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以下簡稱科幻)在澳大利亞頗受歡迎,但本國出版的卻甚少??苹门d衰多從本地書店、作家、文學活動和書迷文化中體現出來。地方目錄中缺乏科幻歸咎于文學勢利,但幻想類型及外版科幻卻毫不遜色。
科幻、幻想小說
科幻是人們對世界推斷和認識產生的故事,常以先進技術虛構未來??苹?、幻想圖書占比可參見墨爾本四大書店數據。
1975年,墨爾本俱樂部成功舉辦第33屆世界科幻大會,而且是北美以外第四位舉辦者。以后又舉辦了三屆,1985年,1999年和2011年。澳大利亞還設有兩個科幻獎項:1969年科幻成員國投票產生迪特馬爾獎,1995年審判員組成合議庭裁定的Aurealis獎。
但是在澳大利亞幾乎沒人出版科幻,甚至科幻字眼很少使用。即便有書提到科幻,皆與文學負面定義在一起,即使本國人寫科幻也未引起出版重視。
澳圖書出版
目前澳大利亞大型出版社:Hachette
Livre,HarperCollins,Pan Macmillan,Penguin和Random House,它們自身都擁有國際集團。
澳大利亞最大的國有出版社則是Allen和Unwin。用戶瀏覽其網頁發(fā)現33個結果中只有一本是科幻,且是外版發(fā)行。
2007年Hachette Livre開始科幻、幻想小說的印制。在Hachette澳大利亞網站上,用戶可以發(fā)現該書店書單中,691種都是海外版。
1995年HarperCollins制定了科幻、幻想清單,次年出版首部科幻書,在其網站上,用戶瀏覽的992條相關主題目錄,僅14種源于澳大利亞,2004年出版《Killswitch》后,4年無新科幻問世,最近2年僅有四部發(fā)表,即:Jack Dann的《又做夢》,Kim Westwood《摩押的女兒》,Maria Quinn《盜賊基因》和Traci Harding《實地》。
1989年Pan Macmillan確立了科幻幻想清單,但1994年才著手出版科幻,現在不再有明確書單。在其網站,用戶搜索118種圖書,僅找到《來自火星詩意懲戒尺》一個結果,且在澳首次出版,僅限獨立出版社Brolga出版。
企鵝澳大利亞網站,按主題瀏覽科幻,標記澳圖標僅六種,是從72種科幻小說和幻想選出,企鵝不出版只做發(fā)行工作。
1996年,蘭登書屋出版的一部科幻,1998年開創(chuàng)了喬治特納獎,不過只運轉了3年,最后的贏家是蘭登書屋,在其網站,用戶搜索的500個科幻幻想書名都源于海外大型出版社。
澳為何不出版科幻?
澳版科幻小說如此匱乏主要歸于2~原因:勢利,幻想和進口。
一位澳科幻百科編輯稱:“澳一直對流行風格很勢利”,不是不受歡迎,只是社會力量妨礙出版公司市場供應,缺乏興趣是因出版操作人目前不少是有文學學位背景的碩士,毫無疑問,他們學到的正統是澳小說中的現實主義,因而視科幻寫作和出版科幻為無知行為。
與之相對的是,澳洲版的幻想題材很成功,1989年PanMacmillan出版馬丁米德爾頓的幻想小說《圓光》,銷售13000冊,肖恩麥克馬倫以為科幻也會享受類似發(fā)行待遇,不幸的是,沒能如愿。長期以來,Pan Macmillan生產科幻少有成功,猶如業(yè)內人士所說,“這就是為什么一樣的努力,科幻類只能賣3000冊,而幻想類則售8000冊”。另外,“本土弱科幻”“科幻從其他國家隨時可以提供”的觀點盛行。澳科幻迷都有“不會,不會,不會購買澳科幻”的傾向。
值得一提的是,澳出版社通過發(fā)行和出版外版書掙錢,雖不能像生產原版那么掙錢,但無需出版社大量投資,故澳科幻出版的競爭是在外版之間進行。
科幻前途
人們描繪了一幅黯淡的畫面。未來即便著名科幻來自澳版,人們仍習慣購買外版的科幻,澳版的幻想。然而,出版既是商業(yè)又是文化活動,沒有什么是一定的。
Martin Middleton科幻小說《圓光》(Circle of Light)的成功,可作為科幻成功典范。而另一雙料作者MargoLanagan,同時寫科幻和幻想短、長篇小說,1991年第一部WfldGame在Allen和Unwin出版后,20世紀整個90年代到2000年二十年里卻一本暢銷書都沒有。2005年,Lanagan的選集《溫柔的點點滴滴》引起了美英公司的注意,獲得版權和代理幻想小說的交易,同時在澳(Allen和Unwin),美國(KnoDf)和英國(David FickHng Books)出版發(fā)行。這部幻想小說的成功,使她在2009年贏得迪特馬爾獎和世界奇幻獎。
