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夢瑤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熱愛后進生是轉(zhuǎn)差的基礎。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所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之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一、用愛心改變不良的心態(tài)
部分后進生由于學習成績差,或者思想道德不良,往往在家里得不到溫暖,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歧視和同學的譏諷,從而形成討厭家長,討厭同學,更討厭老師的不良心態(tài)。在這種心態(tài)下,簡單的批評教育很難奏效,而且往往適得其反。馬卡連柯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待后進生存在的缺點和錯誤,要特別耐心,不能吹毛求疵。
周同學上課坐不住,令任課老師頭疼,下課鬧得教室烏煙瘴氣,讓學生干部束手無策;喜和同學爭執(zhí),仗著人高馬大,輕則張嘴罵人,重則拳腳相加。一天,未做作業(yè)的周同學竟將批評他的組長的作業(yè)撕了,老師進教室后見周同學竟歪著腦袋,晃著腿,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站在講臺上。老師心平氣和地請他回座位,他愣了一下,低著頭回到座位上。原來周同學父母離異,他像個討人嫌的皮球被踢來踢去,后來,父親只管他吃飯,其它一概不過問。這樣,失去家庭溫暖的他變得更加霸道,任性。了解到這些情況后,他作業(yè)不會做,老師放學后給他講;他生病了,老師讓他到辦公室喝水吃藥。為了使他感到家庭溫暖,老師和同學們?yōu)槿碎_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生日晚會。周某望著生日蛋糕,聽著同學們真誠的祝福,噙著眼淚說:“同學們,你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挨過我的打,挨過我的罵,但你們還把我當成朋友幫助,關心我。以后,我一定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做一名好學生。”從此,周同學的作業(yè)能完成了,而且能主動幫助別人了。
總之,教師學會從學習、思想、生活等方面去關愛他們,用深情換真情,厚愛暖心靈,用慈母般的手撫平后進生扭曲的心態(tài),使后進生體會到教師愛的真誠,把教師當作知心人。用愛心去教育、去感化后進生,使之健康成長。
二、對后進生多一份關愛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愛是通過教育成功的橋梁,也是一條基本的教育原則。師愛比母愛更偉大,它也意味老師不能以狹隘的個人私情或好惡去對待學生。
金同學學習基礎差,自制力弱,有極其嚴重的厭學情緒,家庭作業(yè)經(jīng)常不完成,常用“作業(yè)忘家里了”這句話敷衍老師,針對這種情況,老師首先幫助他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不是因腦子笨,而是毅力差,知識掌握不牢固造成的;其次,為了他的學習盡快趕上去,幫他制訂補習計劃,為其開小灶,不厭其煩的講解重難點;最后專門為他準備個家庭作業(yè)本,并在扉頁寫上:“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并且每天親自檢查其作業(yè)。稍有進步,便激勵他說:“你真聰明,比老師想象的進步速度快多了!”現(xiàn)在金某學習刻苦,由“要我學”變成了“我想學”。
實踐證明,對于后進生這類特殊群體,教師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用慈母般的愛去溫暖冷卻的心,啟迪他們的靈魂,點燃他們上進的火花,使那些遲開的花朵競相開放。
三、對后進生多一份寬容
學生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尤其是后進生,他們時常會闖些“禍”,如果處理不當,將適得其反。一般說來,當學生犯了錯誤后,內(nèi)心是充滿矛盾的,他們知道犯錯誤丟人,希望教師替自己保持名譽。這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盡量采取個別教育方式,不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批評,否則會挫傷他們的自尊心,產(chǎn)生對立情緒和將錯就錯的心理。
某班學生經(jīng)常反映丟東西,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一般是體育課或課間活動時丟的,老師便在上體育時遠遠觀察教室,發(fā)現(xiàn)張某獨自離開操場,走進教室。我便輕輕走進教室,看見張某手中拿著同學的東西。張某臉色發(fā)白,呆呆地望著老師,老師告訴他偷東西的危害,并答應他不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張某哭著保證把東西還給同學,并不再拿別人的東西了,經(jīng)過一段觀察,發(fā)現(xiàn)張某的確變了,不僅不拿別人東西了,而且還能主動幫助同學打掃衛(wèi)生。老師提議他拿班上的鑰匙,管理班費。張某學習成績也很快趕上來了,畢業(yè)考試成績名列前茅。畢業(yè)時,張某深情地對我說:“老師,謝謝您對我的寬容,我永遠忘不了您……”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首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后進生,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后進生也會變得光彩奪目,發(fā)出燦爛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