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唱讀現象,就是指小學生在朗讀課文時,不管課文中的標點符號,不管句子的語氣、節(jié)奏,把每個字音都平均拉長的讀法,即“唱書”。
“唱書”的學生,讀書的勁頭兒就像古代私塾里的學生一樣,把手一背,搖頭晃腦,把每個字音使勁地拉長,讀的聲音又響亮又帶勁兒。我平時遇到這種情況,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停!別拉了,再拉就拉到北京去了。”同學們聽后都笑了。然后我就給他們講讀書時要注意抑揚頓挫,注意語氣、語調,可是接下來并沒有像我預期的結果一樣,同學們讀的是抑揚頓挫了,但一頓一挫,像小雞吃米一樣,頭還一鑿一鑿的,我看了他們的樣子都想笑。
有唱讀習慣的學生只注意了讀音,不注意語氣、語調,就不能正確表達感情;不注意字、詞、句義,就不能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勢必影響學生的語文的學習成績。我深知,唱讀的危害不淺,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重視。
現在我就自己的切身實踐,談一談怎樣糾正語文教學中小學生的唱讀習慣的一些做法。
一、思想上重視,行動上嚴格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美感,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唱讀是朗讀的強大敵人,而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組織者和引領者,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視,在行動上對學生嚴格要求,加強對讀書方法的正確引導。
二、做好示范,抓好領讀
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較弱,他們不知道好的標準是什么,就隨意按自己的方式來讀,唱讀現象非常嚴重。我深知他們的模仿性很強,教師怎樣讀,他們就怎樣模仿,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抓準時機,加強示范與領讀,這是避免唱讀,學生進行正確朗讀的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
三、加強課堂引領,激發(fā)學生情感。
我借助一些問題把孩子們引入課文情境,加深對課文的內容理解,讓孩子們與課文產生共鳴,激發(fā)他們的情感,這樣就能很自然地避免唱讀,用正確的語氣來表達課文中的情感。比如在《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中,讀到葫蘆藤上剛結小葫蘆的時候,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對小葫蘆的喜愛之情;讀到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地都落了,引導孩子們體會到種葫蘆的人難過的心情;讀到好心的鄰居勸他要趕快治葉子上的蚜蟲時,他說:“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引導孩子們體會到種葫蘆的人奇怪、驚訝的語氣。有了對這多種情感的理解,孩子們就會自己體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表達這些感情。
四、教授朗讀技巧
低年級學生讀短句子還可以,一接觸長句子,就讀不通順,過于關注單個字的讀音,更別說語氣、語調了。我根據這一特點提醒學生用“” 把長句劃分成幾部分,如“氣球上畫著一張可愛的小臉?!毕劝丫渲械脑~語讀好,然后進行詞語連讀,遇到“著、了、過、的”這樣的詞語,要讀的輕些,一滑而過。另外,還要注意句子的停頓,頓號、逗號、句號、段的停頓時間要依次變長。當哪個句子的語氣讀不好時,我讓同學們把該重讀的詞語標上“…”,反復練習。
注意了以上問題,同學們的朗讀水平提高了不少。
五、聆聽自己的聲音
學生用錄音機錄下對課文中精彩部分地朗讀,多次重放,聽聽自己朗讀的效果,如不滿意,可重新錄音。學生通過聆聽自己的朗讀,可以克服“當局者迷”的毛病,更好地克服自己的缺點,使朗讀能力逐步提高。
六、配樂朗讀
音樂,往往能使人心靜,能使人在一定的氣氛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令人陶醉不已。我們要針對小學語文不同的課文,選擇與各自朗讀基調相宜的音樂進行配樂朗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一株紫丁香》一課,進行配樂朗讀,音樂要選擇舒緩一些的,朗讀時要放慢語速,把課文里的孩子當成自己,來表達對老師的一種問候、感激與敬愛之情。
七、分角色朗讀
分角色朗讀是把孩子們帶進課文情境的最好辦法。采用這種辦法朗讀,同學們情緒高漲,氣氛活躍,能夠真正把握課文情感,讀起來聲情并茂,這樣也就杜絕了“唱讀”。如《藍色的樹葉》這一課。我讓同學分別扮演李麗和林園園進行角色朗讀,真實地感受李麗多次向林園園借鉛筆,而林園園又不愿意借給李麗的過程,讀出李麗請求、商量、誠懇的語氣,林園園矛盾、擔心、吝嗇、不樂意的語氣。孩子們在朗讀時非常進入狀態(tài),因為平時生活中的自己可能就有類似的事情,這樣及糾正了自己的行為,又給自己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八、控制齊讀,提倡個別朗讀
齊讀會互相牽制,人多就容易攀比,你聲音大?我比你還大!于是,失去控制。本來讀的好的學生,就會跟隨聲音大的“唱讀”的學生“唱”起來,這樣也抑制了自己的朗讀興趣。我們要盡量減少齊讀,提倡多種形式的個別朗讀,如:輪讀、男女賽讀、在小組中讀、師生配合讀等,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所體會到的感情。
九、在生活中學習朗讀
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想辦法讓學生多接觸比較規(guī)范的朗讀,可以采取看電視學朗讀,聽父母講故事等形式,課堂、課間練習用普通話與人交流。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語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朗讀是一門藝術,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研究,才能找到更好的、更適合的方法,徹底讓學生遠離“唱讀”,學生的朗讀水平才會不斷地得到提高。
(作者簡介:袁敬忍(1979.01-),女,晉州市桃園鎮(zhèn)袁家莊人,???,小學一級教師,河北省晉州市桃園鎮(zhèn)韓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