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豐把逸致稱為FUV,三個字母分別代表Fun(快樂)、Utility(功能)和Vehicle(車)。而事實上,逸致也正shi這樣一部車。在與它相處的10多天中,我開著它載著退休后前來渡假的老爸老媽,一家人開開心心在珠三角游玩,不知不覺竟然跑了將近三千公里。在這三千公里中,逸致舒適、好開、省油、省心,我也越開越是覺得順手,越是對它有些依賴,以至于在還車之后,心里竟然有些空空的失落。那種感覺,就像是送走了一位家庭成員一樣。
EZ to Drive
國產(chǎn)的廣豐逸致有1.6、1.8及2.0三個排量的引擎配備,變速箱則有6前速手動及7速CVT兩種,主力銷售的車款則是1.8升搭配CVT型號,亦即本次長測的車型。逸致的這副1.8升引擎和變速箱,與卡羅拉上的基本相同,放在逸致上更著重調(diào)高了引擎的低轉(zhuǎn)扭力,所以即便車重更高一些,逸致在起步及低速期間的扭力甚至好于1.8升的卡羅拉,剛拿到車時,我甚至以為車廠是不是給了我一輛2D的車型。而逸致所配備的這副CVT,也完全沒有通常CVT那種踩起來軟綿綿的感覺,變速箱的設(shè)定相當聰明,總是能在你需要的時候把引擎維持在2000~3000余轉(zhuǎn)扭力最佳的區(qū)間,而在收油時又能即時“升擋”,加上變速比范圍非常寬泛,以120km/h巡航,轉(zhuǎn)速不過約2100rpm,實在是一副非常不錯的CVT。不過,引擎力道在4000rpm后已有下挫之勢,120km/h后的再加速也最得有些力不從心,加上無論引擎艙或是底盤隔音都不算十分到位,所以高速奔跑并不是逸致的長項。但這種犧牲一點高轉(zhuǎn)來換取更好低扭的做法,放在逸致上是十分恰當?shù)?,因為這就是一部供你舒舒服服在市區(qū)差遣、拉人載貨、偶爾跑跑長途的車子。
歐洲味的日本車
逸致的駕駛艙用料普普通通,仔細看造工甚至有些粗糙,一眼看過去配備也相當單調(diào),但其實逸致的配備并不低,比如4個車窗都是一鍵升降,空調(diào)是雙區(qū)自動;中排的3個座椅可以分開調(diào)節(jié)前后位置和靠背角度,3排座椅都設(shè)有杯架,更不用說隱藏在全車各處的儲物空間;而且逸致竟然全系標配了VSC,深踩剎車還可以激活坡道起步輔助,配備也實在不能說不豐富。但逸致這種將配備隱藏于樸素內(nèi)裝之下的做法,似乎跟熱衷于把各種配備鋪陳于浮華表面的其它日系車有所區(qū)別。這或許是因為逸致的主要市場在歐洲,而務(wù)實的歐洲車主并不像東方人這樣重視面子工程。
或許因為相同的原因,逸致的懸掛調(diào)校也帶了一點歐洲車的影子,它的懸掛比卡羅拉等傳統(tǒng)的豐田車韌度高一些,當然,額外的兩個座位和MPV身份,需要逸致的懸掛能夠支承更多的重量,這也是逸致懸掛設(shè)定韌度更高的原因。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點乘坐舒適性,從路面?zhèn)鱽淼恼饎右采晕⒍嗔艘稽c,但卻能更好的支撐車身。加上引擎低扭實在是很好,轉(zhuǎn)向、油門和剎車也都是很柔和的設(shè)定,停車看位也比卡羅拉更方便,所以開著逸致在城市的街道里起步超車、拐彎抹角相當順手。
最后,再公布一下大家最為關(guān)心的油耗問題。這部逸致在18天的使用周期內(nèi)一共行駛了超過3100公里,高速與快速路約占了60%的里程,幾乎全程均至少處于半滿載的狀態(tài),而我也完全沒有刻意節(jié)省過燃油,結(jié)果3100余公里的行程中,這部逸致共耗去378.7升燃油,百公里平均油耗8.31L,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