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奧運會一生只有一次,人們會記住倫敦奧運,因為它不僅是一場“激勵一代人”的體育盛會,更是一場啟迪靈感的藝術盛宴。近日,現(xiàn)代奧運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文化奧林匹亞(Cultural Olympiad)”席卷英國,賽場外,精彩紛呈的藝術活動將城市變成流動的舞臺。
歷時12周的“倫敦奧運文化節(jié)”于上月在全英各地開幕,將持續(xù)到9月9日,其間將有來自200多個國家的2萬多名藝術家奉獻1萬多場演出,主辦者將提供一千萬張免費門票,讓公眾有機會欣賞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的音樂、舞蹈、戲劇、電影、雜技、詩歌等, 為觀眾帶來“一生一次”的非凡體驗。英國文化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說:“文化節(jié)將奉上一道視覺大餐,在2012年帶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為英國文化史寫下重要一筆。它將向人們展示,英國不但擁有輝煌的歷史,當代文化也非同小可?!?/p>
在中國,剛剛結束的“創(chuàng)意城市?2012倫敦美術大展”暨“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北京特邀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首次展出中國知名藝術家為倫敦奧運會創(chuàng)作的130余幅繪畫精品。
充氣巨石陣
半個月前,奧運圣火從美國前奧運冠軍邁克爾?約翰遜手里來到了英國著名景點巨石陣,最近,特納獎得獎藝術家杰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的最新公共互動作品——與實物同樣大小的充氣巨石陣《褻瀆》(Sacrilege) 搬上了街頭,從格拉斯哥到倫敦各地,然后漂浮到布里斯托、貝爾法斯特和普雷斯頓。
巨石陣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huán)、環(huán)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斯托肯立石圈等, 位于英國倫敦西南100多公里的索爾茲伯里平原上, 是英國最出名的史前文明遺跡,距今已經有4300年。在英國人的心目中,巨石陣是一個神圣的地方。每年夏至這天,太陽升起的位置恰恰與一塊名為“黑爾”(heel)的石頭排列成一條直線。因此,每當夏至那天,都有數(shù)以萬計的人聚集在那里觀看日出,有的更穿上德魯伊德教派的服裝,感受遠古的訊息。
而如今,這些原本沉重、高達十米的石柱變成了一個巨大輕盈的蹦床城堡,翻滾、跳躍,不論7歲還是70歲,大人、小孩和當?shù)氐捏w操運動員在充氣巨石陣里盡情嬉戲。
戴勒的很多作品都涉及歷史,《褻瀆》也不例外,“通過它,公眾可以脫掉鞋子,重新認識古英國?!彼忉尩馈!肮姴粌H能夠同雕塑作品互動,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他們也在同歷史、考古和文化互動?!贝骼照f,“巨石陣是英國的標志, 但它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沒人知道它的用途。”
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評價道:“你不必成為一名古英國歷史專家或者夏至儀式的侍僧,就能感受到巨石陣帶來的無窮魔力,杰里米?戴勒的《褻瀆》非常巧妙,讓人真實地介入歷史,體現(xiàn)英國人不羈的幽默感,我相信它將取得巨大的成功,吸引本地人和游客的目光。“戴勒俏皮的作品注定會激發(fā)出人們的童心,我希望它和體育的決勝一樣,成為人們難忘的藝術體驗?!庇囆g委員會主管阿蘭?戴維(Alan Davey)這樣認為。
觀眾可以把自己的照片上傳到Flickr,在網上形成虛擬部落,也可以從《褻瀆》的官方網站(sacrilege2012.co.uk)下載“德魯伊德胡子”,并涂上色彩,穿上德魯伊德的服裝,來到現(xiàn)場!
