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拿破侖也曾說:“一匹馬如果沒有另一匹馬緊緊追趕并要超越它,就永遠不會疾馳飛奔。”可見,正是對手激勵你風馳電掣,將潛能激發(fā)到極致,他是你人生路上的“參照系”,是你成功的梯。
但對手給你的卻是這樣的錯覺: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賽車路上的彎道,駛向勝利彼岸的漩渦,翱翔九天的惡劣天氣??墒?,如果沒有對手,就不會有“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豪邁史篇。
其實對手就是成功之梯上的橫板,每踏上一格就意味著你在人生之路上前進了一步?,F(xiàn)實中,對手與你往往會實現(xiàn)共贏,雙方此消彼長,暫時勝利的一方也僅存在像竹一樣的節(jié)點上。對手的逼近,促使你破繭成蝶后,依然還要不停地振動雙翼,以求飛得更快、更高、更遠,你的成功之梯需要延長再延長。
喬治·巴頓中校,美國陸軍的坦克裝甲防護專家。海灣戰(zhàn)爭后,他奉命研制一種新型坦克裝甲。接受任務的同時,他請來著名的破壞力專家邁克·巴茨這位“天敵”做搭檔。兩人各帶一個工作小組,所不同的是,巴頓的小組負責研制防護裝甲,巴茨的小組則專門摧毀破壞新裝甲。
開始時,巴茨總能輕而易舉地將巴頓研制的裝甲炸得粉碎。隨著時間推移,巴頓一次次地更換材料、修改設計方案。終于有一天,巴茨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未能奏效。這樣,一種非常堅固的坦克防護裝甲,在近乎瘋狂的“破壞”與“反破壞”反復較量中誕生,它可承受時速超過4500公里、單位破壞力超過1.35萬公斤的打擊力量。巴頓與巴茨這兩個技術上的“冤家”對手,也因此同獲代表無上榮耀與偉大功績的紫心勛章。事后,巴頓深有感觸地說:“有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我們請巴茨做‘天敵’,就是請他做我們的對手,正是他幫我們找到問題,從而促使我們更好地解決了問題?!?/p>
巴頓的成功,無疑借助了對手的“導航”。行走人生,對手不可或缺。假如沒有對手相伴,你會淺嘗輒止;沒有對手提醒,你會失去進取;沒有對手超越,你會坐井觀天。青梅煮酒、華山論劍,與品德、才學堪稱一流的對手過招,你能夠豐富見識、磨練意志,并讓自己潛移默化地得到精神的洗禮,受到人格的熏陶,也在切磋中相互提升著對方的品行能力。假如你是這個世界上絕世無雙的,那么高處不勝寒的落寞該當怎樣的令人難耐,吶喊過后的沉寂又會多么令人失望。與其做獨孤求敗的隱者,不如做笑傲江湖的英豪。在眾多對手的圍追堵截中,不斷地完善自我,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飛躍,這才是真正的強者本色。
由此看來,對手是你前進的動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劑。人生的價值,要靠對手來證明。是對手讓你看到差距,讓你正視自己的不足;讓你感到壓力,迫使你厚積薄發(fā)。生命之葉在與對手的相互欣賞中郁郁蔥蔥,生命之花在與對手的不斷交鋒中盡情綻放,生命之樹在與對手的競爭較量中碩果累累。
走在人生路上,請感謝與對手的每一次相逢,是他或她———這架成功之梯助你攀上了事業(yè)的巔峰。
(作者單位:山東沂源縣職業(yè)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