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春拍,調(diào)整季中推精品
一直以來身居亞洲藝術市場風向標的香港蘇富比,自2012春拍大戲幕布一拉開便吸引了多方人士的關注,大家迫切希望能夠從中看到一點今年藝術市場的眉目。從今年蘇富比的成交狀況來看,20世紀中國藝術和經(jīng)典寫實板塊共同支撐起了穩(wěn)健的成交格局,當代部分信心不足的局面比較明顯。蘇富比“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和“當代亞洲藝術”兩個部分,總成交額分別是5,500萬港元和2億1,100萬港元,拍賣的結(jié)果與業(yè)內(nèi)大多數(shù)人所預期的調(diào)整之勢基本相符。
“二十世紀中國藝術”乘著經(jīng)典藝術市場的春風繼續(xù)呈現(xiàn)迅猛的勢頭,趙無極、朱德群、丁雄泉等藝術家的精品橫掃拍場?!坝餐ㄘ洝壁w無極的作品 《25.06.86》以1200萬港元起拍,經(jīng)多位買家輪番競價,最后以2200萬港元落槌,拔得此場頭籌;之前在市場上鮮有出現(xiàn)的丁雄泉的8件作品全部超出最高估價落槌。然而到了寫實部分,似乎寫實藝術的市場有漸漸回歸理性之勢,并未呈現(xiàn)出以往的火爆行情。其中,陳逸飛的《獨坐》,估價600-800萬港元,以最低估價600萬落槌;羅中立的《擁抱》估價80-120萬港元,以120萬港元落槌。
“當代亞洲藝術”少了去年的尤倫斯收藏專場的熱度,但依然可以看到一些亮點。張曉剛1993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作品《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最終以4600萬港元的高價落槌,加傭金5218萬港幣成交。而方力鈞的作品《1993 NO.4》以2500萬港元落槌,加傭金2866萬港幣成交,屈居“亞軍”。除此之外,蘇富比香港首次將幾位70年代的藝術家推向了市場,賈藹力與張恩利的作品均破了其個人拍賣紀錄。蘇富比方面則表示,這是他們拓展多元市場面貌的規(guī)劃行動之一。(周雪松)
第26屆古董商雙年展9月華麗登場
由法國國立古董商工會(SNA,Syndicat National des Antiquaires)主辦的第二十六屆古董商雙年展將于9月14日至23日在巴黎舉行,參展商數(shù)量將從2010年的86個增至150個。古董商雙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崇尚唯美臻品及精湛工藝,作為感官、歷史和華美的盛宴,已成為象征法式奢華與生活藝術精髓的代表者。法國國立古董商工會主席戴克成先生特別委任卡爾·拉格斐先生為本屆展會的藝術總監(jiān)。古董商雙年展吸引了全世界的藝術愛好者和古董收藏家。(周雪松)
香港佳士得: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征戰(zhàn)春拍有信心
2012年4月21日,香港佳士得2012春拍北京精品展在北京國際俱樂部正式開幕,帶來了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精致名表專場精品。2012佳士得春季拍賣將于5月26及27日于香港會展中心盛大舉行。
去年秋拍,佳士得率先將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拓展為單一平臺,集結(jié)中、日、韓、東南亞及印度現(xiàn)當代藝術精品于一堂,最終以9000萬美元的成績收槌。今年,佳士得春拍繼續(xù)拓展這一平臺,帶來的精彩拍品包括:趙無極1950-60年代一系列作品,其中《仰臥的裸女》收藏于巴隆家族逾半個世紀,為市場罕見的“克利時期”頂級作品;朱德群80年初期《憶雪山行》、韓國金煥基60年代創(chuàng)新媒材的幾何抽象完熟之作、印度尼西亞現(xiàn)代藝術大師阿凡迪、李曼峰,及菲律賓的班卡等經(jīng)典作品齊聚一堂。本季更特別精選歐洲私人收藏一批曾梵志《面具系列》的精湛作品,另有蔡國強于1998年臺北雙年展的震撼人心之作《金飛彈》、楊少斌90年代早期油畫,及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薩舒·艾力飛和泰國女性藝術家納堤·尤塔瑞等不容錯過的當代藝術拍品。
佳士得該板塊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目前當代部分處于弱勢,但精品還是會得到市場的認可,而20世紀藝術部分也正處于井噴狀態(tài)??傮w來說,他對20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的拍品件數(shù)及質(zhì)量上都相當有信心,相信最終的成交額也將高于剛剛結(jié)束的蘇富比春拍。(周雪松)
