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宗
〔關鍵詞〕 學生;全面發(fā)展;家庭;老師
〔中圖分類號〕 G5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2—0031—01
二十一世紀是人類更新知識、全面接受信息的時代。這要求我們的孩子必須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以應對一切新的變化,適應社會。同時這也對我們的父母、老師在孩子的教育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成為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現(xiàn)在的孩子個性都很突出,比起他們的父輩,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更強,探求的欲望也更強,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在這個崇尚個性的時代,引導孩子正確地面對社會的復雜變化,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成長心態(tài),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人,健康全面的發(fā)展才是最為重要的。
從當前形勢看,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勢都是努力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家長老師對他們的教育,直接關系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間接的關系是從學生的角度,使他們認識到如何做自己的主人,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如何與時俱進。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人翁作用。學習中的主人,也就是生活中的主人,也就發(fā)揮了自己的能力。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老師對學生的了解,對學生的關愛,對學生的幫助,使他感受到自己是一個被尊重、被關愛的人,這是他們面對困難的力量源泉。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生活的強者,成為一個可以正確面對困境,掌控自己人生的強者。
家庭和老師,應該教導學生做生活的主人,教會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問題,提高他們自己掌控自己的能力。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就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去體驗,讓他們有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可以去提煉生活和做人的準則。如果說善于反思是一個人不斷成長的必要條件,那么老師家長只需要引導他們?nèi)ナ褂谜_的方法,必要時加以幫助,而不是替他們思考,更不是老師和家長的任意干涉。這個時代的孩子個性鮮明,教育方法不當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厭惡感,父母的苛責和溺愛都會讓孩子產(chǎn)生叛逆心理。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就要有正確的引導方法。學習方法一是靠老師傳授,二是靠學生自己總結,而孩子自己總結的遠比父母老師教授的要更加深刻和受用。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必須育人,教師只管教書不管育人,是不可能教好學生的。學生學習最關鍵的時期就是中學階段,特別是初中階段,是學生可塑性最大的時期。當孩子從小學進入中學,進入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都會自然而然的有一種重新開始的想法。無論孩子的過去如何,這個新的開始都是一個絕佳的教育契機。對孩子少加苛責,多加關愛和夸獎,讓他們對新的一切更喜歡,對新的學習生活也更加有信心,對于新的方法和思想的接受能力也就很強,這都非常有利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學習刻苦的學生不一定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而品德高尚的人確都能刻苦學習,因為道德高尚的孩子自我約束力更強。先天素質(zhì)不高,成績一般,但卻能扎扎實實學到一些為人民服務的真本領,這樣的人遠比學習成績好,但滿腦子個人主義思想的學生更有益于家庭和社會。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會愛父母、愛同學、愛集體、愛人民和愛國家。
教會孩子做人比教會其做事更重要,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必須懂得如何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益的人,所以,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基礎抓起、從根本抓起、從小抓起。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要求父母和老師密切配合,用愛引導他們,教會他們?nèi)绾巫鋈?,讓他們知道自己應負的責任和義務。全面發(fā)展道德為先的教育原則,家庭和學校的關愛和引導,正確的方式方法都是必不可缺的。教導孩子正確做人做事,幫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構筑向上向善的道德體系,讓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讓家庭、學校和社會用愛心為孩子的未來之路筑基。
?? 編輯:馬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