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紅靜
漢字,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源源流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漢字的書寫,不僅是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是對孩子注意力專注的培養(yǎng)和文化內涵的滲透。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寫字教學成為了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而對于大多數(shù)剛剛入學的孩子而言,寫字基本還是一片空白。那么,如何以最肯定、最優(yōu)美的線條,在這片空白之上勾勒出最新最美的圖畫,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我就談談在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老師為引導,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寫規(guī)范字
對于低年級寫字的要求不能過高。那么,給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很重要,做為教師,應有相當水平的基本功,課堂板書上不能字跡潦草,更不能隨心所欲,要求學生掌握筆順規(guī)則,間架結構時,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個藍本,使學生在手、腦、眼達到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感受到漢字搭配的和諧性與勻稱美。平時的批改作業(yè),都應該注意書寫的姿勢、握筆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的應該是一個個端端正正的漢字。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個別輔導時,放下老師的架子,走到學生中去,握著學生的手寫一寫,讓學生看著老師寫一寫,無形之中老師把自己變成了一面鏡子。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寫字姿勢,提高寫字水平,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于學生來說更使他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寫字“標本”,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二、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激活學生識字興趣
做為教師首先必須了解學生的“認字”和“寫字”的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只有學生對學習漢字有了濃厚的興趣,才會主動探求識字方法,逐漸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特別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凡是他們喜愛的,學習持續(xù)時間相對較長,效果也較好。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寫字興趣的培養(yǎng):
1.生動有趣的故事激勵
孩子們愛聽故事,愛講故事,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fā)他們對漢字的喜愛。首先用古人的故事教育學生,如: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使他們學到了自強不息; ……古人勤學苦練的故事,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是練字的生動教材。其次,用民族自豪的故事陶冶學生,為了讓學生明白中國書法是我國幾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與瑰寶。在寫字教學中,不失時機地把國際友人對中國書法的贊美,把知名人士對中國書法的論述講給孩子們聽,激發(fā)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讓孩子們明白書法是我們民族獨有的藝術,繼承和發(fā)揚民族文化是責無旁貸的。
2.開展各種競賽激勵學生寫好字
競賽不但能調動學生練字的積極性,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同學之間互相合作的集體意識。
(1)作業(yè)星級制度:每次作業(yè)面批時,我都讓學生把寫的字與范字進行比較,與上次作業(yè)進行比較,并給出相應紅星。一個單元進行一次小結性評比,8顆紅星以上的學生拿到一朵小紅花,學期末評出星級作業(yè),并給予獎勵。
(2)小組競賽:每周寫字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寫字比賽(包括寫字的姿勢)。獲勝的小組每人得到一朵”小紅花”。
(3)個人競賽:每個單元進行一次寫字比賽,前三名的同學在教室展示臺展示,獲得進步獎的學生得到一朵”小紅花”。另外,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組織的各項書法競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
3.定期開展展覽
定期舉辦作業(yè)展覽,將寫得好的學生作品定期在班內展示板展出。讓學生看到自身的價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對寫字的興趣。班級里形成良好的寫字氛圍。
三、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和技巧
1.基本筆畫
每一個字都是有基本的筆畫構成的。因此,寫好一個字,就要寫好它的每一個基本筆畫。而每一個筆畫都具有起筆,運筆,收筆。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在認識基本筆畫的同時,就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畫指導,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本功。為今后的寫字教學起一個良好的開頭。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漢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這些偏旁的書寫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掌握了這個偏旁的書寫,就可以運用到帶有這些偏旁的字里,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字的結構安排得更好。
3.字的結構
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由于低段學生的生字都寫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學生借助田字格來學好寫字。漢字的形體特點為方塊形,獨體字比較少。左右結構的字數(shù)量最多。這樣的字要求做到左右基本等高,然后再看具體分類,如: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結構的字各部分要寫得窄而長。上下結構的字各部分也要均勻,左中右結構的字每個部分要寫得扁而且寬……在每一次寫字中,我都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復地訓練,根據(jù)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終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構。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就可以讓讓學生一筆一劃寫,也就是手到。要寫得規(guī)范,準確,與范字進行比較。眼到,手到的同時,都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專心致志。在這方面也可以講一些書法家為什么會有健康的身體,讓學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靜氣和,這樣才能把字寫好。
總之,只要把握《語文課程標準》精神,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寫字的興趣,同時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寫字教學方法,寫字教學就一定會獲得成功,學生也一定會寫出一筆漂亮的字,做為對你最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