迪拜藝博會2012再創(chuàng)佳績
作為中東最大型的當代藝博會,本年迪拜藝術博覽會(Art Dubai)陣容鼎盛,成功吸引逾22,500人次參觀,當中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館館長、收藏家、藝廊、藝術家及75個博物館代表團,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團體、資深及新晉藏家與這些代表團達成了豐富的成交。此次迪拜藝術博覽會除匯集來自中東、北非和南亞地區(qū)(MENASA)、歐洲及美洲的畫廊外,更將藝術版圖延伸至東亞地區(qū),站臺中國和佩斯北京均參加了本屆博覽會。
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讓迪拜吸引了眾多藝術界巨頭,今年的迪拜藝術博覽會帶來了一連串激發(fā)思考的文化討論,更被享譽國際的《ART+AUCTION》雜志評為“藝術界的世界經(jīng)濟論壇”。本屆論壇以“傳媒的媒體”作議題,涵蓋一系列的委托研究、展覽及出版項目。同時他們還推出了旨在拉近大眾與圈內(nèi)人士的坐談會“陽臺對談”,其中洛杉磯藝術博物館Michael Govan、亞洲協(xié)會博物館總監(jiān)Melissa Chiu、收藏家及贊助人Richard Chang、戴維基金會Lekha與Anupam Podda,以及中國藝術家張洹等都參與到了討論環(huán)節(jié)之中。
迪拜藝術博覽會作為一個植根中東、逐步晉身成世界文化平臺的博覽會,這幾年來,不斷推陳出新。今屆國際藝術論壇上公布、由Lara Khaldi負責的阿拉伯藝術詞匯編集,以及貫穿整個年度的活動,包括駐場藝術家及策展人計劃,以及每月舉辦的教育研討會,均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元素。迪拜這片昔日沙漠在實現(xiàn)了商業(yè)和經(jīng)濟的巨變之后,正在以超快的速度向著世界一流博覽會的方向進發(fā)。(周雪松)
嘉德春拍將呈“水墨新世界” 首次推出新水墨專場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日前對外宣布,在即將舉行的2012春拍中,將推出新水墨作品專場“水墨新世界”。涵蓋了谷文達、仇德樹、朱偉、杜大愷、徐累、李華弌、劉慶和、李津、武藝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當代水墨中堅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同時包括中國現(xiàn)代藝術大師趙無極和當代藝術家方力鈞、岳敏君、毛焰、王音的水墨作品,而眾多位70、80水墨新實力代表藝術家的精選代表作也同樣不可多得。
中國嘉德近現(xiàn)代及當代書畫部總經(jīng)理郭彤女士表示:“從傳統(tǒng)水墨經(jīng)歷新中國的洗禮,當下的水墨理念和要求本身已經(jīng)在不斷生發(fā)和變遷當中,青年藝術家們的探索和思考也從未停止。中國嘉德近年來一直關注并推薦他們的創(chuàng)作現(xiàn)狀,希望通過我們的平臺,讓市場看到一個嶄新的、具備思想活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的新一代的藝術家們所思所作,見證他們對當下生活的記錄和反思。”
#8195;#8195;在這一專場所呈現(xiàn)的50余件新水墨作品中,依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動機和他們所進行的不同方向的實踐,大致分為了七個不同的單元:水墨格調(diào)、技以造境、觀念主義、向古美術致敬、圖像的釋義、移花接木、時代的邀約。借由這七個單元,全面呈現(xiàn)了新視覺經(jīng)驗下的水墨新景觀。中國嘉德希望藉此專場,與藏家一起更深切地理解當代水墨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動機和思路,從而更好地體會藝術家在作品中所要傳達的價值取向和語義,探尋一個個由藝術家構(gòu)建的筆墨氤氳中的秘密花園。(王靜)
進口藝術品查稅門影響面廣大
