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東 張洪路
桃果套袋,可改善果面色澤,有效減輕裂果和機械損傷,防止桃病、蟲害,還可以減少農藥用量,降低農藥殘留,減輕農藥污染。因此,桃果套袋是提高其商品性的重要舉措。
1 桃果套袋前的準備
1.1 疏蕾、疏花、疏果
首先要疏除枝條基部、頂部及背上的花蕾,每個結果枝保留中部5~7朵花;疏果在花后1個月內進行,在桃硬核期完成定果,為套袋做好準備。要注意的是,疏果最好分2~3次,不應一次性疏果定果,以防裂核或坐果不良。首先疏除病蟲果、畸形果和發(fā)育不良的小果,保留果形端正、枝條中部朝下生長的果實,再根據結果枝長短定果。一般長度在30厘米以上的果枝,每枝留果3~5個,并交錯留果;長度在20厘米左右的中果枝,留果2~3個;長度在10厘米以下的短果枝留果1~2個;雙果的則去1留1。
1.2 套袋前噴藥防蟲
套袋前1~2天全園噴一遍殺菌劑和殺蟲劑,可有效防治穿孔病、瘡痂病、食心蟲等病蟲的危害。藥劑可選用穿孔凈800倍液、寶麗安1500倍液、桃小食心凈1000倍液等。忌用有機磷和波爾多液,防止果銹產生。
1.3 選用適宜的果袋
桃一般選擇紙袋。紙袋種類有單層和雙層,顏色又分為淺色和深色。根據試驗效果,易著色的油桃和不著色的桃適宜用單層淺色的紙袋或選用淺黃色紙袋;中熟桃如紅色品種最好采用單層黃色袋;晚熟桃用雙層深色袋效果最好。生產上也可以因地制宜選用舊報紙、或牛皮紙做袋,剪成8開大小,用膠水粘接成信封式的紙袋。
2 桃果套袋技術和措施
選擇桃果專用袋,套前放于潮濕處,使之適當返潮,保持柔韌。將選定幼果,小心除去果面的雜物,撐開袋口,使袋底兩角的通氣孔張開,手執(zhí)袋口下2~3厘米處,袋口向上或向下套入果實。套上果實后使果柄置于袋的開口中部,不要讓葉片和枝條裝入袋子內。然后從袋口兩側依次折疊袋口,用捆扎絲扎緊袋口,使幼果在袋內處于懸空,注意不要將捆扎絲纏在果柄上。如果是自制紙袋,則用訂書機或大頭針訂住袋口即可。另外,樹冠上部及骨干枝背上裸露果實應少套,以免日灼病的發(fā)生。套袋順序為先上后下、先里后外。每畝的平均用袋量為6500個左右。桃在盛花后30天內定果套袋。套袋時間以晴天上午9~11時和下午2~6時為宜。
在套袋后每月噴1次300~500倍的氨基酸鈣或氨基酸復合微肥。在6月下旬(采收前40天和20天)各噴布1次稀土,或采收前1個月噴布光合微肥、農家旺等微肥,以提高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分管理方面,果實膨大期、摘袋前應分別澆1次透水,以滿足套袋果實對水分的需求,同時防止日灼。
果實袋內生長期間應照常噴灑保護葉片和果實的殺菌劑,以防病菌隨雨水進入袋內危害。除袋后噴1次噴克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內吸殺菌劑,防治果實內潛伏病菌引發(fā)的輪紋爛果?。挥袟l件的話,噴1~2次300倍的磷酸二氫鉀,或800倍的施康露、農家旺等以利桃果增色防病。采收后,注意將用過的廢紙袋及時集中燒毀,消滅潛伏在袋上的病蟲源,以減少翌年的危害。
(作者聯(lián)系電話:0515-8418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