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這是當下全球教育界廣泛關注的話題。在近日舉行的“2012年世界未來教育論壇”上,各國專家分享了他們對未來教育的暢想。
“在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學生不再是因為無知來到學校,我們該怎么辦學校,該怎么當老師?”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說,“我們必須學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個性,學會尋找新的教育起點?!边@位長期關注基礎教育改革的專家同時指出,“因材施教”的理念已在中國提出2000多年,但它仍然還只是夢想,因為如果“因材施教”只讓教的一方去實施,很難實現(xiàn),必須提供豐富的課程,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自己。
“我們希望改變過去長期存在的教育現(xiàn)象?!崩钕YF說,“以前我們希望把不一樣的孩子送到學校,按同樣的標準培養(yǎng)出來再送入社會;現(xiàn)在我們希望通過不一樣的課程,讓他們變得越來越不一樣,越來越像他們自己,因為世界的未來必然屬于那些有著不一樣特質的孩子?!?/p>
密西根州立大學統(tǒng)計與教育學教授威廉·施密德指出,他們通過對15國青少年學習能力的研究,發(fā)現(xiàn)與課程相關的評估必須是經常性的。課程設置必須適應青少年的年齡特點,要有連貫性、過渡性,否則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并不能真正理解,最終會遺忘所學?!安荒茉傧襁^去那樣僅注重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而要關注他們的理解能力,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進程中,并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笔┟艿抡f。
(摘編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