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思想品德課開展互動學習的基本思路
(一)巧妙安排課堂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安排一些活動,如分組討論、課堂競賽等,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各種課堂活動中真正掌握知識。在活動中,教師應巧妙安排,確保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
(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根據初中思想品德學科的特殊性,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與社會生活實際相結合,以課本知識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以政治的眼光探討問題、分析問題,讓學生感覺到思想品德課上所學的道理就在自己的身邊,提高學生的理論基礎,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體會到思想品德課的實用性,要鼓勵學生積極奠定理論基礎,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
(三)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教學中,應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容忽視。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要針對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安排適當?shù)幕顒樱ㄟ^互動教學,使重難點知識得以突破,促進知識內化。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互動內容,以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互動性教學的基本過程及應用效果
互動性教學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全員互動”三個過程?!皫熒印敝傅氖窃诮虒W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探究學習進行編排、引導、總結及評價;“生生互動”則是學生之間通過互動交流,實現(xiàn)對知識體系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多通過分組形式為生生互動提供條件;“全員互動”通常是分組討論后,全員對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交流和再討論,并由教師對最終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下面以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為例,對互動性教學進行介紹。
(一)教學目標
1.懂得“自立”的含義。2.了解“自立”的表現(xiàn)。3.理解人生需要“自立”。
(二)教學步驟
全班分為7個小組一教師將相關問題的題目分給各個小組一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資料一課堂上小組資源共享,互相交流、討論一全班互動交流一教師總結、評價一對小組進行獎勵。
(三)教學過程
1.閱瀆質疑,自主探究。①自立的含義。②自立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③自立對我們有什么好處?④為什么人生需要自立?2.分組討論: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梢赃@樣說,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立能力的過程。探討:你具有哪些自立行為?(自己洗衣服、自己做作業(yè)、自己購買生活必需品和學習用品、自己做家務等。)3.總結。在生活中,自立有著多方面的表現(xiàn)。學會走路讓我們獲得了身體的自立;能夠自己吃飯、穿衣讓我們體驗到了自立生活的滋味;走上工作崗位,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養(yǎng)活自己會讓你體會到何謂自立的人生。家與學校僅僅是人生的一個站點,人生需要走過的站點還有很多,一個人不可能一生都受到家與學校的庇護,終究還是要融入社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打拼。學會自立是成長過程的一門必修課,一個人如果不學會自立,也就永遠長不大。自立能夠鍛煉~個人的生活能力、心理素質,提升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能從現(xiàn)在起自覺儲備自立的知識、鍛煉自立的能力、培養(yǎng)自立的精神,將來就難以在社會中立足和發(fā)展。
(四)應用效果分析
短短一節(jié)課,學生們暢所欲言,從心底萌發(fā)了對人生的思考。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積極性相當高,他們還對其他組的觀點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這節(jié)課上,完成了教學目標,達到了教學目的,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重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全員互動,不僅使學生增長了知識,而且強化了團隊意識。培養(yǎng)了自主探究精神,使學生的學習、分析、組織及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當然,在教學中還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有些學生查找到的資料針對性不強,浪費了不少時間;有些學生不善于總結,只會羅列材料;有些學生因條件限制無法查找到有用的材料而只能坐享其成。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說明教學中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要求教師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進一步完善互動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