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勝
近日,湖南省邵東縣廉橋鎮(zhèn)年僅3歲的女童小紫被老師遺忘,關在幼兒園校車里7小時,結果中暑身亡。當日負責接送的老師和校車司機已被刑拘,園長由于懷孕被取保候審。(《瀟湘晨報》)
又是一起校車安全責任事故。這一次,年僅3歲的女童小紫不是死于車禍,而是被老師“遺忘”在車內中暑身亡。一個鮮活的小生命竟無辜殞命于老師的“丟三落四”,這不是簡單的“記性差”和一般性質的“不負責”,而已經是涉嫌嚴重瀆職失職的犯罪行為,理應受到法律的嚴懲。
校車安全事故頻發(fā),是備受關注的社會之痛。為此,人們曾強烈呼吁安全性能標準高的校車盡快問世,熱切期盼校車安全早日步入有法可依的管理軌道。但如今規(guī)范的“校車”有了,“安全條例”有了,可老師與司機的安全意識和監(jiān)護責任卻未能與時俱進地同步提升和強化。3歲女童被“遺忘”在校車里長達7個小時致死的悲劇,再次向社會敲響了校車安全的警鐘。
必須說,女童小紫的不幸死亡,是一個完全可以避免、絕對不應該發(fā)生的人為悲劇。意外之中,有其必然的因素。透過這起事件,人們必須深刻反思:關于校車安全,我們究竟還“遺忘”了什么?
首先是職責敬畏。查閱《邵東縣中小學幼兒園用車管理工作實施意見》,里面明確規(guī)定了隨車照管人員應當履行的職責,包括“核實學生下車人數,確認乘車學生已經全部離開后本人方可離車”。這是程序,也是常識,更是責任。隨車老師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足以表明其對學生關愛的感情不濃、對崗位職責的敬畏缺失和對制度程序的漠然懈怠。
其次是前車之鑒。媒體對這種被老師失察遺忘致孩子死亡的案例早有曝光。俗話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然而,教育部門每次事故發(fā)生后都不忘通報與警示,但血的教訓卻未能引起相關人員對此類低級錯誤的高度警覺,以致“遺忘”照舊,悲劇重演。
其三是制度監(jiān)管。孩子被“遺忘”致死,當事老師難辭其咎,但又何嘗不折射出學校對制度實施的監(jiān)管缺位。試想,在學生安全高于一切成為教育部門共識的語境下,學校對校車的人數清點制度卻沒有跟蹤監(jiān)管的措施,在長達“7個小時”的時間里,校方、隨車老師、任課老師,竟無一人發(fā)現少了一名孩子。這種集體“遺忘”足以表明校車監(jiān)管制度形同虛設。由此看來,只有對“遺忘”者繩之于法,讓其付出刻骨銘心的沉重代價,才足以讓當事人及后來者戒掉“健忘癥”,切實“長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