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結束了她的埃及之行。有美國國務院官員稱,希拉里訪埃之行,是“在埃及關鍵時期的關鍵之旅”。
埃及目前的政局,處于“向民主過渡的關鍵時期”。6月24日,穆斯林兄弟會下屬自由與正義黨主席穆爾西在穆巴拉克下臺后的首次大選中以微弱優(yōu)勢獲勝,成為埃及首位非軍人總統(tǒng)。沒過多久,穆爾西就與埃及軍方圍繞議會復會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政治博弈,如果以穆爾西和坦塔維為首的世俗力量與伊斯蘭力量繼續(xù)對峙下去,很有可能造成埃及社會的動蕩,進而對中東地區(qū)和平造成沖擊,這不符合美國在這一地區(qū)的利益。希拉里選擇這樣一個敏感時刻到訪,應該說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希拉里的這次“關鍵之旅”中有三個主要議題:政權過渡,埃及與以色列的關系,埃及與美國的關系。
希拉里先后與總統(tǒng)穆爾西和軍方領導人坦塔維會晤。她在會晤中分別表示,美國支持埃及向民選政府的全面過渡,并努力使民選政府取得成功。 “埃及應完全過渡到民主政體中去,軍隊應回到其唯一角色——保衛(wèi)國家安全中去”。
希拉里給埃及社會傳達了一個很明確的信息:美國政府支持穆爾西,并希望埃及軍方完全交權給民選的文人政府,以便埃及盡早完成民主過渡。
這次訪問,希拉里獲得了穆爾西的承諾:埃及將繼續(xù)遵守與以色列的和平條約。希拉里向穆爾西保證美國將繼續(xù)對埃及進行援助并保持良好關系,但也提出了幾點希望,一是希望埃及繼續(xù)發(fā)揮其在中東地區(qū)事務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希望穆爾西利用穆斯林兄弟會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之間的特殊關系約束其行為,三是希望埃及與伊朗只保持有限的接觸。
希拉里這次訪問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與穆斯林兄弟會建立了高層聯(lián)系,雙方互相了解了對方的看法,正如前面那位官員所說,希拉里此行,是希望通過“與埃及主要政治力量的接觸而加深對埃及現狀的了解”。
穆兄會與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馬斯等組織過從甚密,過去幾十年來,穆兄會被穆巴拉克政權看作是非法組織,一直遭到埃及軍方和政府的打擊,是美國和埃及的“共同敵人”。不久前,一位美國官員還曾經宣稱,華盛頓沒有、也永遠不會和穆斯林兄弟會對話。
穆巴拉克時代,美國與穆兄會很少有交集。伊斯蘭宗教色彩強烈的穆兄會通過民主形式獲得政權后,迫使美國對埃及的政策做出調整。但是這一調整在美國國內也是意見不一,美國參眾兩院、國務院和國防部一直在激烈辯論是否同穆兄會打交道,參眾兩院的疑慮尤其大。
而穆兄會在如何與美國打交道的問題上也同樣處于困惑當中,一方面穆兄會認識到在外交上美國依舊是關鍵,必須和華盛頓合作。另一方面,穆兄會又對美國人對它們的真實態(tài)度不了解。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希拉里的來訪算是恰逢其時。穆兄會也對此表示了歡迎的態(tài)度,而美國人也降低身段,謙虛地表示,美國支持穆爾西,也希望成為埃及的“好伙伴”。
長期以來,埃及就是美國中東戰(zhàn)略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美國希望這個重要的前盟友,在“后穆巴拉克時代”,依舊是自己在這一地區(qū)的堅定支持者,能夠與在維護本地區(qū)的安全與穩(wěn)定方面,繼續(xù)發(fā)揮重要作用,并繼續(xù)履行與以色列簽署的和平協(xié)議。而埃及未來的對外政策,也必將倚重美國才能有更大的空間和影響力,現實決定了美國和穆兄會必將相互借重,相互適應對方。
盡管美國與穆兄會執(zhí)政的埃及開始了“后穆巴拉克時代”的接觸和交往,雙方之間的關系想要達到穆巴拉克時代的那種盟友關系卻很難。穆兄會秉持的強烈的宗教思想以及與真主黨、哈馬斯和伊朗的密切關系,讓美國很難對其放心;而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又讓穆兄會對美國充滿警惕。美國冀望用西方民主的形式把埃及塑造成類似土耳其般的世俗伊斯蘭政權,但是這條轉型之路將會很漫長,而且充滿反復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