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按照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分級總體目標要求,新課標對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分別提出了具體內(nèi)容標準。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及認知發(fā)展階段水平,初中是整個中學英語教學的基礎和關鍵,而七年級則是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要搞好七年級起始階段的教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提高七年級英語教學質(zhì)量,我認為要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
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隨著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動機目的的穩(wěn)定性比小學生有明顯的增強,意志力逐漸趨向穩(wěn)定,克服困難、堅持完成任務的毅力也逐步增強,能夠逐步自覺地確定目標、制訂計劃、安排時間,完成老師交給的各項任務。因此,從一開始,教師就要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學習英語應持的態(tài)度,引導他們正確入門。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七年級新生入學的第一節(jié)英語課里,教師一般都要講“中學生為什么要學習英語”??墒牵^了第一節(jié)課,就不再提這個問題了。實際上,這個問題是需要經(jīng)常講、反復強調(diào)的。教師可以講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學習外語的故事,也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英語,如家電說明書、廣告、商標、物品包裝等,尤其是現(xiàn)在,我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WTO),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突出?,F(xiàn)在學不學英語不是出不出國,當不當翻譯的問題,而是一種精神文明和文化進步的表現(xiàn),它反映的不僅是一個人的素質(zhì),而且是一個民族的素質(zhì)。總之,教師要把學習英語的重要意義融入到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動機。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了目標,就像夜航船有了燈塔。有了學習英語的激情的同時,還應教會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初學英語,對“如何學好英語”幾乎一無所知,猶如一枚正待雕琢的白玉,一張未動筆的白紙。一般來說,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會怎樣學。一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難以更改。所以,教師應從第一節(jié)課起就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第一,要養(yǎng)成認真聽音的習慣。通過聽來辨別容易混淆的音,通過聽來模仿正確的發(fā)音、說話的語調(diào)。第二,要培養(yǎng)學生敢于開口、大聲說英語的習慣,教師一定要大力表揚敢于大聲說英語的學生,千萬不可遷就或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第三,養(yǎng)成熟讀、背誦課文的習慣。熟讀、背誦是學習英語,尤其是在母語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的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當然背誦不等于死記硬背,要會使用,記住了詞、句、段就要學生養(yǎng)成隨時運用的習慣,有機會就說或表演。第四,養(yǎng)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初一階段的筆頭練習一定要求用四線三格書寫、筆畫、筆順、大小定、標點符號和詞距等都要一絲不茍,不能有半點馬虎。在七年級階段,教師可定期舉行書寫比賽,以鼓勵上進,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三、注重基礎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字母、音標教學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有些學生念不準48個音標,不能利用讀音規(guī)則來拼讀生詞,記憶單詞也沒有規(guī)律,像記電話號碼一樣死記硬背,他們不敢開口說英語,每天拼命背單詞、背語法、背句型,卻收效甚微。
實際上,英語26個字母,本身就含48個音標中的一半,從一開始,就要教會學生讀準26個字母,并讀準常見的字母組合的發(fā)音。即從教字母起,就要把字母和單詞中包含的一個個音素教給學生,通過口耳相授,讓學生聽清楚,再模仿發(fā)音,并教會學生拼音。讓學生建立起英語是拼音文字的概念。比如,教字母H,可將字母H的發(fā)音分成|ei|和|tf|來讀,讓他們不僅會讀字母,還能準確地讀這兩個音標。在教face時,不要一味只是帶讀,而要有意分解成f-a-ce,讓學生明白f-|f|,a-|ei|,ce-|s|,而字母e不發(fā)音,并同時教讀name、kate、late等單詞,讓學生時刻明白英語讀音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利用平時的點滴讀音規(guī)則,學生久而久之便可以自己拼讀簡單音節(jié)的生詞,記單詞也就簡單多了。
四、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更進一步開發(fā)英語課程資源,還要使每堂英語課生動活潑、妙趣橫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時,不僅備教材,還必須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英語興趣和增強英語學習效果是成正比的。12至13歲的孩子爭強好勝,除了老一套的做游戲、表演、教唱英語歌、背誦韻文小詩等外,教師還可將競爭機制引進課堂。教師可將一個班分為幾大組,每大組里又結(jié)對子,采取一幫一的做法。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一次比賽,定期評比、總結(jié),讓學生感到英語好學,在不知不覺中輕松度過每一節(jié)課。學習效果明顯,成績優(yōu)秀,興趣就自然產(chǎn)生了。盡量使每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上都有成就感,那么英語課堂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五、教學需要科學性、藝術性,也同樣需要情感性。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育還很不成熟、思想幼稚、情緒強烈多變、積極性容易被調(diào)動起來的階段。“親其師,信其道;厭其師,廢其道。”這對七年級學生來說,表現(xiàn)最為明顯。加強感情教育,首先要熱愛每位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英語,主動關心、愛護他們,使學生覺得老師可親可敬可信賴。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滿腔熱情地鼓勵他們,當他們有疑問時,不厭其煩,耐心地解答。課后,教師應當多到學生中去,與他們多說幾句英語,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相互間可多一些了解,學生對老師熟悉了,就不害怕、拘束,而敢于大聲發(fā)言、表演。其次,當有的學生記不住單詞時,教師要做到多表揚,少批評。過多的批評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逆反心理,而表揚則能使學生看到前進的方向,無論何種情況下,都要堅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原則。另外,教師要做到公正公平對待每位學生。在初學英語階段,教師一般喜歡性格活潑、熱情大方、模仿力強的學生。于是,課堂抽問的是這些學生,朗讀是他們,表演是他們,其他學生便遭到冷遇,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會由不敢發(fā)言發(fā)展到對老師有抵觸情緒進而厭倦英語,甚至放棄。因此,教師要特別關愛他們,盡量搭配,取長補短,多給他們鍛煉、表現(xiàn)的機會。
總之,教師的教學要符合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英語學習的特點與規(guī)律,做到因材施材,根據(jù)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階段特點,合理開發(fā)英語課堂資源,切實搞好七年級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