學術界聯合抵制愛思唯爾
學術界發(fā)起抵制愛思唯爾出版社(Elsevier)活動,稱其利用壟斷地位對在線期刊收費過高,目前已有2000多名學者和研究人員在www~thecostofknowledge,com網站的抗議信中簽名支持。愛思唯爾則稱學術界了解的情況有誤,希望他們重新考慮。
學術界認為,愛思唯爾對期刊雜志捆綁銷售,圖書館必須購買許多不必要或完全不需要的刊物??棺h信中還對愛思唯爾支持限制信息自由交換的《研究著作法案》(Research Works Act)表示不滿。
簽名者包括牛津、劍橋、耶魯、哈佛、麥吉爾及倫敦大學學院和都柏林大學學院的學者。
抵制者認為,學術界已有能力對并不需要的打包服務抗爭,愛思唯爾也并不是引起眾人反對的唯一一家出版社,但它是最嚴重的一家。
愛思唯爾出版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抗議書的事實基礎錯誤。事實上,1.愛思唯爾的漲價幅度是過去十年中最小的,2.打包服務中提供了眾多選擇,并且愛思唯爾是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捐贈者。愛思唯爾希望和各位共同推進科學知識的匯集,這必是無需政府干預的一項偉大成就。聲明中還稱,愛思唯爾尊重作者的決定,希望已簽名的抵制者重新考慮他們的立場,愛思唯爾也愿意對學者擔憂的問題進行討論,愛思唯爾為自己在保持科學記錄完整性的同時推動研究內容更公開所做的努力而驕傲。
東芝意欲擴展電子圖書業(yè)務
日本東芝公司2月10日推出第一款電子書閱讀器。該液晶彩屏閱讀器DB50采用安卓系統,定價22000日元,東芝希望藉此為其Bookplace電子書店帶來更多讀者,成為日本最大的電子書零售商。東芝計劃在3月底將其電子書店的圖書增加到10萬冊以上。
東芝發(fā)言人透露,目前東芝包括圖書、雜志和漫畫在內共有5萬冊電子書。她并未透露其中圖書所占比例。
有出版人認為,即便東芝實現10萬冊電子書的目標,這一數字仍表明日本電子書市場的貧瘠。盡管東芝已與日本較大的電子書店Booklive合作,但讀者的內容選擇仍舊有限。分析人士認為,東芝DB50并不能挑戰(zhàn)Kindle烈火閱讀器。東芝已錯失良機,遲了兩三年,受眾已有的喜好證明并不需要彩屏閱讀器。
據了解,東芝閱讀器還計劃在海外銷售。
英國書商協會號召支持主要街區(qū)的書店
英國書商協會1月27日致信390名理事會負責人,號召官方對主要街區(qū)的未來發(fā)展提供創(chuàng)新型動態(tài)支持,幫助書店的生存和發(fā)展。
這封信根據零售專家瑪麗(MaryPortas)去年底提交給政府的主要街區(qū)評估報告中的建議而成。去年10月份公布的數字表明,過去6年來,主要街區(qū)的書店數量減少了19%,新開書店的速度趕不上關停的速度。
信中稱,根據即將生效的聯邦政府法案,地方政府在地方商業(yè)率和折扣方面可靈活自主。降低商業(yè)稅率可幫助書商平衡街區(qū)實體書店與網絡零售商間的差距。
書商協會首席執(zhí)行官提姆(TimGodfray)表示,書商協會成員認為保護書店時停車費、稅率和租金是最關鍵的因素。希望地方政府幫助書商應對這些問題。
法國出版協會會長:法國需要尼爾森圖書銷售統計服務
法國出版協會會長和首席執(zhí)行官安托萬(Antoine Gallimard)呼吁在法國創(chuàng)建尼爾森圖書調查(Nelsen BookScan),來彌補捷孚凱公司(GFK)和益普索公司(Ipsos)提供的銷售數據的缺陷。
當前法國圖書銷售數據統計中存在的問題是,這些結果是從包括網絡(不含遠程銷售)的1.5萬家圖書銷售出口店鋪中抽取2500-3500家進行統計,這與法國書商協會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和分歧。
