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學習成績優(yōu)異,明是非、講道理,對自己要求嚴格,做事認真努力,行為中規(guī)中矩,幾乎不犯錯誤;他們善于反省和控制自身的行為,不與他人發(fā)生沖突;他們情感敏銳、細膩,自尊心強。他們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同學中的典范、家長心中的驕傲。但正是他們身上有這些“光環(huán)”,有時會讓家長、老師疏忽了對他們成長中弱點的關注,這缺少的一環(huán)足以使他們不堪一擊……
李鈺婷去年以優(yōu)秀的成績考上北京一所知名大學。高中母校在校門口為她懸掛了一條鮮紅的祝賀條幅,被海風吹得嘩嘩響,格外引人注目。但是,李鈺婷入學不到三個月就天天給媽媽打電話,哭訴自己在大學里的種種不適應,要求媽媽去看她,甚至以退學來威脅。她的媽媽趙女士不得不連夜趕赴北京,一個月里跑了兩趟,仍不能化解女兒的“鄉(xiāng)愁”。李鈺婷甚至提出讓媽媽在北京租房陪讀。
趙女士犯了難,一是不想舍棄在珠海的高薪工作,二是懷疑女兒得了“分離綜合征”,一味地滿足無助于她成長。在朋友的介紹下,她找到我咨詢。
判若兩人的“精英”
趙女士說,她送女兒去北京報到的時候,女兒還是高高興興的。“火車上,她可興奮了,說終于自由了,不用什么事都聽爸媽的了,手里還有大把的生活費,可以獨立生活了?!壁w女士說,“對大學生活她也充滿遐想,還反復說可以看到真正的北方的雪了?!眻蟮健⒄泶蹭?、辦銀行卡和手機卡……一切安排停當,趙女士也該回珠海了。母女惜別,難過的是媽媽,李鈺婷還調(diào)皮地對媽媽說:“來,學學徐志摩,輕輕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可是軍訓剛結束沒多久,李鈺婷就開始想家了?!皠傞_始,我發(fā)現(xiàn)她的電話多了起來,說話的語氣很消沉。問她發(fā)生了什么事,她盡說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想那是不適應新環(huán)境,畢竟她是第一次離開家,就開導開導她,教她怎么適應新環(huán)境?!壁w女士說,“沒想到,她的情況越來越不好,每次打電話都哭,說想我,想爸爸,央求我去看她?!?/p>
從珠海到北京2000多公里,來回一趟要三四天時間,只為化解女兒的鄉(xiāng)愁,趙女士覺得劃不來,猶豫起來。李鈺婷在電話里幽怨地問:“媽媽,您不愛我了嗎?”趙女士就心軟了,當天就乘夜班飛機北上。
“一見到我,她就撲到我懷里哭個沒完,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壁w女士說,“我問來問去,沒出什么大事,宿舍里的同學也說一切正常,我這才放了心?!彼奚崂锏耐瑢W告訴趙女士,李鈺婷只是太嬌氣了,整天想家,大家都不敢在她面前提到“家”字,否則不管白天黑夜,一定會招來一場“連陰雨”,害得大家都想家了。最近一段,李鈺婷越來越愛哭,天天以淚洗面,好像哭一場是她每天的功課。如果哪天沒哭,同學們就會奇怪地問:“今天鈺婷怎么了?不正常??!”
“您說奇怪不奇怪,”趙女士對我說,“鈺婷從小就是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從初中到高中一直當班長,學習自覺,成績優(yōu)異,活潑開朗,同學關系也不錯,是老師眼里的精英,還是公認的‘小大人兒’,怎么到了大學,這么快就判若兩人了呢?是不是孩子得了什么心理疾???”
