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紅
摘要: 本文對語文教學中提問應注意的幾個方面:啟發(fā)性、思考性、趣味性等進行了分析,并通過實例提出的問題要難易適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做好提問中的評價工作及教師的提問態(tài)度等,通過設計好語文教學中的提問,達到增強教學效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 提問語文教學應用
提問,是教師以問題的形式,通過師生的相互作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行為方式。
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的《論語》,也可以看作一部應答門人弟子的教學活動的記錄,“學問”這一術語,就是對孔子教學方法的總結,其實質就是通過啟發(fā)、提問,使學生再去讀書學習獲得知識。美國教育家科爾文認為:“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從他們所發(fā)問問題的性質和發(fā)問的方法考查出來?!蹦壳靶抡n標形勢下的語文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互動,廣大語文教師若不熟悉提問的技巧,則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語文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個體特點,靈活設計教學中的提問,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1.提問應該具有啟發(fā)性
如果教師的提問具有很強的啟發(fā)性,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思考,這不僅能讓書本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知識,而且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真正得到鍛煉和提高??鬃诱J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保ā墩撜Z·述而》)意思是說,如果學生想說又不知怎么說,就一定說不出來,老師就要舉一個方面進行提醒,而學生必須觸類旁通地從多個方面去回應,如果學生做不到從多個方面去回應,就不再繼續(xù)進行這個提醒??鬃铀浮皠t不復也”,言下之意有兩點:一是指學生笨,不再教了;二是指改變教學,改變提醒的方面,直到學生領悟為止。教師要想讓提問具有啟發(fā)性,不僅可以在問題內設計某種提醒因素,而且可以再問題之外,通過教師的語氣、表情、手勢等因素提醒學生,引導學生打開思路,觸類旁通地解決問題。
2.提問要富于思考性
問題的思考性,是提問的重要性。這自然需要教師在備課室認真準備。
那么,應該設計些什么樣的問題才算有思考性?就是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問題。
當學生開始學習新課時,對課文內容比較生疏,提問應該容易些,以鼓勵其學習的信心;隨后逐漸加深難度,以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正如《學記》中說的:“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而解?!眴l(fā)學生學習也是這個道理。
如在《春江花月夜》一詩的教學中,為了取得較好的思維效果,應先簡要釋題,讓學生帶著“本詩寫了哪些優(yōu)美的景色”的問題吟詠詩句,自然明白描寫了“春、江、花、月、夜”這五大景致。接著問學生:“景色描寫的重點是什么呢?”“月!”其他都是陪襯,“那么在這樣的夜晚,皓月當空,天地一片空明,作者又引發(fā)了哪些思考?”至此,水到渠成,學生就能正確地領悟本詩的主旨。
3.提問應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內在動力。充滿情趣的導入法,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師生之間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達到默契的交流。
如在《立意選材》、《謀篇布局》、《遣詞造句》這三課的教學中,可以把它們作為作文的三大步來講,首先給學生打一個生動的比喻,使之和寫作聯系起來,寫作猶如蓋房子,為什么這樣說呢?
(1)房子要蓋的堅固,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
(學生回答:打地基)
當然,作文要寫好,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個別學生說打地基,部分學生悟出了:審題立意)此時教師可解釋,通過審題,可明確題目對文體、選材和主題思想即立意的要求。
(2)地基打好之后,蓋房的第二步呢?(學生回答:用磚瓦建造房屋及搭起房屋的框架)
在教師的暗示下,引申提問:審題立意之后,寫作的第二步驟是什么?學生能夠回答:列寫作提綱。教師進一步解釋:列寫作提綱,搭起文章框架,即謀篇布局,同時要根據文體具體分析。
進而引出第三個問題,房屋蓋好了,里面空蕩蕩的,尚有重要的一步,即是裝修,那么寫作的第三步呢?即根據不同的文體、語境遣詞造句,進而形成段落和篇章。
如此一來,一向讓學生頭疼的寫作變得有章可循了。
4.提問要難易適中
怎樣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這就要做到從實際出發(fā)。一方面,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教師要鉆研教材,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因為好的提問方式能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絕不是課文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以領會知識和運用知識為前提,具有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和實際能力,以此確定問題的難易程度,不至偏難偏易。
5.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如果提問是為了復習舊課,就應提問能代表大多數同學的學生;如果為了鞏固新知,就應提問程度較好的學生,有利于其他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如果為了檢查教學效果,就應多提問成績較差的學生,只要他們掌握了所學的知識,其他學生就不成問題。
另外,對一些課堂注意力分散的學生,隨機提問,以示警告,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教師在提問時,既不能任意,又不能主觀,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6.教師應做好提問中的評價工作
在提問中,要保護學生的回答積極性,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做到表揚以鼓勵為主,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不要輕易否決學生的回答。即使批評學生也要體現愛心,不能傷害學生自尊心。要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學生站起來說不會,有時是由于緊張而無從說起,有時是對自己的答案不夠自信而不敢回答,有時是對問題沒有正確領會,等等。此時,教師可以改變提問的角度或添加輔助性的問題引導作答。努力做好提問中的評價工作,對提高教學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另外,教學中提問的效果的好壞,還與教師提問的態(tài)度有關。教師態(tài)度親切、和善,體貼學生,學生自然就親近教師,否則敬而遠之。教師態(tài)度不僅影響師生情感,更影響教學質量。
總之,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成功的課堂提問是加強師生互動,增強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劉國河.淺談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J]學科教育,2012,(4).
[2]紀昀.四庫全書總日提要.子部一.儒家類.家語提要[z].北京:中華書局,1965.
[3]劉家訪.有效課堂管理行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