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應當從尊重孩子開始,尊重孩子就是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進入中年級以后,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辨別力在不斷增強,他們往往不愿意再無條件地順從家長的安排,兩代人之間就會有沖突、有鴻溝。
如何溝通,這是我們特別關注的。我們應該善于發(fā)現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能平等地與孩子交換意見,即使孩子做出了在大人看來不可容忍的事情,也應該心平氣和地去認真了解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努力地去理解孩子……
一、多樣溝通方式讓孩子信任
當父母發(fā)現孩子有煩惱或郁悶時,應該耐心地聆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真實的、細微的想法,并進行恰當的鼓勵,使孩子克服自卑,看到希望,增添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產生“我能行”的良好感覺,滿懷信心地向前走。
首先是平等協(xié)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向你提出各種各樣的精神上、物質上的要求。對孩子的要求,我們應該及時地、仔細地關注和重視,想一想這些要求是否合理,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動機是什么,通過與孩子商量的辦法進行溝通,并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支持孩子。
其次是牽線搭橋。有時候當家長與孩子在某種不能溝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孩子的知心朋友,也可以是孩子最信任的大人來做工作,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是筆墨溝通。某些家長一發(fā)現孩子犯錯誤,特別是犯品德上的錯誤時,往往恨得“咬牙切齒”,認為必須嚴厲懲罰,但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家長應該及時指出孩子所犯錯誤的性質,讓他知錯就改,并在錯誤中吸取教訓。當面不好說可以通過寫信的形式,讓他認識到錯誤。這樣做,不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加深了父母之間的情感,取得潤物細無聲的最佳效果。
二、豐富溝通內容尋找對話窗口
父母與孩子溝通,不僅要通過多種渠道,講究多種方式,還應有豐富的內容?,F在,一般家庭主要是通過“飯桌形式”或晚上“陪談”與孩子溝通,而內容則主要是學習情況或生活起居,其他則很貧乏。學習型的家庭,交談內容是很廣泛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溝通的內容,而在此過程中彼此都可開拓視野,實現知識上的互補,思想上的互啟,情感上的互通,彼此相得益彰,既感到融洽,又能達到素質上提高的目的。一般來講,可有以下內容:
1.市場信息反饋。父母有意識地與子女一起接觸市場,或觀察,或購物,回到家中,一起討論商品的品種、質量、價格,營業(yè)員的服務,新產品的式樣包裝等,父母再通過比較、鑒別、分析、褒貶等方式,向子女灌輸市場、質量、服務、信譽和科技等觀念,并聽取子女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取得共識。
2.討論新鮮事物。父母和子女把在社會上、單位里、學校中所接觸到的特殊、有趣、奇怪的事物列舉出來一起敘述、判斷、推測其因果緣由,從而開拓信息渠道,獲得較多的間接知識,學會科學分析的方法。
3.活動交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活動數量增多、內容豐富,如家庭成員的生日,祝賀升學、參軍等,家里總要熱鬧一番。借此機會,父母應該有意識地鼓勵、促進孩子去進行一些社交活動,在活動中讓子女成為小主人,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自立的能力,增強其責任感。
4.影視評論。影視為大家所喜愛,應充分利用影視手段提高子女和父母自身的美學素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和鑒別能力。父母樂于和孩子一起觀看他(她)所喜歡的影視片,注意選擇有教育意義、內容健康的片子。觀看時,父母要善于透過影視情景,去引導子女進行評論,從中發(fā)現他(她)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一旦有誤,及時矯正。
5.共同解決困難問題。為提高孩子的智力,鍛煉其獨立自主能力,父母應設置一些疑難問題讓他們去解決,在解決過程中,鼓勵他們運用自己的知識、智慧,確立效率、質量的觀念。如母親縫被子,讓子女穿針,每一次計算時間,激勵其努力,穿快穿好;再如燒菜,讓孩子解決作料按怎樣的順序放比較好的問題;拆散的玩具怎樣既快又好地復原等,讓子女既嘗到解決問題過程的艱難,又嘗到解決困難獲得成功后的愉悅。
溝通,是相互尊重,認可對方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將自己的思想強加于對方的思想和意志,企圖越俎代庖,以自己的心境代替對方的心境,以自己的價值標準代替對方的價值標準。作為家長應有意識地給孩子一個相對獨立的思想活動空間。
溝通,是彼此敞開心扉,進行心靈對話,真誠傾聽和傾訴,既增進相互了解,更努力理解彼此的心境和思維方式,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特別是正在讀中年級的孩子,更應以和藹的目光喚起子女傾訴自己心中感受和困惑的愿望,并對他們給予更多的理解和認可。當然,在此過程中,父母要注意適時、適度地因勢利導,巧妙地發(fā)揮引領和提升的作用,最終達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鹽城市射陽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