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肯尼亞時,我行走在7月的納庫魯湖畔,看到遠處的湖面上,一團團一片片粉色的云朵倏忽靈動,瞬間變幻出數(shù)種形狀。驚訝之余,我疑惑云朵的形狀為何能變幻得如此之快。
走近細看,恍然大悟,原來是遮天蔽日的火烈鳥群在翩躚起舞,舞姿堪與俄羅斯芭蕾舞團中最精湛的舞娘媲美。
在之后31次的非洲之旅中,每每看到這壯觀的場面,我所受到的震撼都不減當初??梢哉f,我之所以會愛上非洲,就是因為納庫魯湖的火烈鳥——它們低低劃過水面的身影,美得就像一行行靈動的詩句。
在東非,有兩個地方是觀賞火烈鳥的最佳地點:一個是位于坦桑尼亞的納純湖,它是東非火烈鳥的繁殖基地,每到繁殖季節(jié),火烈鳥在此聚集,筑巢產(chǎn)卵;另一個就是位于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西北的納庫魯湖。納庫魯湖雖小,卻以火烈鳥聚集數(shù)量之多而有“火烈鳥的天堂”之稱。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位于肯尼亞裂谷省首府納庫魯市南部,海拔約2000米。1960年,納庫魯湖連同附近的草地、沼澤、樹林和山地一起被劃為鳥類保護區(qū),1968年正式被辟為國家公園,是非洲最早為保護鳥類而建立的國家公園之一。
納庫魯湖并不大,只有188平方公里,在廣袤的東非高原上數(shù)量眾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和國家公園中,只能算是面積很小的,但是這里卻聚集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火烈鳥。主要是因為,納庫魯湖是一個咸水湖,湖水的含鹽度很高,很適合火烈鳥愛吃的水藻的生長?;鹆银B周身粉紅的顏色,也是來自這種水藻中所含的類胡蘿卜素。
納庫魯湖的湖水并不很深,鹽堿性卻極高,對于動物和人類的皮膚有著很強的腐蝕性,但這種腐蝕性對火烈鳥卻是無效的。因此,火烈鳥把巢筑在湖心,動物或人想趟水過去偷襲它們的可能性很小。只有不要命的豺狗,才會在水很淺的時候,冒死偷襲小火烈鳥。
筑巢時,火烈鳥用向內彎曲的嘴,從清淺的湖水中把結晶鹽和泥土挖起來,堆成一個個小窩,形似小禮帽。這些小巢錯落相連地排列在一起,遠遠看去,像是某種神秘的生命密碼。
幼年火烈鳥的羽毛是灰色的,和成年火烈鳥的紅色羽衣相映成趣。生長一段時間后,小火烈鳥的灰色羽毛褪去,變?yōu)闇\淺的粉色,就好像美少女穿的嬌嫩衣裙一般。尤其是在早晨,在一抹朝陽的映襯下,這些少年火烈鳥們如天使般純凈美麗。成年后的火烈鳥,羽毛會變成像火一樣燃燒的鮮紅色。
有一種大火烈鳥,是火烈鳥中個頭最大的品種,平均能長到1.1米到1.5米高,最大的公鳥,甚至可以長到1.8米高,重2公斤~4公斤。大火烈鳥有著巨大的雙翅和鮮艷的顏色,是火烈鳥中最漂亮的品種,但是數(shù)量也是最少。
火烈鳥在湖面棲息著的時候,納庫魯?shù)暮枷褡兂闪朔奂t色,若不是置身其中,簡直無法相信。而湖面上只要有一只火烈鳥直沖天空,就會有一大群的追隨者。不同于大雁的人字形隊伍,火烈鳥的隊形是一字形的,成百上千的火烈鳥同時飛翔,遮天蔽日,場面蔚為壯觀。
但是,火烈鳥的家園,并不總這么平靜、安寧。
近年來,這一地區(qū)氣候變化,降水減少。隨著50萬人口的納庫魯市的發(fā)展,污水直排導致的工業(yè)重金屬污染、湖周圍農(nóng)田化肥和農(nóng)藥的污染、上游水源地森林的過量砍伐,都影響了火烈鳥棲息的環(huán)境。
1974年時,肯尼亞的火烈鳥總量達150萬只。直到2001年,還有100萬只。2007年時,卻銳減到89000只。
