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剛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產出的廢棄油脂高達500萬噸,如果不妥善處理,不僅會被不法之徒利用,還會造成無法彌補的環(huán)境破壞。不過,最近出了一家生物公司,能從廢棄油脂提煉出生物柴油,并應用到汽車飛機等行業(yè)!
創(chuàng)辦這家公司的人,是鄭德華兩兄弟。
鄭德華畢業(yè)于大連理工大學熱能專業(yè),此前曾在青島化工廠工作,一直關注著發(fā)達國家將地溝油等廢棄油脂提取為生物柴油這一領域的發(fā)展。多次與兄長探討自己開發(fā)此一技術的可行性后,兩人決定創(chuàng)業(yè)。2006年11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青島福瑞斯生物能源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成立,主營業(yè)務為“生物柴油”。
在很多人看來,生物柴油雖然前景廣闊,但因投資巨大,報批復雜,涉及部門繁多,所以一向很少有人涉足。不過看好生物柴油的鄭德華決定孤注一擲,只專注于生產生物柴油。
鄭德華選擇的主要原材料是餐飲業(yè)地溝廢棄油、動植物油等。
福瑞斯公司將生產流程主要設計成三步:起點是水洗罐,地溝油在這里先進行預處理,混合其中的泥沙、醬油、醋、鹽等被過濾;接下來,地溝油則在原料儲罐緩沖后,依次經過酯化、酯交換等6道工序質化成為初期生物柴油;再次進入半成品接收罐緩沖后,油料進入精餾塔被再度精制提純。這一過程持續(xù)約四五個小時,如此一來,氣味刺鼻的地溝油便被“點石成金”為生物柴油。
可惜的是,2008年,經濟危機不期而至,生物柴油也遭遇寒冬,之前的火爆景象亦如同泡沫般幻滅。如此一來,其規(guī)模化應用自然裹足不前。除此之外,大量行業(yè)競爭者的涌現(xiàn)使得廢棄油脂的收購成本直線上升。例如植物油腳(油脂精煉后分出的殘渣)每噸價格從800元上漲至3500元,每噸生物柴油成本也由2000元上漲至5000元。混亂競爭之下,從業(yè)者多入不敷出。福瑞斯也未能幸免,曾一度停產達半年之久。
如此窘境自然令鄭氏備感困惑。痛定思痛之下,鄭氏兄弟決定逆勢而上。
首先是重新鍛造福瑞斯的全產業(yè)鏈,即上游原料收集系統(tǒng)、中游生產系統(tǒng)、下游銷售系統(tǒng),不僅大幅提高工人待遇,還將大量真金白銀投入到再研發(fā);其次則是與中科院生物能源和工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組成研發(fā)聯(lián)盟,科研人員將抽油煙機油、辣椒甘油、炸貨油、魚油、豬大油等各類樣本進行反復提純試驗,最終得到更為純凈的生物柴油,其質量甚至優(yōu)于國內0號柴油;最后,福瑞斯重新梳理了銷售渠道,超過50%的產能被應用于其簽約的超過20家加油站,及唯一一家“地溝油”專用站點——福瑞斯加油站,95%柴油與5%生物柴油混合成為汽車燃料,余下的則用于熱電廠發(fā)電(生物柴油因熱值是煤炭的1.5至1.6倍而備受歡迎)。
“一家荷蘭航空要給我們下訂單了!”盡管這一訂單尚未定論,鄭德華也不愿透露最新的談判進展,但其臉上的表情卻信心十足。
據鄭德華說,生物柴油的“燃點”即將到來。歐盟將在2012年將歐盟及進入其空域的國際航空運輸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并征收碳排量稅。相對傳統(tǒng)的化石燃料,生物燃料則能減排60%至80%,歐盟規(guī)定若航空系統(tǒng)使用地溝油等廢棄油脂所制燃油,其稅收即可減免。福瑞斯或將因此而大獲其利。
盡管利好不斷,但與之相應的,廢油轉化為生物柴油的競爭對手也會多起來,“一條正確的路不怕更多的人來走?!?鄭德華很坦然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編 輯 熊 奇
E-mail:songtsee@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