統計數據只有像尼爾森那樣合理有效,才能預測行業(yè)發(fā)展趨勢,但由于法國零售網絡密集,這樣統計的成本很高。目前正在制作幫助獨立書商的提案的法國文化部特別委員會應該解決這個問題。捷孚凱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印刷圖書仍是最暢銷的文化產品。2011年的數據顯示,僅有19%的受訪者下載電子書,82%的人仍購買印刷版。受訪者平均每人閱讀10小時4分鐘,其中看書時間占54%。2011年讀者因興趣購書平均花費為100歐元。
亞馬遜圖書銷售業(yè)績良好
亞馬遜報告,201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收人大幅增加,但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收益均如預期一樣下滑。另外,經營圖書和電子書的亞馬遜北美媒體部第四季度收入增加8%,低于去年同期的16%,這是由于電子游戲產品銷售疲軟。第四季度印刷書銷售量實現雙位數百分比增加,包括電子書在內的數字產品內容明顯增加。銷售Kindle的電子和日用品部第四季度收入增加了51%,全年增加了57%。
亞馬遜稱,北美媒體部收入增長緩慢,除電子游戲銷售影響外,第三方銷售增加是另一原因。亞馬遜全球第三方銷售占總銷售量的36%,這使得亞馬遜的損益底線好過預期。電子書銷售大幅增加,亞馬遜對印刷書的銷售增長也非常滿意。
第四季度銷售總收入增加了35%,達174.3億美元,營業(yè)收入則從上年的4.74億美元降至2.60億美元。全年總收入比上年的342.0億美元增加了41%,達480.8億美元,而營業(yè)收人則由上年的14.1億美元降至8.62億美元,減少了39%。在匯率的有利影響下,全年營業(yè)收入達5300萬美元。
據亞馬遜稱,第四季度Kindle銷售量增加了177%,烈火是最暢銷的商品。Kindle圖書借閱服務的書目已超8萬冊。
與上年相比,2012年第一季度,亞馬遜銷售收入增幅有望達22%-36%,預計為120億~134億美元。預計營業(yè)損失為2億美元,收益為1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同期減少162%和69%。
麥克勞-希爾教育集團業(yè)績下滑
據母公司麥克勞一希爾集團(McGraw-HiU Cos)1月31日報告,受學校業(yè)務收入下滑14%的影響,麥克勞一希爾教育集團(McGraw-Hill Education)2011年總收入下滑6‰至22,9億美元。上年第四季度,麥克勞一希爾教育集團結構重組,裁員費用為3400萬美元。目前,教育集團正在剝離成為獨立公司,但并無確切日程。
在學校業(yè)務收入下降的同時,高等教育/專業(yè)/國際業(yè)務第四季度收入增長8‰全年收入則增加了1%,達到13億美元。高等教育業(yè)務中,全年數字內容銷售增加了40%多,第四季度美國高等教育收入增加。數字內容收入占2011年美國高等教育銷售總收入20%以上。電子書銷售快速增長,彌補了專業(yè)圖書銷售減少的損失,數字產品銷售額占全年銷售額近30%。專業(yè)圖書中,電子書已超6000冊,科學、醫(yī)學和工程學類還提供在線訂閱和服務。此外,醫(yī)學、技術和商業(yè)及其他備考應用程序已達200個以上。在國際市場上,全年收入比2010年略低。2011年,拉丁美洲、印度和加拿大市場收入增加與亞洲、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的收入減少相抵。
學校業(yè)務收入共減少9.49億美元。據麥克勞一希爾集團稱,州和當地政府預算壓縮,使得用于教學材料的資金減少。
麥克勞一希爾集團總裁特里·麥克勞(Terry McGraw)稱,2012年是劃時代的一年,兩個新公司將成立。
加拿大蘭登書屋接管麥克萊蘭&斯蒂沃德出版社
作為加拿大最大的跨國出版社,加拿大蘭登書屋進一步壯大,成為加拿大最古老的一家出版社麥克萊蘭&斯蒂沃德(McClelland&Stewart)的唯—股東。
