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凱 葛利云
摘要: 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新生適應期的運用對大學生的人生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研究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開展對于新生在心理層面的正確引導。具體分析了大學新生在適應期間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通過團體心理輔導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 大學新生適應期心理問題團體心理輔導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的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索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促進良好的適應與發(fā)展的助人過程。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使適應正常的廣大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促使其內心世界豐富、精神生活充實、潛能發(fā)揮與人生價值正確體現(xiàn)。從整體上看,有不少學生會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xiàn)出一些問題,其中大部分是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發(fā)展性問題。如學習能力差引起學習困難,挫折承受力低而導致情緒易波動,等等,屬于學生正常心理發(fā)展中有可能出現(xiàn)并可以理解的問題。學校需要針對這些學生的共同的成長課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應該以發(fā)展性心理輔導為重點,而團體心理輔導能充分地利用現(xiàn)有資源,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一、大學新生在適應期心理問題的主要體現(xiàn)
1.人際交往障礙的心理問題。新生自尊心強,但對待挫折的經驗不足,而且依戀家庭的心理依然存在。新生由于處于適應期,人際交往的圈子非常小,僅僅局限于同寢室、同班、同系、老鄉(xiāng)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無論是如今的大學階段或者以后踏入社會,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大學正是能夠消磨人與人之間心理距離的關鍵階段。大學新生在交往的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形:第一種是回避型,表現(xiàn)得很想與人交往,但又怕被人拒絕、拋棄,結果不敢與人交往,甚至回避,久而久之,缺少朋友,內心又很自卑;第二種是孤獨型,性格孤僻,害怕交往,不愿積極與人交流,將自己的內心封閉,抱怨別人對自己的不理解,從而產生消極的情緒,以致脫離群體;第三種是出于個人的嫉妒,對于能力優(yōu)于自己的人心懷不滿,產生不悅、自慚、憤怒的情緒,抵制與那些條件比自己優(yōu)越的人交往。
2.由于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剛進入大學,一部分人認為可以擺脫高中三點一線的生活,大學就是來玩的,因此,在學習上沒有高三時期那股拼勁,成績一落千丈,甚至出現(xiàn)掛科的危險,等到反應過來時,又覺得為時已晚,便放棄了最后的補救。上學期本班學生掛科嚴重,對學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另一部分學生繼續(xù)采用高中的學習模式,心里想著要獲得更好的分數(shù),可又過分擔心考試失敗,有時候還因為高中的學習方式不適應于大學,而顯得無所適從,對大學的學習生活失去信心。這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個非常大的隱患。
二、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新生適應期的運用優(yōu)勢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為大學新生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臺,能有效促進班集體成員的健康
發(fā)展,對建設團結凝聚、人際融洽、學風優(yōu)良、具有進取精神的班集體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適應期的運用具有以下優(yōu)勢。
1.適用面廣,既可以針對具有共同心理問題的十人左右的小組,又可以針對幾十人的發(fā)展性群體。如在“滾雪球”游戲中,2人變成4人小組,開始“他者介紹”(每人將自己剛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另外2人)。每人2分鐘。當4個人分別介紹完后,交流一下高中時代最快樂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這個游戲主要是通過回憶的方式,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現(xiàn)在的角色已變,用來克服角色突變帶來的同一性紊亂。同時調動愉快的情緒,找到許多共同語言,拉近同學間距離。它多用于10人左右的小組,也可以在幾十人為一體的班里進行開展。
2.形式多樣,生動有趣,有利于吸引學生積極投入。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多樣,主要有心理主題班會、素質拓展、戶外游戲等。素質拓展訓練就是一種通過設計獨特富有挑戰(zhàn)性的戶外活動來培養(yǎng)訓練者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訓練方法。“雷區(qū)取水”、“無敵風火輪”、“背摔”、“斷橋”、“孤島求生”等項目已被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所熟識。這是一類寓教于樂的訓練項目,大學新生可以通過素質拓展訓練認識自我、樹立信心、增強團隊協(xié)作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也可以加速班團組織的形成,實現(xiàn)自我的超越。
3.耗時短,效率高,收效好。每個成員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可在有引導的相互影響中多視角地學習,有理論,有實踐,有體驗,有分享,獲得多重的反饋,從而產生心理與行為的改變。在團體中不但可以更有效地影響或改變個人的某些自我概念或想法,還可以協(xié)助解決原本在個人之間難以解決的問題。
三、團體心理輔導運用的注意事項
1.活動是載體,內容和目標是關鍵。在團體輔導中要應用很多活動和游戲,但是活動與游戲都是為輔導服務的,否則氣氛雖然熱烈,但難以組織,導致成效不佳。不管何種心理輔導方式,其主體仍然是學生,或個體,或團體。一定要注意游戲對象,適時安排合理的游戲項目。
2.小組成員每次參加都是自愿的,保密與信任是雙向的。這是心理輔導的性質所決定的。只有自愿,小組成員才會有改變的愿望,只有相互保密與信任,才能相互消除顧慮,發(fā)揮潛力,達成目標。
3.持續(xù)的時間不宜過長,次數(shù)不應過多,否則會使成員產生依賴感。團體心理輔導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的心理往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團體心理輔導畢竟只是輔助手段,學生的心理狀況最后還是要靠個人的不懈努力。如同身體強壯不是靠吃補藥,關鍵在于增強自身免疫力。
4.活動內容設計是難點和關鍵。每次團體輔導活動課程的設計因輔導對象、問題的不同而不同,有一定的原創(chuàng)性,這就要求組織者查找資料,精心備課,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5.小組的人員要具備相似性,年齡不應相差過大。在新生班級中不存在此類問題,學生的普遍年齡差距均在2歲以內。
6.在團體輔導中,發(fā)現(xiàn)個別有心理障礙的同學,要及時地進行個別輔導或提供轉介服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通過團體心理輔導,能比較明顯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對于此類表現(xiàn)要進行快速分析,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個別輔導等。
四、結語
團體心理輔導主要目的在于讓大學新生加深相互認識,提高學生在陌生環(huán)境中的交往技能和關心他人的能力,同時能感知他人的需要,學會尊重他人、欣賞他人,進而接納他人,與他人建立真誠的關系。經過素質拓展訓練、主題班會、戶外游戲等團體心理輔導后,我班班級的氣氛大大改善。同學們關系迅速改善,加快彼此認識,感受到班集體如同家的溫暖。大家互相友愛,學習和生活上互相幫助,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因此,正確運用團體心理輔導對于大學新生的成長,以及班集體的建設都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韓明濤.實施素質拓展計劃深入推動高校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63-65.
[2]羅美萍.論團體心理輔導在班集體建設中的作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9,(2):62-63.
[3]樊富珉.我國團體心理咨詢的發(fā)展回顧與展望[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