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華
多媒體技術對文本、圖像、聲音等的綜合處理靈活、生動,最大限度地豐富了歷史課堂,增強了學生對歷史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多媒體課件應用的優(yōu)勢
1. 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F(xiàn)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將會極大地沖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從傳統(tǒng)的傳授知識的主導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里,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講,完全沒有主動參與意識。我們知道,高中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具有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因此,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多媒體課件信息豐富的特點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由被動聽講變?yōu)榉e極主動參與。學生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對歷史會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真正理解歷史能夠以史為鑒更好的指導現(xiàn)實學習生活。
2. 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材料浩如煙海,豐富異常。其中很多的材料都是我們進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把這些德育素材以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就能增強歷史的感染力,提升課堂的生動性,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F(xiàn)實中有很多愛國主義題材的優(yōu)秀影視系列片,合理利用這些愛國素材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和歷史責任感,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如,在講解必修二第四單元第13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時,上課前可以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的視頻,在優(yōu)美的而又熟悉的歌聲中開始學習,通過對歌曲的欣賞,再結合相關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使學生切身體會并感受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感悟并理解鄧小平的偉大高尚情懷。在課程結束時,可選擇播放歌曲《走進新時代》的相關視頻,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結束本課的學習。這樣通過相關歷史資料的展示,既增長了學生的見識,又能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也能激發(fā)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奮斗的歷史使命感。
3. 使用多媒體課件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歷史材料具有過去性的特點,很多教學用的歷史圖片、數(shù)據(jù)、影像資料等材料都可以反復使用,所以應該累積保存起來。這樣不斷地積累資料將有利于減輕老師們平時的備課量,有更多時間去探索、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實踐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同時,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也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使其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課件應用的問題
應用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也知道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具有兩面性。同樣,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會導致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受到嚴重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
1. 很多老師把課堂變成了課件展示課,師生之間教與學的交流受阻。眾所周知網(wǎng)絡資源異常豐富,很多課件從網(wǎng)上可直接下載。所以,有的老師把課件從網(wǎng)上直接下載即用,這樣的后果是導致教師根本不考慮學生實際原有的知識水平。在授課過程中,缺少與學生的直接溝通,只是一味地展示課件,致使基礎稍差反應慢的同學跟不上,有的學生雖有一些疑問,但不敢開口詢問,這便導致了學生學而不實,老師授而不深,沒有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實際上也沒有完成教學的任務。
2. 許多老師沒有經(jīng)過制作課件的專業(yè)培訓,學校也沒有足夠的課件素材,自己制作課件難免耗費很多的時間與精力。有的老師為了能在競賽課或公開課中有突出表現(xiàn),為制作一個比較精美的課件不惜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查找圖片、影視等資料,甚至不能正常上課,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梢?,教師把過多的精力用于制作課件上,勢必會影響其它的教學活動。這樣就會沖擊正常的教學秩序,更容易導致常規(guī)教學出現(xiàn)問題等,后果不堪設想。
總之,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應正確地理解和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既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發(fā)揮其輔助教學的巨大優(yōu)勢,又從實際學情出發(fā),盡量避免課件與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脫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