蘭登書屋自2000年人股麥克萊斯蒂沃德出版社,占有25%的股份,提供銷售、制作、人力資源和會計服務,多倫多大學獲贈另外75%的股份,出版社編輯業(yè)務保持獨立。1月10日蘭登書屋宣布,受經濟形勢及數字化轉型影響,出版社面臨資金挑戰(zhàn)。
加拿大蘭登書屋總裁和首席抽行官布拉德·馬丁(Btad Martin)說,相信麥克萊蘭斯蒂沃德加入蘭登書屋后,能更有效地應對挑戰(zhàn),保持增長和長期穩(wěn)定。
對此交易,加拿大出版協會認為,該出版社加入外資跨國集團是一種倒退,這標志著這家加拿大最古老的出版社的終結。
該交易已被批準。蘭登書屋承諾保持出版社的業(yè)務,包括該出版社旗下的出版公司。蘭登書屋繼續(xù)資助和支持麥克萊蘭斯蒂沃德詩歌項目,旅行獎(The Journey Prize)故事的出版及正在進行的旅行獎作者信托基金(WritersTrust Journey Prize)。蘭登書屋還創(chuàng)辦了“麥克萊蘭斯蒂沃德演講”項目,這是個推動作家及其觀念進步的年度活動。
(《美好家園》的“必備食譜”APP新版火暴登場
據foliomag,com網站報道,《美好家園》(Better Homes and Gardens)雜志近日宣布,它為iPhone和iPod touch用戶設計的最新應用程序“必備食譜”自2011年11月推出以來,其每月下載量超過40萬次。
該應用程序自發(fā)布之日以來連續(xù)7天位居App商店免費生活類應用程序下載量榜首。此外,該應用程序還被App商店在“最新最值得”和“熱門”兩個板塊中重磅推出。自上線之日至此,在不足100條評論的情況下被評為4,5星等級。
“必備食譜”應用程序在APP商店中的成功,得益于長久以來在美國一直暢銷的《美好家園新食譜》(Better Homes andGardens New Cenk Book),后者有著標志性的紅格子封面,已售出4000萬余本。
從令人垂涎的主品菜肴到美味可口的各式甜點,“必備食譜”應用程序陳列出了直接摘自“美好家園體驗廚房”(Better Homes and Gardens TestKitchen)中的最佳菜譜、烹飪秘笈以及諸多小貼士。算上額外來自HiddenVa~ey飯店的贊助支持,“必備食譜”應用程序現已提供了500多份食譜,Hid-den Valley食譜在兩周內被下載保存的次數已超過4萬次。
《美好家園》雜志蓋爾·巴特勒主編說:“看到‘必備食譜’應用程序在短時間內收獲如此大的反響,我非常激動?;谶@些積極的評價,該應用程序顯然是去滿足那些一直致力于尋找美食評論、擬定購物清單以及使用移動設備與友人分享食譜的顧客群的需求?!?尹璐)
數字化讀者占雜志讀者總數的11%
據foliomag,com網站報道,對于那些仍然懷疑雜志內容是否在數字時代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們,新的統計數據證明了雜志不斷增長的數字地位。消費者數據調查公司Gfk MRI的最新調查表明,那些只在數字媒介(筆記本電腦、臺式機、電子閱讀器和智能手機)上閱讀雜志的成年人占雜志受眾總數的11%。
在16億雜志受眾中,數字媒體受眾共有1.66億,紙質媒體受眾仍是雜志受眾的主體,占12.78億。
盡管許多出版商會把數字雜志與紙質雜志捆綁銷售,但是那些會同時選擇兩種閱讀方式的讀者在雜志讀者總數中僅占最小的一部分,僅有1.35億。
在數字雜志的讀者中,大部分為男性(63%),其中42%的讀者至少是大學本科學歷以上。生長在“信息爆炸”時代的80后、90后人群,也就是所謂的“智能一代”(generation-wise),是數字讀者的主力軍,占到54%。
在Gfk MRI測得的數據中(其中包括上述的80后、90后人群,“二戰(zhàn)”后“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一代人,“X一代”也就是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出生的美國人),“嬰兒潮”時期出生一代的年齡組比例最低,僅占數字讀者群體的20%。(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