“別什么事都往壞處想。”我安慰道,“這個時候家長冷靜是最重要的。孩子第一次離開家,到異鄉(xiāng)一個人生活,不適應是難免的。再說,獨生子女獨立性差是普遍現(xiàn)象。有媒體報道,有一位名牌大學的女生把臟衣服寄回家給媽媽洗……”
“可是,鈺婷在中學時表現(xiàn)得很獨立啊!”趙女士打斷我。
“那或許不是真正的獨立。”我說,“面對問題束手無策時采用大哭的方式來宣泄情緒,是兒童慣用的手法,說明鈺婷沒有真正長大,也就是常說的心理年齡滯后。中學里有很多像鈺婷這樣的優(yōu)秀學生,他們學習成績優(yōu)異,明是非、講道理,對自己要求嚴格,做事認真努力,行為中規(guī)中矩,幾乎不犯錯誤;他們善于反省和控制自身的行為,不與他人發(fā)生沖突;他們情感敏銳、細膩,自尊心強。他們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同學中的典范、家長心中的驕傲。但正是他們身上有這些光環(huán),有時會讓家長、老師疏忽了對他們成長中弱點的關注,這缺少的一環(huán)足以使他們不堪一擊?!?/p>
趙女士問:“為什么會這樣?難道這些優(yōu)點反倒害了他們?”
我耐心地解釋:“孩子的心理成長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由于非常關注學習成績和自己各方面的表現(xiàn),特別在意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有些優(yōu)秀孩子對自己要求很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才藝、交往等各方面都要有突出表現(xiàn),不允許自己犯錯誤,無形中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自己的完美。但是,這樣的嚴格要求是違背孩子天性的,他們在內(nèi)心深處積聚了許多消極情緒,在高考、上大學、戀愛等重要人生階段中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有些學生甚至會采取自殺等極端行為?!?/p>
趙女士默默點頭,說:“難怪鈺婷上了大學就判若兩人?!?/p>
理性教育的“陷阱”
趙女士問:“您剛才說,孩子嚴格要求自己違背天性,究竟是什么意思?”
這個問題我至少跟一百個家長解釋了至少二百次,卻很少有家長能夠理解,或許,他們是不相信。孩子最顯著的自然天性是頑皮,是自由、不受約束、任性、活潑,孩子很多時候是不講道理的,就像是一頭無人能馴服的小野馬。這種自然天性是需要家長尊重的,不能壓制,否則后患無窮。但是很多家長更習慣單純教育孩子“守規(guī)矩”,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行為方式、道德品質(zhì)等諸多方面提出嚴格的要求,有很多的“應該”、“不應該”等原則。比如,不允許孩子隨便與其他的孩子玩耍,除非了解對方的家庭背景,以免受到不良影響;要求孩子不能隨便發(fā)脾氣,不能隨便評論別人,不能和別人吵架,因為那是沒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不讓孩子上網(wǎng),因為網(wǎng)絡很危險;晚上不能和同學出去玩,不能睡得太晚;不能穿太花哨的服裝,不能追星,不能看無聊的電視劇……家長希望孩子在一個純凈的環(huán)境中成長,孩子也把這些清規(guī)戒律爛熟于心,凡事都要與之比對,來決定取舍。這是典型的理性教育。孩子遇到問題,家長善于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給孩子做出條理清晰的分析,讓孩子不必繞彎路就可以一路坦途地快速成長,而且孩子也往往被父母的智慧折服,于是凡事依賴父母。殊不知,家長這樣做,只是簡單地把成人的思考結果灌輸給孩子,而不經(jīng)過自己加工得到的理念永遠是缺乏生命力的抽象符號。因此,許多孩子會說:“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薄耙唤o我講道理,我就煩?!?/p>
我對趙女士說:“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一旦在新環(huán)境里遇到更復雜的問題,父母教授的經(jīng)驗無法奏效時,他能怎么辦?他無計可施,本能地用兒童的手法——哭鬧——來應對和逃避了。因此,對孩子單純地嚴格要求,其實是理性教育的陷阱。”
趙女士目瞪口呆,半晌才吐出六個字:“做父母,可真難!”
我說:“做父母并不難,只要遵循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就可以了。”
“不讓嚴格要求孩子,家長還能做些什么呢?”
“只要掌握好分寸,嚴格要求孩子并沒有錯,但別疏忽了感性教育?!?/p>
“感性教育?”
