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肖復興曾經(jīng)說過:“能熱愛讀書并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于一個孩子真是最大的財富?!弊x書是貫穿一個人一生的一種生活內(nèi)容。早期閱讀行為的建立——閱讀動機、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方法等——是預期孩子未來閱讀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指標。在家庭中,家長在促進孩子閱讀能力發(fā)展方面承擔著很重要的任務。
究竟應如何指導孩子閱讀呢?下面以閱讀《母雞蘿絲去散步》為例向大家介紹一些親子閱讀的方法。
《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圖畫書正文共十四個畫面,只有39個漢字:“母雞蘿絲去散步,她走過院子,繞過池塘,越過干草堆,經(jīng)過磨坊,越過籬笆,鉆過蜜蜂房,回家吃晚飯?!倍椅淖钟质歉粢豁摬懦霈F(xiàn)一次,文字內(nèi)容中既沒有提到畫面中的角色,也沒有敘述發(fā)生的事情,只有對母雞蘿絲散步經(jīng)過的一種直白而似乎漫不經(jīng)心的敘述。它是主要以畫面來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和矛盾沖突的圖書,所以畫面特別得生動,很能吸引孩子的眼球。
家長在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本圖畫書的時候,首先運用觀察和猜測法。和孩子一起仔細觀察圖畫書的封面,家長可以這樣問一問孩子:封面上有誰?狐貍的眼睛看著誰?學一學。這本書可能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對封面的觀察,向孩子介紹故事的兩個主人翁,學一學狐貍盯著母雞的動作,為后面的閱讀做鋪墊。對書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的猜測,抓住一個給孩子展開想象的機會,因為孩子想象能力的發(fā)展是需要具體練習的。
接下來,家長和孩子一起玩游戲,運用游戲法、觀察法和講述的方法。在閱讀之前,家長將圖畫書上的第二幅至第七幅的每一幅畫面用相機拍攝下來,并且打印出來,用大的立方體的積木做骰子。將打印出來的圖畫貼在骰子的每一個面上,家長和孩子玩骰子的游戲,家長和孩子輪流擲骰子,投到哪一面就觀察和講述哪一幅畫面的內(nèi)容。在輕松的游戲中,在看看、講講中讓孩子了解圖畫書的內(nèi)容。
和孩子一起完整閱讀圖畫書以后,家長和孩子一起編故事,運用擴編故事的方法。這本圖畫書正文共十四個畫面,只有39個漢字,家長引領(lǐng)孩子根據(jù)圖畫書的基本文字內(nèi)容,特別是根據(jù)畫面中的細節(jié)表現(xiàn),進行故事情節(jié)的擴編:
母雞蘿絲出門去散步,她走過院子,狐貍緊緊地跟在后面。院子的中央有一只釘耙,狐貍一腳踩在釘耙上,釘耙一下子豎起來,“啪”的一聲打在狐貍的腦門上,狐貍被打得眼冒金星。
母雞繼續(xù)往前走,她繞過池塘,狐貍還是緊緊地跟在后面。突然,狐貍腳下一滑,“撲嗵”一聲,一頭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濺,狐貍被嗆得差點一命嗚呼。
母雞繼續(xù)往前走,她越過干草堆,狐貍?cè)匀痪o緊地跟在后面。眼看就要靠近母雞了,它向前一撲卻一下子鉆進了干草堆里,狐貍被弄得頭昏眼花。
母雞繼續(xù)往前走,她經(jīng)過磨坊。面粉袋的繩子纏在了母雞的腳上,當狐貍經(jīng)過的時候,面粉袋的口“嘩”地打開了,面粉灑在了狐貍的身上,狐貍被壓得動彈不得。
母雞繼續(xù)往前走,她穿過籬笆。狐貍看見籬笆的縫隙太小,鉆不過去,就用力一跳,不偏不倚正好跳到山坡上的小推車上。小推車順著山坡轱轆轱轆往下滾。
母雞繼續(xù)往前走,她鉆過蜜蜂房。狐貍趴在小推車上,“轟”的一聲撞倒了蜜蜂房。蜜蜂房里的蜜蜂“嗡嗡”的紛紛地向狐貍飛去,狐貍?cè)鲩_四條腿飛快地沒命逃走。
母雞按時回到家吃晚飯。
擴編后的文字內(nèi)容既生動而且具有文學性和審美性,孩子參與擴編故事和講故事,能夠有效積累語言經(jīng)驗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通過以上閱讀活動,對圖畫書的內(nèi)容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家長再運用討論分析法。拋出一個問題:母雞對她身后發(fā)生的事情知道還是不知道?和孩子一起討論。先表明觀點然后再說明理由,通過討論分析更深入地體會圖畫書作品的內(nèi)涵。
最后是表演法。家長和孩子分別扮演母雞和狐貍,進行親子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親情,享受快樂更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對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