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宗建
“寓教于樂”,這個由古羅馬賀拉斯創(chuàng)立的觀點,千百年來,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都把它運用于教學之中,而且自定為檢驗一堂課好壞的標準之一。那么寓教于樂在課堂中的作用何在呢?我認為是:英語教學應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的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到新知識。當學生身臨其境,置身于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他們就會體驗到語言應用的的場合,也才能養(yǎng)成正確的語言習慣與正確運用的能力,從而對學習就不感到枯燥無味或是一種負擔,而是“樂”學,這樣才能激發(fā)起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也才能有利于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那么怎樣才能“寓教于樂”呢?
一、情趣啟蒙,激發(fā)興趣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應多用故事、游戲、圖片、音樂、表演等形式,讓學生萌生興趣,比如給他們每人取上英文名字,讓他們記住,這樣就可以培養(yǎng)他們英語的意識;在教學日常用語時也可借助表情、手勢、動作等,把語句和意思聯(lián)系起來,如在教“stand up,sit down please”時可用手勢示意他們站起、坐下;在教學“open the door.”時可先關上門,然后邊開門邊說:“open the door.”這樣加深學生記憶,同時學生也感到學得輕松愉快,達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二、組織活動,培養(yǎng)能力
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初中生的一大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應緊緊抓住這一特點,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處理好客體與主體的關系,讓整個課堂充滿活躍的氣氛。在課堂上首先要多讓學生動腦想、猜、說,比如在教學what colour is it?句型時,可準備好幾種實物藏好,讓同學們猜猜是什么顏色的,教師說:I have a new pen,pleae guess uhat color is it?同學們開始猜了:Its yellow,It's green,It's black…猜對了,教師再把鋼筆拿出來說:Look It's black,It's a black pen.然后再換其它玩具讓同學繼續(xù)猜。通過實物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其次要讓學生動手做、演、玩。比如在教學三個介詞on,in,under時,可找三個同學到前面來,一個同學自先把他的尺子放進他自己的書包里,然后把它放在講桌下,再從書包里拿出一本書放在講桌上,另外兩個同學進行問答:where is his backpack?It's under the table;where is his ruler? It's in his backpack?under is his book? It's on the table,他們在表演的時候,同學們的目光都聚集在他們身上,有的同學甚至會小聲的,或默默跟著回答,這樣一來,就加深了對這三個介詞的記憶。在以后類似的活動中他們就會運用自如。再次,要讓學生動筆畫、描涂。在英語的教學中,我們知道,簡筆畫是不可少的,邊畫邊說,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而且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多方面調(diào)動了他們的感官,提高了學習效力。比如當我們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時候,老師要求同學們畫出艾瑪一家人。老師可讓同學每人準備一張紙,同時還可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然后老師開始說,說得慢一些,還可以加上手勢比劃一下。重復幾遍后,檢查學生畫的情況如何。如老師說:Look at Emma's family photo.This is her Sister,Mona This is her brother,Tong This is Emma These are her porents.老師一邊說,一邊用手在黑板上指出他們所站的位置。畫完后,對畫得快,畫得好的同學,老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小獎品,給予獎勵或鼓掌。這樣一來,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己動手做,就能使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注意力也緊緊被抓住了,教學效果自然提高。
三、有條不紊,加快節(jié)奏
課堂教學是讓學生學得更多更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應準備多次活動,而且必須要加快節(jié)奏。我們知道,兒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所進行的活動的時間不宜過長,活動的更換要緊湊。如果稍不注意,他們就會走神,做小動作。因此,所進行的活動要有趣,在設計活動時要重視學生的活動面,盡量減少“觀眾”。要讓學生大多數(shù)都嘗試,其中特別注意愛護差生,在活動中,多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要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活動中嘗到學習的樂趣,保持學習熱情。
四、創(chuàng)設情境,養(yǎng)成習慣
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習慣成自然,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讓學生多用英語進行交流,為他們創(chuàng)設情境,讓他們做到脫口而出。如當你遇見你的學生時你就不要說:“你好,你早!”等,而是用英語說:“How do you? Good morning!”這樣當學生以后遇見你或同學時,就會用英語打招呼了,慢慢的,學生自然養(yǎng)成直接用英語去思維、表達,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英語水平。
總之,英語是一種外國語,教師要教好它并非易事,學生要學好它也不是一日之功。不過在改革開放不斷努力,經(jīng)濟建設不斷加快的今天,英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巨大作用。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學工作者,任重而道遠。我上述所述,不過是滄海一粟,如它能給同仁們一點啟發(fā)和幫助,那我將感到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