“對,保持好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的平衡?!蔽艺f,每個孩子心中都有頑皮的一面,代表感性,也有遵循規(guī)范的一面,代表理性。為了得到家長的關注和肯定,孩子會努力按照家長的愿望行事,逐漸把家長和社會的要求轉化為對自己的要求。這正是家長希望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性格中的感性和理性要趨向平衡,否則就會出問題。這是家庭教育的關鍵,理性過強,孩子像一部機器,沒有色彩;感性過強,溺愛、放縱孩子,孩子得不到教化。正確的做法是,在適當?shù)臅r候,允許孩子頑皮的天性出來活動活動筋骨,就像讓野馬撒撒歡兒,放放風,再慢慢地尋找時機馴服它,即教孩子學會駕馭自己的頑皮天性。如果一味地用韁繩緊緊地拴著,孩子總有一天會成為脫韁的野馬,恣意妄為,無法無天。“智慧的父母要掌握好收與放的平衡?!蔽艺f,“其實,孩子走走彎路是必要的,是方法的嘗試和經(jīng)驗的積累,是鍛煉孩子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的重要過程,只有在孩子頭腦中自然孕育出來的理性才能成為孩子的智慧?!?/p>
不可拖延的“補課”
趙女士問:“您是說,我們家鈺婷沒得心理疾病,只是性格發(fā)展不平衡?”
我說:“如果她經(jīng)常哭泣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尚不屬心理病癥,但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她性格中的獨立性太弱,會給她帶來很多煩惱,不排除誘發(fā)心理病癥的可能?!?/p>
“那我該怎么辦呢?”趙女士目光熱切地望著我。
“補課。”
“補課?補什么課?”
“補獨立課和生活課,而且要馬上補,拖延不得?!蔽倚χf,“上中學時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課外班,其實真正意義的課外班是這兩門?!?/p>
“我明白了,您指的是素質(zhì)教育?!壁w女士說,“針對鈺婷的情況,您給點具體建議吧?!?/p>
我告訴趙女士,獨立性是指一個人應該具有的善于自我決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實施解決問題行為的能力。它是社會生存及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素質(zhì)。越是獨立的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就越強,自信心也越強。所以,家長善于引導孩子,讓孩子的個性得到自由、積極的表現(xiàn),使孩子通過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應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標。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是獨立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孩子的學習過程必須是循序漸進的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夠習得的。針對鈺婷這樣的大學新生,我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家長拒絕陪讀,逼迫孩子獨立面對新環(huán)境。對很多孩子來說,上大學是獨立生活的第一步,雖然艱難,但也充滿喜悅,每個大學新生都有義務經(jīng)受考驗,勇敢面對挫折,健康成長。
第二,大學新生首先要學會理財。學會理性消費,就是在學習獨立生活。哪些開支是必須的,哪些開支可有可無,哪些開支純屬浪費,孩子要心里有數(shù),把錢花在刀刃上,不可盲目攀比。還要學會計劃消費,不能前半個月大手大腳,下半個月節(jié)衣縮食。
第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中學相比,大學學習壓力小,沒有家長和老師的監(jiān)督,許多同學最初感覺不知所措,生活一下子懶散起來,容易沾染惡習,而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順利、成功度過大學階段的保證。首先,按時作息,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許多大學生有開“臥談會”的壞習慣,深夜兩三點鐘睡覺是常有的事,結果第二天上課時非常疲憊,根本無心聽課,有時干脆曠課補覺。長期如此,不僅影響課業(yè),還容易引起失眠和腸胃不適。其次,堅持體育鍛煉。學習之余參加文體活動,能緩解緊張的生活,放松心情,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大學里有豐富的運動設施,孩子千萬不要浪費。
第三,課余時間要利用好。大學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有各種各樣的講座、討論會、學術報告、文娛活動、社團活動、公關活動等,對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陶冶情操、充實生活大有好處,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社會適應能力,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參與。但也要有所節(jié)制,有所取舍,合理安排課余時間。
第四,學會與室友和睦相處。對于大學新生而言,如何處理好宿舍同學間的關系是個不小的難題。如果處理好了,能很大程度上消解孩子想家的焦慮。室友相處,秘訣是學會換位思考,尊重每一位室友,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感,不可斤斤計較;有了爭執(zhí)要協(xié)調(diào),要寬容。學會與室友相處,其實是學習人際交往的開始,更是鍛煉孩子獨立性的絕佳機會。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