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蓮
新年翻開嶄新的篇章,節(jié)后上班,收到四川省作協(xié)的賀卡,上面是馬識途老先生經(jīng)典的書法:“文章直欲清如許,氣宇何妨峻似山。”馬老前輩此前來洪雅,把自己寫的書贈送給了縣圖書館,還在座談會上與眾多文化愛好者談笑風生一個多小時,講述自己讀書、寫書的體會,獲得熱烈掌聲。我相信,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總有許多人與書的故事演繹著人間百態(tài)、萬千情懷。
記得“5.12”大地震發(fā)生后的第二天,電視里滾動的報道震撼著每個中國人的心。我和好友梅立即組織縣作協(xié)會員們捐款。聽聞有志愿者馬上要前往災(zāi)區(qū),我和梅又買了五百瓶礦泉水、千個面包送上。梅說:“物質(zhì)上我們送不了多少,還得送點精神食糧。”恰好我和梅都出了自己的散文集,我們連忙回家,各拿了五十本書,在每本扉頁簽上簡單卻洋溢著關(guān)愛和鼓勵的話語。雖然至今不知道那些書是不是能給收到的人們心靈上一份安慰,但我們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一份簡單真實的愛心。
后來,我要回故鄉(xiāng)。雖然在外工作多年,但是在物質(zhì)方面實在無有回報,只好把自己的書拿了些回去,挨家挨戶送。意料之外的是,鄉(xiāng)親們十分高興,說這就是最好的禮物。外地回來的民間文化人,把書中的一篇文章拍成了電視散文片,在市、縣電視臺播放。首播那天,故鄉(xiāng)的家里擠滿了鄉(xiāng)親,大家一邊看,一邊樂。父母臉上笑開了花,瓜子、花生、水果買了一大堆,不停地散發(fā)。
一次,我?guī)е忌舷愀劾砉ご髮W的小龍女和朋友們?nèi)讉€農(nóng)村學校贈書。在課堂上演講《播種寫作之花》的時候,我在孩子們亮晶晶的眼睛里,欣喜地看到對文學的熱愛和憧憬。幾年之后,一個女孩給我打來電話:“阿姨,你送的書讓我開始喜歡寫作。現(xiàn)在我如愿考上了大學中文系,專門給你報喜,謝謝你?!?/p>
在給縣城小星星家教學校里愛好寫作的六十多名孩子們贈書時,一個身材瘦弱的孩子在門外一直高舉著書,等候我簽名。當最后一個簽到她的時候,我的手腕已經(jīng)酸痛無比,但依然耐心地寫了一長段鼓勵的話。女孩子紅著臉,羞澀地低聲地說:“老師,我長大了也要寫書、當作家!”女孩抱著書,蹦跳著離去。我目送著她,心宛如一朵春天的桃花,嫣然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