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彩媛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同時還要以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為核心呢?反思以往的教學,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誤區(qū)。
一、教師觀念和教學思想的誤區(qū)
新的教研活動如浪潮一樣涌來,于是有人困惑,有人迷茫,有人欣慰。其實,我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教師的觀念轉變問題。長期以來,數(shù)學教學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師講解教科書,用大量的習題檢查學生,于是形成了這樣一種關系:教學時教科書通過教師的敘述傳給學生,考試時教科書經(jīng)過教師的加工變?yōu)榭碱}去檢查學生,讓知識的傳授過程變得單一、低效和無趣。要構建高效課堂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于自己的學習策略。要打破傳統(tǒng)的“師問——生答”的模式,避免學生的思想處于“等待——解答”的狀態(tài),達到“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目的。這樣對教師就提出了挑戰(zhàn),迫切呼喚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模式的再定位。
二、泛化的合作學習方式
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突顯的問題是:有的是優(yōu)生在唱獨角戲,其余學生當聽眾;有的學生把此時作為玩耍的最好時機;合作的過程表明上熱熱鬧鬧,但在熱鬧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隨意和低效。改進措施:①優(yōu)化學生組合,合理劃分小組。分組時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興趣、性別、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②加強小組管理。為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至關重要的是對小組加強管理。教師要使學生明確合作學習任務,并對學生進行集體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時給予小組長一定的權力和責任,組織本組成員開展學習活動。③教師進行有效的幫助與評價。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中,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過程,并在必要時給予及時的評價和總結,好的加以表揚或獎勵。
三、我們正在浪費學校最寶貴的東西
駱舒洪老師在《有效教學的理念、實踐與思考》一文中指出:學校最大的浪費是時間的浪費。我們在課堂施教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老師大包大攬的現(xiàn)象,老師講得很辛苦,學生聽得很痛苦。但是,教師的好心未必得到好報,教師苦口婆心,耗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更可怕的是不斷干擾著學生的思維,于是學生獨立思維、獨立訓練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老師的教法不改變,學生的現(xiàn)有學法也不會改變,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生產(chǎn)力也就永遠得不到解放。
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追求的最高教學境界。只有真正實現(xiàn)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xiàn)師生雙贏。所以,在實踐新課程的今天,我們每個教育者要不斷實踐,不斷反思,就能體驗到高效課堂帶給我們的快樂與幸福。
(唐山市豐南區(qū)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