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總統(tǒng)弗朗索瓦·密特朗曾經(jīng)說過:“歸根結(jié)底,生活是各種機遇的總和。每個機遇都應運而生并且影響深遠。”他本人就是一個善于抓住機遇的人。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感情上,只要有個舞臺,他就會力爭表演得最好,這也使得他在少年時的“大話”——“遲早有一天,我會入主愛麗舍宮”變?yōu)榱爽F(xiàn)實。
盡管如此,密特朗卻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在他看來,他一生中所遇到的機遇并不比其他人多,不同的是,他更懂得利用所有的機會。相對于那些四處打井卻哪口井也打不出水的人,他更傾向于“在重大事務(wù)上,少用心去創(chuàng)造機會,而更多地注意利用現(xiàn)有的機會”。
人們總是熱衷于那些外部的可能會被利用的資源,卻忘了一個人最大的資源是自己。只要我們用心去體察和挖掘,是完全可以創(chuàng)造出奇跡來的。換言之,一個人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口井是自己,而且這也是最完整、最可靠的一口井,因為任何人也不能奪走。只要你不埋掉它、賣掉它或者毒害它,它就永遠有機會幫你改變命運,創(chuàng)造奇跡。
科學研究證實:人擁有大約1 000億個神經(jīng)功能的大腦,可儲存的信息量相當于藏書1 000萬冊的美國國會圖書館的50倍,即5億本。也就是說,平常我們所開發(fā)利用的大腦能量還不到它的億分之一。當然,這是指記憶方面。其他方面的潛在能量,我們能夠利用的更是微乎其微。
科學家斷言:那些被人們稱之為偉人、巨人的杰出人物和成功者們,開發(fā)利用的自身的潛能比平常人也就多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也就是說,只要注重開發(fā)自身的潛能,挖深挖透自己這口井,每個人都有可能出類拔萃,卓爾不凡。
有些人總是羨慕別人的才能、幸運和成就。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你若總是希望別人的泓泓清泉變成自己的,這不過是空想,而且越想越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其實你并不比別人差,甚至有可能比他強!只有努力“挖好自己這口井”,才會有瀟灑的人生!
應當說,爭取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對一個人樹立自信意識是極為有益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事情往往不會一舉奏效,一試就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依據(jù)什么來樹立和強化自己的自信意識呢?真正的自信意識和積極心態(tài)不只是出于良好的心愿和一時的勇氣,也不單只是指望初步的成功來堅定自己的信念。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們學會了“挖好自己這口井”,開發(fā)了自己的潛能!所以我們應該重新認識自我,因為你自己就是一口井!這,才是我們賴以自信的科學依據(jù)和物質(zhì)基礎(chǔ)。自信的真正含義就是實事求是地認識自我!只要認識到自己的井可以挖深而涌出清泉,你自然會堅定不移地整治自己這口大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