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興娟
學生課內(nèi)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而課外閱讀卻是課內(nèi)閱讀的拓展與延伸。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廣泛開展閱讀,讓學生讀好書,好讀書,是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基本目標?,F(xiàn)就本人參加課題研究以來,針對如何上好課外閱讀欣賞課談一點體會。
一、介紹名篇佳作,與學生共賞
閱讀首先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讀得趣味盎然,妙趣橫生。在上閱讀欣賞課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一組教材內(nèi)容,幫助學生確定好并選取好閱讀欣賞材料。眾所周知,在教材文本中,其選編的課文多數(shù)是名師名篇佳作,我們通過有意識地介紹該組教材中的文學大師,并概括其教材以外的經(jīng)典名篇,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進文學大師,感受其名著藝術(shù)魅力,與學生共賞。例如:在學習了《丑小鴨》一課后,我又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了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安徒生童話》,在學生認真閱讀之后,及時開展了“我講安徒生童話”的故事會。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分享了閱讀帶來的快樂,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真正達到了一箭雙雕之功效。后來在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后,我再一次引導學生第二次重新拿起《安徒生童話》來閱讀,再次讀讀《丑小鴨》。閱讀之后又召開“我眼中的安徒生”、“我喜歡的安徒生童話故事”系列主題班隊會,這一次他們能從時代背景、主題思想、人物分析、寫作特點等方面來交流。
學習了《爭吵》這篇課文之后我由課文趁熱打鐵讓學生課外閱讀原著《愛的教育》。在學習魯迅這個單元時,在初步學習《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面》、《有的人》這些課文之后借機向?qū)W生推薦魯迅的《故鄉(xiāng)》、《吶喊》、《朝花夕拾》等精彩原著,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進一步走近魯迅這位愛國文學巨將的同時,又從課外閱讀中尋找到了閱讀快樂。
二、重視欣賞課,確定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不喜歡閱讀,那么閱讀也就結(jié)束了。閱讀的過程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過程,要以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為基礎,引導學生感知作品的文學形象,體味作者情感,讓學生在欣賞中與作品自由對話,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審美體驗。閱讀欣賞課中,教師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把時間留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得以自覺閱讀,充分閱讀。每周定期上好讀書課,在一定作品閱讀結(jié)束后及時有效地開好讀書交流會。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交流中不但加深了對作品的認識與理解,同時又在交流中相互取長補短學到了一些適合自己的好的讀書方法,大大提高了閱讀效率。
三、用不同形式的美讀,感受作品的魅力
閱讀欣賞課可以講究多種閱讀方式,可以通過配樂朗誦,可以通過故事表演,可以通過好書推薦會等形式激發(fā)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鑒賞,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四、設計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深入閱讀
在欣賞課時,教師根據(jù)閱讀材料,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大膽設計一些與閱讀材料相關的有價值,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再以小組合作探究為單位讓學生自覺走進作品;還可以情景創(chuàng)設,如:借助媒體播放與作品相關的資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影響力,震撼力,有效激發(fā)閱讀興趣。
五、自主閱讀,自主欣賞
當學生有閱讀習慣之后,學生就會自主閱讀。例如在教學有關生命主題的單元課文后,我覺得孩子們對生命的理解比以前又深入了一些。為了能讓他們能對本單元的主題學習得到更好的鞏固,能將生命的意義感悟得更深刻,結(jié)合我校這兩年來正在開展的有關課外閱讀的課題研究。孩子們讀了很多書,但是對于繪本該如何去選擇,怎樣去閱讀,他們還有一些茫然?;谶@些原因我決定給孩子們上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的讀書課。我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了《獾的禮物》、《一片葉子落下來》之后他們寫了讀后感,從讀后感可以看出孩子們對于“生命”有了更深入的獨特見解!其中寫的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我把它們張貼在來教室后面的板報欄中??吹阶约旱拈喿x體會張貼出來被其他同學、老師、家長(開家長會時讓家長來參觀、欣賞),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的那份讀書的成功感與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這樣的閱讀激勵將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yǎng)閱讀習慣,讓學生在交流中互賞,在閱讀中陶冶情操,升華氣度,提升文學涵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