近日,藝術品進口稅風波在行業(yè)內(nèi)不斷蔓延。據(jù)傳4月6日,今年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指定運輸商IFAS藝術運輸公司的高層被控制;8日,北京諾亞藝術品運輸公司的負責人和部門經(jīng)理被海關請去協(xié)助調(diào)查。這兩家運輸公司是很多國內(nèi)藏家、畫廊、機構(gòu)在海外購買作品的運輸公司,尤其是在拍賣會上購買作品首選的運輸公司。某知名收藏家據(jù)傳也被海關約談,所有的消息都指向一個核心—藝術品進口關稅查繳。
事情要追溯到去年年底,2011年12月9日,在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財政局根據(jù)市財政局向財政部上報的《關于2012年度關稅實施方案調(diào)整建議的報告》(京財稅〔2011〕1952號,附件1),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下發(fā)了《關于2012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稅委會〔2011〕27號),決定自2012年起,將油畫、粉畫及其他手繪畫原件;雕版畫、印制畫、石印畫的原本;各種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的進口關稅稅率由12%降至6%(暫行1年)。
有分析認為,藝術品減稅的政策調(diào)整源于近2年藝術市場的繁榮,藝術品進口關稅下調(diào)自然是有利于推動文化交流,但不少專家認為藝術品關稅的下調(diào)其實對中國藝術品市場影響并不大。在我國現(xiàn)行的關稅中,藝術品被列為進口商品的第21類,與奢侈品列為一類,藝術品進口時需申報繳納進口關稅和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最終藝術品進口綜合稅率除了要看藝術品來源國是否與我國簽訂了優(yōu)惠貿(mào)易國以外,在實際交易中,藝術品消費還要承擔消費稅、營業(yè)稅等多種稅費,因此即使現(xiàn)將一部分藝術品進口關稅降低至6%,藝術品進口的綜合稅率至少也在23%左右。這個稅率相比國際平均標準而言顯然還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面對如此重稅,國內(nèi)的藏家、畫廊及拍賣行等長期以來都以合理避稅的方式節(jié)約成本。由于藝術品進口綜合稅率在《關于2012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發(fā)之后并沒有太大調(diào)整,國內(nèi)藏家、機構(gòu)慣用的避稅方式并沒有改變。他們通常使用的方法包括:以“攜帶私人物品”的形式過關;在交納保證金后,在報關的時填報成“暫時進出境貨物”;在進口報關費的類別上選擇“一般貿(mào)易”,(通常釘死的木箱包裝,被抽樣撬開檢查的幾率較?。?;低價申報,但同樣面臨被抽查的風險。
2010年,聯(lián)合國公布的從香港進口到我國大陸的藝術品(含所有的門類)總額為1270萬歐元,而我國政府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從香港進口的僅為170萬歐元。盡管某些數(shù)據(jù)會因為統(tǒng)計口徑的問題而出現(xiàn)某些偏差,但我們依然可以大概估計出每年通過國內(nèi)的藏家、機構(gòu)等通過避稅的方式躲掉約300萬歐元的稅款。中國海關對進口藝術品繳稅清查的收緊舉動,應源于近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火爆局面及由此帶來的海外藝術品市場的連帶效應。這一舉動如果持續(xù)對中國藝術品市場格局帶來的影響可能是深層而劇烈的。
第一,最直接的影響關乎香港地區(qū)拍賣行的生存。大陸買家這兩年已經(jīng)日益成為香港兩家拍賣會的主力,但重稅之下他們的購買成本增加,購買行為將被迫變得謹慎、低調(diào),香港拍賣行的成交狀況勢必因此受到影響;而近年積極向海外征集回流藝術品的大陸拍賣行,也將因清關嚴格造成征集成本增加,拍品估價相應提升,從而對藝術品市場的行情產(chǎn)生影響。
第二,從一級市場來說,2009年開始的海外藝術市場因為人民幣升值獲得的價格優(yōu)勢將不在,而一直以來,北京和上海因為缺乏自由匯率,缺乏藝術品稅收的優(yōu)惠政策,難以吸引國際高端畫廊的駐足,多家國際畫廊、拍賣行都選擇了香港作為亞洲的落腳點,而這次的藝術品進口查稅風波或?qū)哟筮@個趨勢。
基于這一變化,很多藏家可能會考慮在香港租用庫房,將作品辦理臨時進口(即不交稅,但是限期出入境)。在這個背景下,某些大城市周邊的保稅庫可能有商機。北京市政府已經(jīng)計劃在首都機場附近修建藝術品保稅庫,國外進口藝術品不需要報關交稅可以暫時寄存在保稅庫,也可以從保稅庫借出最長半年時間在境內(nèi)參加展覽。
