香料”和“地殼”。此次展出的作品都與人、建筑和自然有關,是藝術家對于當今社會發(fā)展模式的反思。“天梯”這個裝置由兩個未完成的建筑構(gòu)成,它們既像在建設中,又像一片永遠無法完工的爛尾樓,在這兩個一高一矮的建筑之間有個正在慢速運轉(zhuǎn)的旋梯,它如鉆頭般的不斷回旋,類似一個無限生長的生命體,仿佛要穿透這兩個鋼筋混凝土的骨架,不斷攀升。(木木)
神仙妙境——郭文個展
2012年7月21日,郭文個展—“神仙妙境”在北京798亞洲藝術中心開幕。開展當天瓢潑大雨,依然沒能擋住大家對藝術的熱情?,F(xiàn)場展示了藝術家新近力作及早期的油畫作品,也首次展出了藝術家的裝置作品。自2005年畢業(yè)后,郭文一直延續(xù)著畢業(yè)創(chuàng)作時對“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的思考,將西方技法與中國山水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一幅幅頗具趣味的山水油畫。畫面大都以藍綠等亮色調(diào)為主,描繪出幽遠的山水中徜徉著一份寧靜,運用中國文人式的婉轉(zhuǎn)表達,讓我們在炎熱的夏日踏上一次令人心曠神怡的山水之旅。(奈西)
手繪的意志——龐茂琨寫生作品展
2012年7月30日—8月28日,“手繪的意志—龐茂琨寫生作品展”在成都K空間展出。此次展覽由著名批評家楊小彥擔任策展人,共展出龐茂琨的油畫、色粉、素描等多種媒材的繪畫作品30余件。
本次展覽以“手繪的意志”為展覽主題,集中展示龐茂琨最新階段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旨在從龐茂琨的日常寫生作品和創(chuàng)作手稿的微觀角度出發(fā),以此衍生出藝術家隱藏在觀念背后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思維軌跡,梳理出藝術家在繪畫語言上的獨特個人表現(xiàn),揭示出藝術家對于堅持探索古典藝術繪畫語言在當下社會與藝術語境的轉(zhuǎn)換關系中所投入的深刻研究和不懈的個人意志。因為這樣的藝術探索不僅僅展現(xiàn)了個人的理想與意志,更是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難能可貴的藝術個案。(木木)
疊變——帕拉繪畫作品展
由趙力策劃的“疊變—帕拉繪畫作品展”在798白盒子藝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帕拉在北京的首次個展,展覽匯集了其最新作品。在帕拉的作品中,他將中國傳統(tǒng)繪畫與當代藝術用自己的精湛技法巧妙的結(jié)合、融匯在一起,作品視覺沖擊力極強,畫面中所蘊含的力量感像能量的爆發(fā)一樣散布在畫面的每一個角落,蒼勁有力的筆觸和極具驚艷的色彩張力充斥著整個畫面,而作品中的留白也起到了點睛的妙用,用刮刀拼湊的層層疊疊的畫面在燈光的照射下極盡奢華卻不庸俗。(張瑜洋)
繪畫課Ⅱ——消極與積極的風格
“繪畫課”是每年一次的系列展,繼2011年策展人鮑棟在楊畫廊推出“繪畫課I—錯覺或幻相”展覽來討論繪畫的再現(xiàn)問題之后,今年的“繪畫課Ⅱ”把風格作為觀察對象及討論主題,旨在繼續(xù)延伸我們對繪畫的空間和維度的討論。
在當代的繪畫實踐中,對不同風格的挪用,對“個人性”概念的懷疑與拒絕,對物性存在的尊重與發(fā)掘,形成了一條重要的“去風格”的,即消極風格的線索。與此主動構(gòu)成對比的則是,在繪畫觀念化的背景下再次強調(diào)個人風格與繪畫語言,這又形成了一條積極風格的實踐路線。這次展覽邀請了陳彧凡、董大為、段建宇、龔劍、關音夫、李姝睿、歐陽春、申亮等八位呈現(xiàn)了對“風格“的不同態(tài)度與用法的藝術家,而他們展出的作品會形成一條風格觀念的系譜,并構(gòu)成某種策展論述。(王宏州)
繽紛——新星藝術家聯(lián)展
2012年8月4日北京拉斐爾藝術中心推出名為“繽紛”的新星藝術家聯(lián)展。在物欲橫流的現(xiàn)實社會中,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的桃花源,園中的情境亦如詩中,“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正是我們所期盼的驚喜,故本次展覽的主題為“繽紛”,展覽以雕塑和繪畫為主,每個藝術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去書寫自己生命中的繽紛。(木木)
北山書畫:夏冰作品學術展
2012年7月8日,“北山書畫—夏冰中國畫·中國書法學術展”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館開幕,此展覽以“北山書畫”為題,匯集了夏冰先生60余幅極富代表性的中國畫、書法作品。中國畫部分展出兩大主題作品:《山林系列》與《桃源文章系列》,是作者多次深入太行山、武陵山考察文化,從探究中國山水畫哲學精神層面進行的美術創(chuàng)作。書法部分展出了近年的隸書精心之作。夏冰先生自幼及今,日課幾無間斷,研習兩漢隸書尤多,其中《張遷》、《鮮于璜》、《衡方》、西漢摩崖題記,近年出土的刻石、秦簡,心摹手追,寓道于心,書寫性靈。(木木)
“引爆!”2012 CYAP匯報展
由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先生擔當總策展人的“引爆!”于7月18日開幕,本次展覽為“中國青年藝術家扶持推廣計劃”(簡稱“CYAP”)評選結(jié)果大型匯報展。
本次評選邀請范迪安、巫鴻、徐冰、曾梵志、洪晃、楊心一、Martin Roth、南條史生、Alexandra Munroe作為評委,票選出135位藝術家,入選作品涵蓋油畫、國畫、攝影、綜合媒介等多個藝術門類。
隨著信息的爆炸式生產(chǎn)、資訊的順暢傳播、交流的自由頻繁,文化越來越多元。與前輩藝術家相比,青年藝術家們成長于更加開放的文化環(huán)境中,他們的文化選擇更為自由、更為個人化。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更加與個體的獨特經(jīng)驗相關。與前輩藝術家相比,從整體上看,青年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傾向更加難以歸納和概括,自成一體、各不相同。
此次展覽為青年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讓彼此各不相同的青年藝術家們的才華、智慧,在CYAP這個持久的平臺上轟轟烈烈的引爆,每個藝術家都能成為星空中的一個耀眼單體。期待這些被推選出來的優(yōu)秀青年藝術家們“引爆”2012中國當代藝術?。ㄍ鹾曛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