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國家有難,世道不公,有人出來說話,總比萬馬齊喑好,哪怕那人其實是作秀。不過,我更希望是“理性的聲音”,而不是“正義的火氣”。憂國憂民沒有錯,卻決不等于罵爹罵娘。我們需要的,第一是理性,第二是理性,第三還是理性。
王志安: 政府當然應該接受批評,但批評的基礎應該是事實,而不是謠言。如城管,你可以批評授權過度,也可以批評一些地區(qū)沒有將城管納入體制編制帶來的執(zhí)法傾向的不當。但在網(wǎng)上整天發(fā)一些沒有時間,沒有地點,沒有準確事實描述的圖片故事,就不是一種正常批評??可縿忧榫w找不到轉(zhuǎn)型路徑,靠謠言找不到正義。
假裝在紐約: 《洛杉磯時報》報道中國裸官現(xiàn)象,找不到合適的英文詞,直接用了拼音luo guan,并據(jù)此生造了英文詞naked official, 解釋說是指把家庭和財產(chǎn)轉(zhuǎn)移到國外、自己也隨時準備出逃的官員。我們的祖輩輸出的詞匯多和傳統(tǒng)文化有關,如功夫(kongfu),太極(taichi)。而今天的我們都輸出了些什么樣的價值觀呢?
喻國明: 中國有句老話,吃虧是福。西人也說,被騙也比騙人強。歷史告訴我們,判斷事物的標準往往并不在當下。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實踐,更是時間。違背常識的情況無論多么普遍多么強大都不可能長久。今天的什么都不信和幾十年前的盲信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信任不是單純的道德問題,而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
米粒優(yōu)米導師: 【馬云:比爾?蓋茨不是我的榜樣】一個人有他的時代,有他的環(huán)境,只有在這樣的時代,才有這樣的成功,創(chuàng)業(yè)者不能重走別人的路。我跟所有人一樣,開始榜樣是蓋茨、李嘉誠,后來發(fā)現(xiàn)他們不是我的榜樣,沒法學習,太大太強。真正的榜樣一定在你附近,你做小飯館,榜樣就是斜對面的小飯館。
北京傅小永: 壞的經(jīng)濟評論總是說,理想狀況如何,為達到這一狀況政府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好的經(jīng)濟評論總是說,即便政府都是良性的,采不采取措施也取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較,更別說非良性政府了。建設有限政府,既是說政府管得實在太多了,也是說政府通常管不好。管制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意味更糟的結果,這是有定論的。
胡釋之 : 張維迎:假如一個學生作弊,你覺得他會有罪惡感嗎?當你的內(nèi)容本身就是在撒謊的時候,他是沒有罪惡感的。尤其我們好多政治考試,大家都知道,瞎抄唄,對吧?老師事先可能就給你暗示,你應該怎么怎么,聯(lián)合起來作弊。我們從小在一個說謊的語言環(huán)境當中長大的孩子,我覺得你真的沒有辦法使他真正有道德。
袁飏的微博: 【龍應臺:不相信正義 】 20歲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后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曾相信過正義,后來知道,原來完全可以同時存在兩種正義,而且彼此抵觸,水火不容,選擇其中之一,正義同時就意味著不正義。你絕對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時機熱烈主張的某一種特定的正義,其中隱藏著深不可測的不正義。
王利芬: 看《非你莫屬》的爭論過程可發(fā)現(xiàn)很多的暴力,語言的暴力,觀念的暴力,幾近演成行為的暴力。暴力泛濫顯示社會文明水準的低下以及公民社會建構的遙不可及。當別人所說與自己所感有差距就破口大罵甚至要動武,這是專制思維的呈現(xiàn),假如這樣的人手中有足夠的權力,這些不同于他們的人必死。學會面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