一直以來,中國的藝術品進出口總是伴生著諸多的不確定性,關稅政策幾乎每年都有調(diào)整,而且地區(qū)差異也會隨著某種特殊事件而凸顯。2008年北京曾因奧運會限制藝術品畫冊進口,當時上海的藝術品進口相對寬松;而到上海世博會期間,兩地的政策又發(fā)生倒置。一方面,目前的藝術品進口稅現(xiàn)狀的持續(xù)時間并不明朗,但正因為如此,這種不可捉摸的政策環(huán)境確實極大影響了藝術品收藏者和藝術市場經(jīng)營的信心,對于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來說,可能只有建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稅制,才能促進整個市場的不斷完善。(周雪松)
ART HK 12:
呈現(xiàn)陣容鼎盛的參展畫廊
展示當代亞洲及世界各地藝術最新發(fā)展
由德意志銀行贊助的香港國際藝術展(ART HK 12)將于2012年5月17至20日期間展出來自亞洲及世界各地舉足輕重畫廊的當代藝術品。該屆藝術展有266間來自39個地區(qū)的畫廊參展。今年,香港國際藝術展的“畫廊專區(qū)”云集了180間畫廊。頂級亞洲畫廊包括:北京的長征空間、佩斯畫廊,來自廣州的維他命空間,上海的Pearl Lam畫廊,臺北的誠品畫廊,香港的漢雅軒以及Ben Brown Fine Arts畫廊,更多的亞太地區(qū)畫廊還包括新德里的Nature Morte / Bose Pacia畫廊,來自首爾的Kukje畫廊、PKM畫廊,東京的SCAI the bathhouse畫廊,以及墨爾本的Anna Schwartz畫廊;東西方畫廊在本年度ART HK上的比例分別占到53%與47%,后者中不乏世界知名畫廊如倫敦的Sadie Coles HQ畫廊、Hauser Wirth畫廊、白立方畫廊,來自紐約的Michael Werner畫廊等等。
香港國際藝術展于2011年首次推出的“亞洲一展館”不單為亞洲藝術家及所屬畫廊提供一個跨國的藝術交流平臺,參觀者亦可從中認識各種類型的亞洲藝術。2012“亞洲一展館”將移至展覽的中心區(qū)展出,與多間東西方著名畫廊相互輝映。同時ART HK 12將推出一個嶄新的藝術推廣計劃,讓來自東西方的畫廊負責人分享他們在各地經(jīng)營畫廊的經(jīng)驗和心得,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還將繼續(xù)開拓“藝術世界之未來”(ART FUTURES)展區(qū),呈現(xiàn)35間來自世界各地最受歡迎的新畫廊,展示新進藝術家的作品。先前香港國際藝術展規(guī)定“藝術世界之未來”的參展畫廊必須成立不超過五年,從今年起,大會將條件放寬至成立不多于八年的畫廊及三十五歲以下的藝術家報名參展,展品質(zhì)素因而進一步得到保證。去年這一優(yōu)勝者獎項被授予魔金石空間推介的中國藝術家高偉剛。
自2008年創(chuàng)辦以來,香港國際藝術展吸引了無數(shù)國際畫廊、收藏家、策展人及博物館負責人參與,使其成為亞洲主要的藝術展之一。香港在藝術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全球的拍賣市場中僅次于紐約及倫敦,為世界第三大拍賣市場。最近,中國(包括香港)更已超越倫敦,成為第二大藝術品及古董拍賣市場。國際知名畫廊包括高古軒畫廊(2011年)、白立方(2012年3月)、Pearl Lam 畫廊(2012年5月)及Emmanuel Perrotin、Simon Lee和站臺中國(2012年春季)陸續(xù)進駐香港,除了反映國際藝術界對香港貿(mào)易自由港的商業(yè)地位的認可,為朝氣蓬勃的香港藝壇更添生氣。
中國大陸參展畫廊:
ART ISSUE PROJECTS(北京)/AYE畫廊(北京)/北京現(xiàn)在畫廊(北京)/北京公社(北京)/Boers-Li 畫廊(北京)/常青畫廊(北京)/Pearl Lam Galleries(上海)/長征空間(北京)/麥勒畫廊(北京)/Hadrien de Montferrand Gallery(北京)/佩斯畫廊(北京)/藝門畫廊(北京)/站臺中國(北京)/滬申畫廊(上海)/香格納畫廊(上海)/唐人當代藝術中心(北京)/維他命空間(廣州)
ASIA ONE單元:
前波畫廊(北京)/中國藝術項目(北京)/C空間(北京)/藝術文獻中心(武漢)/禾木空間 (北京)/ifa畫廊(上海)/馬蕊樂畫廊(北京)/Alexander Ochs Galleries(北京)/品畫廊(北京)/千高原藝術空間(成都)/Y++畫廊(北京)
ART FUTURES單元:
艾可畫廊(上海)/魔金石空間(北京)/空白空間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