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華
摘要體育課興趣是人們力求積極認識和優(yōu)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與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系的意向活動。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感興趣,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積極參加,所產生的效果將是需要的滿足,由此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體育愛好者認為,在體育鍛煉中,既增強體質,又豐富文化生活,并能從中獲得樂趣,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達到提高人們體育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體育學科興趣培養(yǎng)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5-0142-02興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學習入門的良好開端,是學習的良師益友。學生的體育興趣一旦被激發(fā),他們就會對體育活動優(yōu)先注意,并產生愉快而又緊張的情緒,從而提高活動的效果。事實證明,只要學生對自己所參加的體育活動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把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視為自己的需要,從而積極參加、刻苦訓練。在體育教學中,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使學生形成體育習慣,真正實現快樂體育和終身體育,體育教師就應加強對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
一、學生體育興趣的現狀分析
(一)動機不端正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主觀動因。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認為上體育課不外乎就是“玩”,并且對他們的“所謂文化科”并沒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加上我國側重的“考試教育”,影響了學生體育課的“學習觀”,使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目的也不夠明確。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fā)學生上體育課的學習動機,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怕苦怕累
體育教學中學生要參加跑、跳、投等人體基本活動,要學習和掌握各種技術、技能,要承受一定的負荷,同時還要付出意志,努力去克服內外部環(huán)境造成的困難,這些都要求學生調動出較大的心理和生理能量,如:生理和心理素質差的學生,他們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不那么濃厚,尤其是女生甚至也有些男生在上體育課時不愛動,寧愿站在一邊觀看其他同學玩耍,自己怕苦怕累站在一旁。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對學生進行意志力的培養(yǎng),教育他們克服困難,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三)自身素質較差
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都還可以,從小就沒有鍛煉的習慣,自身素質較差,再加上國家體育達標的各項標準都要求較高,學生們對體育課的學習只能是望而止步,也就談不上什么興趣,還有一點,現在許多學生從小性格孤僻,不愿和其他人過多的接觸,更就談不上對體育課產生濃厚興趣了。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對學生進行前途理想教育,明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的道理。
二、加強體育教師的自身建設
(一)體育教師的身教重于言教
學生體育課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中,與之朝夕相處的教師發(fā)揮著巨大的表率示范作用。教師以充沛的感情、專注的精神、優(yōu)美的動作、生動的語言、嫻熟的技巧、組織得法的體育游戲、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來感染學生,教師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直接教育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的信心,從而培養(yǎng)濃厚的體育興趣。
(二)不斷豐富組織形式和內容
心理學有一個規(guī)律,凡是單調的刺激過多,就會引起心理疲勞現象,往往造成學習者的動作質量下降,損傷學生學習運動技術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新穎豐富的教學內容,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起學生的注意,不斷誘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如,做準備活動時,每次都是慢跑,學生就會產生抑制,提不起興趣,教師若能運用一些花樣跑或活動性游戲等手段,學生的情緒就會高漲,其效果會更好些。
(三)把表揚與批評結合起來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把表揚和批評結合起來,多表揚少批評,過多的批評會使學生感到難受,還往往會不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同時,表揚和批評都要恰當,還要考慮學生的年齡、性別、性格等因素,學生的年齡不同,教師表揚的內容、方式、場合、語言也應有所區(qū)別。
三、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的對策
對于中學生來說,如果自己的學習意義與目的不明確,自然不可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此,要讓學生知道自己所學的每項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目的,以及這些知識技能對自身及社會的意義,必須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一)根據生理特點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加強引導學生多參加一些集體項目和群體活動外,還要加強那些被學生厭倦項目的教學?,F代中學生的共同特點就是接受能力比較快,但自身的力量和耐久力素質差,而且由于偏食出現了一些“肥胖”和“瘦弱"的學生,還有就是獨生子女的特性——自我意識強、性格內向、怕苦怕累等現象,根據他們的特點和身體差異,在教學中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選擇好突破口。利用風趣、幽默的課堂語言,調動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課興趣。例如,在教跳“山羊”的分腿騰越動作中,我為預防學生兩手撐箱時間過久,而影響到第二騰空,在講解過程中,我將“箱體”比喻成“燙手的鐵板”,學生們兩手一觸及到箱體就會迅速推開。這樣既形象又生動,學生們在練習時就會興趣盎然,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了體育課的興趣,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體育教師還要考慮到一些心理素質差的學生,由于這些學生在做動作時,怕自己完成不了,被同學們笑話或怕教師指責,針對這種情況,我除降低難度外,還要采取幫助、鼓勵和課外輔導等措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
(二)注意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體育課的組織形式要生動活潑,多樣化,教學手段靈活,不斷改變作業(yè)條件,允許學生個性發(fā)展和愛好的選擇。一個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關鍵是善于利用風趣、幽默的課堂語言和各種教法手段來調整學生學習的情緒。例如,在快速跑教學中,我采用十字接力跑、追逐跑、迎面接力跑等比賽,使教學氣氛變得輕松愉快,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只要課中出現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學生就會精神振奮,躍躍欲試,充分利用青少年學生的這種心理,有效地誘發(fā)學生體育興趣。
(三)在運動實踐中培養(yǎng)興趣
能否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效果。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合理地組織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使學生對于體育活動既有直接興趣,又有間接興趣。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地安排教材內容。讓學生經過努力可以看到和達到預想的效果,并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培養(yǎng)對運動項目的廣闊興趣,克服片面發(fā)展,防止興趣主義。此外,提供必要的設備,方便學生鍛煉,使其在體育課之外也有活動的機會,從而在直接進行的運動中培養(yǎng)對運動的濃厚而穩(wěn)定的興趣。要加強體育活動的安全保護,特別要教會學生自我保護,盡量避免傷害事故。因為學生一旦發(fā)生對運動的恐懼情緒,就很難再培養(yǎng)出運動興趣了。
(四)創(chuàng)設感染情境,不斷激發(fā)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大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發(fā)生興趣。興趣孕育著愿望,興趣滋生著動力。所謂感染,就是通過語言、行為,引起別人相同的思想感情。體育教師如果能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感染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感染力,這必定是一個層次的提高。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它能提高課堂情緒的興奮性和對所學內容的接受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悉心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趣味性,此外,教師準確而優(yōu)美的示范能給學生美的享受,學生在模仿中學習,在情感中體驗,在活動中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積極性必然也會得到提高。
中學生的體育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不單是幾堂課就能解決的問題,還需要體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刻苦鉆研,只有調動一切可調動的因素,把中學生的體育興趣真正激發(fā)起來,讓他們熱愛體育,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才是我們新課程下體育教學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