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初中的學生是最難教的。小學生因為小,會聽老師和家長的話;高中生因為大了,懂事了,知道為自己的前程努力了;而初中時期,是人生最叛逆的階段。然而,初中階段又是人生中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一個人的心智及意識形態(tài)等均在此階段定性。所以說初中時期是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時期對人進行思想和情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在初中時期開沒思想品德課程,對學生系統(tǒng)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社會科學常識教育以及對他們感性心靈豐富與細膩和理性思維自主與開放的培育。可見,初中思想品德學習不僅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還關系著他們的思想,甚至是他們一生的前程!所以我們思想品德教師應調動起他們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思想品德的潛能,幫助他們走好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所謂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主要表現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愿望等。強化學習動機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學生形成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筆者經過實踐,小結了以下方法。
一、揭示思想品德課學習的意義
思想品德課在許多人眼里是一門“枯燥無味”、“教條色彩濃重”、“學了無用”的課程,學生學習這一課程到底有什么作用?是不是只是為了在中考中多拿一點分數?教師可以為學生多揭示一些學習思想品德的實際意義,學生明白了這點,事情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如果只是為考試而學,為父母而學,為教師而學,消極被動地學習,那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有意識地向學生揭示學習思想品德課的意義和實用價值,使學生弄清楚、搞明白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程,學習這門課程對自己究竟有什么作用和好處,對自己今后的人生有什么指導和幫助。只有學生覺得學習思想招德課是有意思、有價值的,他們才會自覺主動地學習,也才會愿學并樂學。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生是學習的內因,而教師在課堂上建立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則是提高成績的一個重要的外因。學生在一個輕松自在的環(huán)境下學習,可以活躍思維,并產生學習興趣。
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情感可以使他人產生相同或相聯(lián)系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創(chuàng)設好了愉快的教學氛圍,學生受到這種氛圍的感染,同樣也會使他們的大腦受到刺激并興奮起來,這不但激起了他們學習的熱情,同時還提高了他們學習的效率。
三、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現代社會變化很快,教師也應在這樣快的變化中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和思想。思路決定出路,一個教師必須要有一個跟上時代步伐的教學理念來指引教學的方向。同時,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也同樣要有新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如像現在較普遍的多媒體教學,學生上多媒體課,可以從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來體驗課本內容,生動又具體。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積極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用自己的言談舉止來吸引學生。幽默風趣的言談,謙和有禮的舉止,無形之中就成了課本內容的最好詮釋。
總之,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首先要使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識到學習思想品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學習動力的源泉。爾后從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上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應用教師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潤物細無聲”,如春雨般滋潤他們的心田。當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師會不停地去總結,我們有理由相信: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上必將會響起陣陣熱烈而長久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