2007年,我前往納庫魯湖,眼前的景象讓我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前上百萬只的火烈鳥不見了,湖面上只有零星的火烈鳥,稀稀落落地散布著,湖面顯得特別凄涼。僅存的這些鳥兒,留在已經(jīng)嚴重污染的湖里,似乎合不得離開自己的家園,看著讓人眼睛發(fā)酸。
2008年初,由于對總統(tǒng)選舉結果不滿,肯尼亞爆發(fā)大規(guī)模騷亂。納庫魯國家公園附近發(fā)生火災,吞沒了約50平方公里的草場。聽當?shù)厝苏f,是肯尼亞反對黨放的火。這場森林大火導致納庫魯湖的火烈鳥絕大部分受驚飛走,遷居到附近的若干湖泊里,讓那一年前往非洲的我,留下了一個痛心的遺憾。
肯尼亞政府還曾經(jīng)批準了一個化工項目,廠址就在納庫魯湖附近??紤]到會影響納庫魯湖野生動物保護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幾經(jīng)波折后,這個項目才被取消。試想一下,如果這個項目得以施行,眼前這靜如落英繽紛、動如紅霞滿天的火烈鳥奇觀,還能不能復現(xiàn)?
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我與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UNEP)合作,設立羅紅環(huán)?;?,啟動了肯尼亞火烈鳥保護項目。同時,我還發(fā)起了中國兒童環(huán)保教育計劃。每年7月,我都會帶著獲獎的孩子們去肯尼亞納庫魯湖畔觀看火烈鳥,講述它們的故事給孩子們聽。我想讓環(huán)保的種子根植在孩子們稚嫩的心中,隨著他(她)的成長開花結果,帶動更多的人去愛護環(huán)境。
如今,經(jīng)過幾年的治理,納庫魯湖的水質逐漸恢復,火烈鳥的數(shù)量也在逐漸增多。大自然的慷慨總是讓我感嘆,人類只要稍微對大自然好一點,大自然就會用出人意料的美來回報我們。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不只有美麗的火烈鳥,湖周圍還棲息著400多種鳥類。除火烈鳥之外,鸕鶿的數(shù)量也相當可觀。鸕鶿憨態(tài)可掬,我喜歡叫它們“鸕鶿大哥”。觀看鸕鶿大哥配合默契、井然有序的捕魚活動也相當有趣。
趁著天色還早的時候,鸕鶿們就會在湖面組成隊形,如同牽線拉網(wǎng),其圖案類似中國的象形文字。接著,隊形開始收攏成圈,實際上是把湖里的魚趕到一起,準備進行一場大聚餐。
聚攏后,鸕鶿開始埋頭捕魚。捕魚時,它們會舉起翅膀擋住光線,以便能在水中看清魚兒的行蹤。這時候,張著翅膀的鸕鶿就好像湖面上盛開的朵朵水蓮。
有時,會有河馬突然從水中冒出來,驚得鸕鶿們四散而逃。據(jù)我所知,河馬主要吃草,難道突發(fā)奇想,想換換口味?鸕鶿實在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鳥兒,非常善于利用環(huán)境,就以河馬那龐大笨拙的身軀,想要捉住鸕鶿,真是十分為難。
除了擁有眾多鳥類,納庫魯湖邊還聚居著許多大型哺乳動物,如白犀牛、羚羊、長頸鹿、斑馬、野牛、獅子等。不過,動物再多,都遮掩不了火烈鳥的明星氣質。
這個星球的美麗,就在于它孕育了如此眾多而奇妙的生命,而人類僅僅是這博大自然中的一種生命。我們沒有理由,不保持一點謙卑,保留一些詩意,保存下一個能安放鄉(xiāng)愁的精神家園。
(作者為國內著名環(huán)保人士,曾發(fā)起肯尼亞火烈鳥保護、UNEP中國兒童環(huán)保教育計劃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