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钡乩碚n堂教學也是如此,短短五分鐘左右的開頭往往能影響整堂地理課的教學效果。現(xiàn)在的學生興趣廣泛、視野開闊,他們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地理課是很難產(chǎn)生興趣的。那么,我們地理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吸引他們的眼球,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呢?我認為首先就得使地理課的開頭精彩、有趣。這就好比一個學生看一個故事或者一個電視劇一樣,如果他覺得開頭不能吸引他,就沒有再看下去的可能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很大程度上會受自身興趣和情緒的影響。教師只有一開始就把學生的胃口調(diào)起來,把學生分散的精力集中起來,才能順利地傳輸知識和技能。
事實證明,一旦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他們的思想就更加集中、思路更加通暢、思維更加活躍。這樣必然會迎來教學中的“黃金時期”,后面教學的重難點就可以順利展開。相反,平淡的開頭只能造成學生心理準備不足、課堂反應遲鈍、學習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巧妙地進行地理課堂教學的導入呢?
1.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多媒體教學直觀性強,能提供較多的信息和各種精彩的畫面,如各國獨特的風土人情、漫無邊際的宇宙、世界各地獨特的自然風景等。這些特別能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為下面的地理教學鋪好路。例如,在講《宇宙中的地球》這節(jié)課時,我把事先準備好的模擬地球運動的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如身臨其境在茫茫宇宙中,在地球之外感知地球的運動。由此,學生對這節(jié)課充滿了向往、對探索宇宙的奧秘充滿了渴望,他們的積極性被迅速地調(diào)動了起來,從而為下面內(nèi)容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然這些精彩的視頻或圖片資料要靠教師平時去收集,收集的途徑是多樣的,可以從網(wǎng)上直接下載、可以買一些光盤、可以自己動手制作。
2.結合地理時事熱點導入。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學生了解社會、了解世界的途徑有很多,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并表現(xiàn)出對當今熱點話題的關注。在地理教學中穿插一些時事熱點問題,能極大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時,可以這樣導入:播放2010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的視頻,同時教師講解:“大家知道,20lO年3月11日,日本發(fā)生了9,0級大地震日本的核電站受到了極大的破壞,造成了嚴重的核輻射,太平洋水域受到了嚴重的核污染。我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的核輻射對我國的影響有多大呢?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可以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立即興趣盎然,迫切想知道核輻射到底對我們影響有多大。然后我抓住時機順利進入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遇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往往非常興奮,這樣容易導致他們談論過多、過雜。教師要盡快地把他們引入正題。
3.創(chuàng)設藝術情境導入。創(chuàng)設藝術情境導入可以迅速把學生置身于美妙的藝術享受之中。這種導人往往能先聲奪人,起到搭橋鋪路的橋梁作用。例如,在講“海水的鹽度”內(nèi)容時,我一邊播放電影《蝦球傳》主題曲。一邊展示海洋遼闊、優(yōu)美的風景。學生傾聽著“都說那海水又苦又咸……”優(yōu)美的歌聲,看著幽藍的海水,立刻產(chǎn)生了學習的積極性,希望探究:海水和淡水到底有什么區(qū)別?海水含多少鹽呢?和諧的課堂氣氛就自然形成了。
4.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導入。在上課伊始設計一個好的問題能使每個學生積極思考,活躍課堂氣氛,達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例如,在講《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一課時,可以這樣導入:“大家知道,全球的氣候在不斷變暖,變暖的根本原因在于溫室氣體的排放,那么為什么要求全世界的國家都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呢?”提出問題后讓學生思考,這樣就很自然地轉入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
5.用奇聞趣事導入。中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對各種奇聞趣事尤其感興趣。這些奇聞趣事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師用精彩的語言生動形象地闡述這些奇聞趣事,可以讓學生懂得世界的廣大,懂得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世界。例如,在講解“太陽高度”內(nèi)容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大家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的故鄉(xiāng),大家一定想知道為什么他們的皮膚長得那么黑?”學生在笑聲中睜大了求知的眼睛……
6.用討論的方式導入。討論是一種多人參與的、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或者為了得出某個結論而進行的一種談話方式。用這種方式導入能讓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例如,在講“人口問題”內(nèi)容時,我讓學生討論:一個國家的人口多好,還是少好呢?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還討論了與人口問題關系緊密的糧食問題、交通問題、資源問題等。這樣在我的引導下,他們逐漸形成了正確的人口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