難以置信的極限舞步
上周日早晨,陽關映照在泰晤士河上,8名“極限”舞者從千禧橋上縱身跳下,附近幾百名觀眾都在驚呼。幾小時過后,幾千人屏住呼吸,目睹62歲的斯特伯帶領兩名舞者在倫敦市政廳光滑的弧形玻璃墻上行走,直到身體和地面呈90度角?!拔矣悬c害怕,但是我玩得很開心,”她說?!疤炜帐菬o限寬廣的舞臺?!彼姓J她不用親自出馬,但她想以此感謝市長對她的支持, 締造倫敦“非凡的一天”,“希望這聽起來不那么討厭,但我也要向這些建筑致敬?!彼f。她“天空漫步”時穿的金色靴子經過特殊設計,“我常做噩夢,怕靴子粘不牢,”她說,“踩在每塊玻璃上感覺都不一樣,就好像溜冰,兩腳前后挪動,保持平衡?!?/p>
在倫敦文化節(jié)期間,一些穿著紅衣身系著繩索的“蜘蛛人”不經意地出現(xiàn)在各個著名地標建筑,完全出人意料。首先是在泰晤士河上的千禧橋,剛剛七點半,一列舞者通過蹦極繩懸在河面上旋轉升降,這個表演名為“瀑布(Waterfall)”。舞者的動作編排精確,15分鐘后,救生船將他們放下。
市政廳的表演過后,“蜘蛛人”又出現(xiàn)在圣保羅大教堂北邊的帕特諾斯特廣場,8名空中舞者在一個巨大轉盤里隨輪軸轉動,在繩索的幫助下,身體和輪軸垂直,仿佛失重。
同日,在特拉法加廣場,幾十名舞者從幾人高的三層鋼架跳下,用胸部落地,完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最后一刻,舞者同時跳下,整齊地落到海綿墊上,人群里一陣驚呼。
來自布魯克林的62歲編舞伊麗莎白?斯特伯(Elizabeth Streb)被譽為舞蹈界的飛車超人埃維爾?克尼維爾(Evel Knievel)。她常常將自己和舞者推向人類極限之外,自稱“動作專家”,她那鋌而走險的表演結合了特技表演、雜技和體操。她十幾歲的時候就渴望學會飛翔,她爬上梯子憑空跳下,完美落地。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一生都在嘗試超越極限。斯特伯花了兩年時間在倫敦尋找理想的表演地點,有的地方拒絕了她的請求,比如說圣保羅大教堂的穹頂,而其他建筑又太昂貴,比如倫敦塔橋。
“我并不喜歡簡單地在建筑物上跳舞,那不是我的風格。我的興趣在于創(chuàng)造空間結構,讓人體處于非自然的狀態(tài)和空間里,因此我們必須尋找新的舞臺,變化舞步,更重要的是,去體驗不尋常的外力?!彼固夭忉尩馈!胺欠驳囊惶臁辈蹲搅?012年倫敦奧運會的精神,也將奧運會開幕前的氣氛推向了新高潮。
達米恩?赫斯特大型回顧展
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首次在英國推出最大規(guī)模的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作品展,屆時將展出這位藝術家在25年間創(chuàng)作的超過70件作品,其中不乏很多經典巨作。
他是新一代英國藝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導了上世紀90年代的英國藝術發(fā)展,并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1995年榮獲英國當代藝術大獎特納獎。1965年6月7日,達米恩?赫斯特出生于威爾士布里斯托市一個工人家庭,他的學習成績不好,曾被列斯的藝術與設計學校拒收。畢業(yè)后他在倫敦的建筑工地工作了兩年,接著進入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就讀(1986~1989年),起先他也一度遭到拒絕。在學生時期,他曾在太平間兼職,這個經歷被普遍認為影響了他后來的創(chuàng)作。
展覽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展示那件在真人大小的頭顱上鑲嵌了8601顆鉆石的作品——《為了上帝的愛》(For the Love of God,2007)。赫斯特在前言里寫道:“對死亡的詛咒是我對生的最好的慶祝。我想到的最好的方式莫過于用那些代表著奢侈、欲望和墮落的符號去掩飾代表死亡的符號,除此之外,恐怕別無他法?!?/p>
第二部分展示赫斯特最富爭議的、被動物福利組織譴責的關于死亡的動物尸體系列作品《自然歷史》(Natural History)——新鮮血腥的牛頭與蒼蠅,被劈成兩半泡在甲醛里的牛羊和折翼的蝴蝶,一度使他聲名大噪。最為世人熟悉的《生者對死者無動于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1991)——是一條浸泡在甲醛溶液里的約6米長的虎鯊,2004年其售價之高使赫斯特成為作品價格最高的在世藝術家第二。
另外,《母子分離》(Mother and Child, Divided)為他贏得了1995年英國藝術界最權威的特納獎,這是英國當代藝術最高榮譽,他感言道:“沒想到高考時藝術得了E,也可以用一個扭曲的想法和一把鏈鋸令世人震驚。”這件作品展示了一對被剖成兩半的母牛與小牛,分別泡在四個甲醛玻璃箱中。
蝴蝶是回顧展的一大主題,包括《愛與失愛》(In and Out of Love),自1991年以來,兩個組成部分首次一道安裝展出。在第一個房間,除了在桌上的煙灰缸和香煙,畫布被死蝴蝶覆蓋,第二個房間是熱帶叢林般潮濕悶熱的環(huán)境,白色的畫布上附著蝶蛹,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孵化成蝴蝶,用以比喻逸樂與死亡相會。
赫斯特常在作品里使用日常素材,這可以從《對逃脫的后天無能》(The Acquired Inability to Escape,1991)中看出。在一個人造環(huán)境里,光滑的具有設計感的現(xiàn)代玻璃窗提醒我們這就是個玻璃缸或者動物圈養(yǎng)場,赫斯特想要展示的是,就算嘗試逃避現(xiàn)實,但要想逃脫這種白領階級陷阱是不可能的。典型的辦公室家具是人類來過的痕跡,同樣也暗示著,在一個枯燥的人造環(huán)境中,生命不能被減至最基本的功能。玻璃陳列柜里還有其他的東西,一個煙灰缸、打火機和香煙——赫斯特用它們來象征奢華、危險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