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霞
在許多教師和學生的心目中,知識都蘊含在教材中,教和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學習教材知識,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忽視了學生觀察世界的真實感受。我們要打破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封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為溝通,學科間相融合的教學體系,把學生的學習融入到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開發(fā)利用豐富的語文課程資源勢在必行。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同時還指出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很注意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我的切身體會是: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學習語文,在實踐中運用語文,讓學生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打開語文學習的各種渠道,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要架起語文學習與生活的橋梁,這樣學生才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才會體會到學習的美妙和快感。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能積極適應社會生活的人,而不是舊時代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有的老師擔心這樣做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從我多年的經驗來看這樣做絲毫不會影響成績,反而會普遍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下面就結合我平時教學中的案例談談開發(fā)利用教學資源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同時擔任著班主任,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后,我給學生上了一節(jié)主題班會《挫折面前也從容》,從課例中,同仁們應該也可以看到豐富的課堂資源對于一節(jié)成功課的意義。
本次課前學生做的準備有:
①征集班歌歌詞;②搜集整理名人或現實生活中的成功人士戰(zhàn)勝挫折的故事資料;③回憶自己或身邊的人挑戰(zhàn)挫折并獲得成功的經歷,從中總結幾條經驗或教訓。
教師做的準備:
(1)《隱形的翅膀》的歌曲、剪輯的畫面:①、人公志華高高蹦起,面帶笑容;②沒有雙臂的她在踢足球;③以腳代手吃飯;④在游泳等片段。
(2)歌曲《真心英雄》及制作的課件。
(3)在學生提供的歌詞的基礎上編班歌。
整個活動是這樣設計的:
在《隱形的翅膀》的歌聲和畫面中簡單介紹主人公,導入本課。
教師:生活中有快樂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順利也有挫折,當我們在人生旅途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該怎么辦?
活動一:體驗挫折。首先請同學們根據課前的準備,說一說你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受挫經歷。從這幾方面說:
(1)你當時面對的困難和挫折是什么?
(2)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
(3)你最終有沒有戰(zhàn)勝這個困難或挫折?如果戰(zhàn)勝了,你是如何戰(zhàn)勝這個困難或挫折的?如果沒有戰(zhàn)勝,原因是什么?
(4)戰(zhàn)勝這次挫折后的心情怎么樣?
同學們因為做了準備,又有自己的深切體會,所以踴躍發(fā)言,談到了如何戰(zhàn)勝挫折以及戰(zhàn)勝挫折后的激動、興奮的心情。
活動二:面對挫折。
教師:面對挫折,有的人選擇了逃避,有的人卻堅強面對,態(tài)度不同,結果也絕不相同,下面咱們來看看這兩個人是如何對待挫折和戰(zhàn)勝挫折的。
(1)出示周婷婷照片,教師簡介:一生下來就雙耳全聾,四歲半開口說話,小學跳兩級,八歲會背圓周率小數點后一千位數字,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十歲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十六歲成為中國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二十三歲成為中國第一位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的聾人留學生。
(2)出示霍金照片,學生簡介霍金。
教師總結:他們是不幸的,但是他們敢于直面人生,在挫折面前昂起了頭,他們的事例說明命運是可以挑戰(zhàn)的,挫折時可以戰(zhàn)勝的。大家還搜集到了哪些名人或現實生活中成功人士戰(zhàn)勝挫折的故事,請大家說一說。
在這次交流中,有的學生搜集到的是美國發(fā)明家愛迪生的故事,有的搜集的是京劇大師梅蘭芳苦練眼睛的故事,有的搜集到的是數學家陳景潤在惡劣環(huán)境里以頑強毅力專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有的搜集到的是清代作家蒲松齡的故事,還有一個學生搜集到的是歷史學家談遷的故事,談遷歷時27年,完成了108卷500萬字的編年史《國榷》,卻在一天夜里書稿被盜,談遷肝膽欲碎,卻沒有氣餒,而是從頭做起,又經歷9年寫成了這部傳世巨著。
教師:看了這些畫面,聽了這些故事,你有何感想?他們?yōu)楹螘@得成功?你從他們身上得到了什么經驗?(小組交流,然后匯報)
在談到從成功人士身上得到什么經驗時,四人小組開始熱切地交換意見,有的小組因意見不統(tǒng)一而大聲地吵起來。
有的同學說:從今天開始我要學會堅強,學會勇敢,把遇到的困難當作一種自我挑戰(zhàn),我要用“一切皆有可能”來鼓勵自己。有的同學說:人們對待挫折的態(tài)度不同,產生的結果也截然不同,有一句歌詞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經歷挫折,可以促使我們去學習更多的知識,迎接更大的挑戰(zhàn)。有的同學說失敗一次就會向成功靠近一步,有的同學甚至脫口說出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名句,有個學生給大家讀了他搜集到的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同學們思想的火花在這里得到了碰撞,情感在這里得到了熏陶。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就是因為我善于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所以課上的非常精彩,非常成功。
在課程改革中,我們語文老師應該認識到課程資源的價值,只有老師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等一同進入教學過程中,我們才會真正感受到教學的生命力。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和捕捉各種資源,充分挖掘、整合各種資源,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形成一種教師愛教、學生愛學的良好局面。
雖然教師不能讀遍所有的書,不能走遍所有的路,但我們教師具有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擁抱大自然,去融入社會,去發(fā)現、去調查、去搜集、去體驗、去展示、去交流、去查詢,讓這些課程資源巧妙地豐富課堂,使我們的教學富有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