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四海壺具博物館,北京有老舍茶館,茶人陳國璋在廣州的空白點上開了個先例:環(huán)境清幽的1850創(chuàng)意園內(nèi),青磚雅筑,古樸大方;由中國雕塑界泰斗潘鶴題字的“陳國璋茶文化館”,雕刻在高4.5米,直徑1.2米,重達3噸的烏木上——這間三層高的私人茶文化館里,不僅有讓人震驚的“茶墻”,亦有眾書法大師為其題的字畫,更有與茶文化相關(guān)的古董珍玩,其中琳瑯滿目的茶器,則是陳國璋的最愛。
青磚小樓覓茶香
步入其中,舉目皆是茶,空氣中也彌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一樓主要是品茶和會員交流及培訓的基地,近千箱的茶箱整齊地碼成一排排蔚為壯觀的茶墻,各種茶葉井然有序地擺放在陶罐、竹筐、樟木箱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張長6米半寬2米的巨無霸茶桌,這張茶桌由舊船木制成,最多可以圍坐30個人,頗有“茶園聚義”的氣勢。
二樓是陳茶館,其主要功能是館主辦公會客及作為茶人相互交流休閑的空間。這里的每一件擺設(shè)都是館主從全國各地淘回來的寶貝:有金碧瑰麗的潮州舊木雕屏風;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具代表性的茶具;有不同年份的普洱茶;有顧景舟、汪寅仙、徐漢棠等名家做的紫砂壺;有10年前在顧景舟家里買回來的飾花紫砂臺凳等等。二樓還有一個小小的茶文化圖書館,里面擺放著館主珍藏的各種“茶書”:1994年出版的《中國茶文化》專號、《茶博覽》、《廣東茶業(yè)》、《茶山人生》等等。
三樓是四間風格不同的茶室,日式茶室里面是榻榻米,房間里擺設(shè)的也是日本友人捐贈的日式茶具,最有特色的是中式古典茶室,房間中央擺放著一張明清雕花大床,要想喝茶,先要上床。
紫砂瓷素,只為仙瓊玉漿
在寬敞的茶室里,陳國璋隨手挑了只青花瓷杯,悠悠品茗。到底收藏了多少茶器?這個問題還真難倒了陳國璋——他從來沒清算過自己的“寶貝”。
20多年前,還在香港經(jīng)營汽車租賃事業(yè)的陳國璋,閑暇之余會和朋友逛逛中環(huán)的古玩店,偶爾接觸一些古茶器,甚感稀奇。后來隨朋友來內(nèi)地經(jīng)營茶藝,就更能“假公濟私”地把各式古玩茶器收入囊中,每到一處地方工作,他都會問問當?shù)嘏笥选斑@里最近有沒有珍品出現(xiàn)”,或者直接拉上三五知己直奔當?shù)毓磐媸袌鰧毴ァ?/p>
二十多年來,陳國璋的收藏門類已遍及紫砂、陶瓷、玉石等,民間粗皿不少,宮廷御用亦有,而年份則從唐宋跨度到晚清民國。
茶為國飲,已成共識。在舊時,茶被當成一種藥材,普通老百姓身體不適時,按癥狀吃一些茶,便會藥到病除。而如今茶成為國內(nèi)外眾所周知的健康休閑飲品,茶器的收藏也水漲船高,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但陳國璋收藏茶器的原因卻很簡單,只為吃好茶——紫砂瓷素,才能換來仙瓊玉漿。
關(guān)于茶與器之間的奧妙,陳國璋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作解釋:“水是茶的母親,器是茶的父親,兩個基因沏出來的茶湯,就是子女。要孕育出擁有良好基因的子女,用最好的山泉水必不可少,但還要追求最好的‘父親’,這才是關(guān)鍵?!痹陉悋白非筮^的茶的“父親”里,他覺得紫砂茶器的“基因”是最好、最能提煉茶湯的口感與香氣的。而舊時的茶器因為制作天然,不含化學物質(zhì),喝起茶來口感會更厚滑綿密,因而被更多人收藏與賞識。
鏈接:館主教你玩壺
茶器既可以使用,又可以欣賞,還有升值之效,因此歷來受古董收藏家追捧,如今更成為喜歡吃茶之人的心頭好,但如何買到好的茶器,以下三點必不可少:
1.看年份。古時的釉是植物與礦物石磨粉做成的釉,燒出來的茶器沒有化學成份,茶湯原汁原味?,F(xiàn)在的釉是用化學釉兌了色素,會釋放一些化學成分,令茶湯更粗,香味更少。所以年份久遠的要比現(xiàn)代的較佳。
2.看是不是大師原作。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必有其完美的設(shè)計與精湛的工藝,這一點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借助大師的名氣,茶器升值的幾率也大。然而在古時,并沒有大師這樣的概念,到了民國時期,才開始在茶器上記下個人符號。
3.看材質(zhì)。這一點尤其重要。用紫砂做成的茶器更佳,對于紫砂茶器的鑒賞,首先要分真假,其次要辨新舊——
真假之說:
真的紫砂茶器是在地洞里挖出來紫砂石,風化3~5年成為泥粉,再用水缸去把粉養(yǎng)成泥,約2~3年后過濾雜質(zhì),把泥粉提煉成泥磚,起碼6~7年才能成壺;而假的紫砂茶器則是在地里挖出石頭,用機器磨成粉(這樣直接磨出來的粉沒有粘性,需添加粘性化學物質(zhì)),石粉沒有鮮艷色素,都是很素雅的,但假的紫砂茶器會加入一些化學色素去稍作調(diào)整,然后在石膏模中倒入泥漿,便是假壺。
新舊之說:
有些紫砂茶器是為給人古舊的感覺而故意做舊的,抹灰燒制,看起來很有歷史價值,但還是有跡可循的。其實真正的舊,是很干凈整潔的,杯壁內(nèi)的茶漬會有日積月累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