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智商”,沒有家長不知道,可提起“志商”,不少家長就無語了。志商即一個人綜合的意志水平,包括堅韌性、目的性、果斷性、自制力、獨立性等方方面面,是與行為密切相關(guān)的心理品質(zhì),決定著孩子做事的成與敗。由于家長們忽視對孩子志商的培養(yǎng),導致孩子們的行為出現(xiàn)了形形色色的偏差——
做事僅有“三分鐘熱度”
現(xiàn)象:從幼時起,妞妞就是一個做事僅有三分鐘熱度的小姑娘,買回來的玩具或物品僅僅玩上一兩天就棄之一邊了;與伙伴們做游戲剛開始興致十足,可兩三個回合下來,就嚷著“沒意思”;六七歲時,望女成鳳的媽媽先后給妞妞報了十多個興趣班,可妞妞卻沒有一個堅持下來??傊?,妞妞做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廢。
對策:類似妞妞這樣的孩子可不是少數(shù),而是普遍存在,這是缺乏恒心與毅力的突出表現(xiàn)。這時,父母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對某一事物持久的興趣,比如簡單的一個毛絨玩具,不僅是用來玩的,還可以做手偶講故事、做枕頭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做朋友聊聊天談談心……這樣巧妙的引導自然會讓孩子別出心裁地想到更多的玩法,就不會感到索然無味了。其次,做事前要讓孩子列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引導孩子找到目標,努力堅持,分階段、分層次地加以練習,自然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同時,還要借助一些激勵小措施。就拿妞妞后來學琴來說,每進步一點點就會給予適當?shù)墓膭睿粡埿δ?、一個擁抱乃至邀請妞妞在眾人面前演奏等,讓孩子不斷體驗到過程中的愉悅和成功,做事的專注度和持久力就大大增強了。
“情緒化行為”極其嚴重
現(xiàn)象:球球僅7歲,卻足以用“喜怒無常”來形容,某天心血來潮時做什么事都一絲不茍,井井有條,某天情緒煩躁時就會肆意發(fā)泄,甚至對著父母大吼大叫,作業(yè)本、文具盒之類的學習用品也會跟著遭殃。為此,球球的父母整日憂心忡忡。
對策:或許是受當前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孩子的“情緒化”也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為避免孩子的心思浮躁,首先要培養(yǎng)其樂觀的心態(tài),合理安排每日的學習生活。閑暇之時,陪孩子聽聽音樂,逛逛公園,打打球,賽賽跑,都可以讓孩子變得積極主動。其次要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情緒埋單。孩子一旦大發(fā)脾氣,勢必會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如果損壞了物品,父母不能代勞修補,而要讓孩子親自動手,如果對長輩或同伴惡語相向,則需要讓孩子親自賠禮道歉。只有這樣的親身體驗,才能讓孩子深刻意識到自身的錯誤。最后,還要教給孩子一些宣泄負面情緒的方法。比如,在家里設置一個空間,規(guī)定每周的某個時間可以自由吼叫,或者帶孩子玩玩擲飛鏢的游戲等,讓不悅與憂傷伴隨著身心的運動而拋之九霄云外。
遇到困難大喊求助
現(xiàn)象:每天下午放學后的幾個小時,是樂樂父母最懊惱的時刻。8歲的樂樂做作業(yè)時,遇到一丁點兒難題就愁眉緊鎖,隨之大喊求助,如果父母稍有怠慢,樂樂索性就賭氣“罷學”,令父母焦頭爛額。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至今樂樂還不會自己系紅領巾、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等。
對策:不難看出,樂樂自幼依賴性十分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看似無憂無慮,可長此以往,則導致孩子自主性、自立性的嚴重缺失,甚至形成缺乏自信、優(yōu)柔寡斷、一味盲從的性格。那么,作為家長,第一,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努力去實踐,認真去嘗試,讓孩子懂得這是自己成長中必須承擔的責任。第二,要充分給孩子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機會。不妨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掃一次地、擦一次桌子,一旦學會一項技能,家長就要充分肯定、贊賞,喚醒孩子沉睡的自信。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這是墨子留給后人的一句至理名言。的確,古往今來,凡是成就大事者,皆有高遠的目標和清晰的志向。那么,請給孩子的童年補上志商這門必修課,讓孩子向著成功的蒼穹執(zhí)著地飛翔。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