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彬
摘要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醫(yī)學院校圖書館的職能也發(fā)生了一定變化,本文從醫(yī)學院校圖書館的兩大職能——教學職能和科研職能入手,就其中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問題作一研究,并就在這一過程中的體會及未來醫(yī)學院校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趨勢做了一定探討。
關鍵詞醫(yī)學院校圖書館教學職能科研職能
近些年來,隨著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學校的軟硬件設施都有了極大的飛躍,涉及到高校各個部門。具體到圖書館,包括用戶需求、信息資源建設、服務方式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且隨著信息化的深入,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日益突出,包括內容、方法與途徑在內的多個方面,都產生了相應變化,對圖書館職能的研究,也成為了教育領域及圖書館情報學等專業(yè)研究的熱點。醫(yī)學及生物科學領域是現今發(fā)展最為迅速的學科之一,其信息化程度十分高,所以對醫(yī)學院校圖書館在信息化大潮中的角色與職能有與其他專業(yè)或綜合性大學所不同的要求。①我們認為,醫(yī)學院校圖書館在信息化進程中的主要職能為教育及科研功能,本文以作者實際工作經驗為基礎,并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中所涉及的內容,就在信息化進程中,醫(yī)學院校圖書館職能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問題作一探討,以期為醫(yī)學院校圖書館更好地適應信息化進程,增強其在學校科研及教學功能中的地位與作用做出一定參考。
1醫(yī)學院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
根據國際圖書館聯合會和國家教育部給出的定義,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內涵主要有三點,首先是培養(yǎng)用戶尋找、選擇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承擔對輻射用戶的信息化教育工作,這也是圖書館教育職能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其次,高校圖書館有培養(yǎng)用戶人文情操,尤其是提高大學生氣質的功能。②另外,高校圖書館還需要充當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的補充,作為延伸內容,向學生提供各種信息。
相比于綜合性大學,醫(yī)學院校學生的專業(yè)構成較為專一,從某些層面來看,由于缺乏其他學科的支持與補充,這十分不利于我們建設多元化的圖書館,但所謂船小好調頭,學科單一也給了我們針對一個專業(yè)學生,把工作做好做全面的機會。從圖書館教育職能的內涵來看,我們在建設醫(yī)學院校圖書館中,也是遵循培養(yǎng)、熏陶、延伸這一職能進行的。
現如今,醫(yī)學及生物學領域是發(fā)展最為迅速、國家投入最為巨大的學科之一,尤其是基礎醫(yī)學的研究,發(fā)展可謂十分迅速。依照程書均院士的說法,在基礎醫(yī)學與分子生物學領域,一項新技術只有5年的生命力。這就需要我們圖書館的內容一定要跟上科學研究的步伐?,F在包括pubmed等醫(yī)學及生物學研究數據庫很多,內容更新也很及時,但我們在實際情況中發(fā)現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學生不會用。甚至一些碩士生,都不能自己完成檢索與下載。我們認為這是比數據庫更新慢更嚴重的問題。在實踐工作中,我們針對碩士生,有文獻檢索課程,針對本科生,也有相關的選修課,但此種課程在實際操作中并不理想,學生普遍反映在課堂上可以看懂,但依舊無法自己操作。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了機房實踐課和遠程培訓課,并引入了任務導向性教育方式,讓學生分組完成某個特定課題的文獻檢索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③另外,我們在高年級學生中,開展了針對畢業(yè)論文的文獻檢索培訓,這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密切相關,也引起了他們極大的興趣,對提高學校畢業(yè)生整體的科研素養(yǎng)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醫(yī)學院校學科單一,學生之間學科交叉嚴重,不利于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我們圖書館要起到營造自由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尤其是人文文化環(huán)境的作用。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在保證圖書館館藏圖書擺放科學性的前提下,對圖書的位置進行一定調整,將人文社科類圖書放在容易被學生看到的位置,經我們統(tǒng)計,經過這樣擺放位置的調整,人文社科類圖書的借閱率是有所提高的。同時,我們還針對人文社科類圖書做了有指向性的推薦,每個月會就一個內容,做一個比較全面的圖書導讀與推薦,向同學們推薦閱讀一些圖書。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開展一些文化沙龍活動,培養(yǎng)校園中這種人文氣息,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和綜合素質。
在作為學生課堂學習之外知識延伸這一項中,我們充分考慮到了醫(yī)學生課業(yè)繁重,且課程較為枯燥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課外延伸活動。首先,我們在文獻檢索及相關課程中一定要摒棄落于筆頭的作業(yè),不能給學生加重負擔,讓學生對圖書館反感。其次,我們所補充的內容應該是學生在課堂上學不到,但的確對其未來的工作和學習有重要的作用的內容。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針對學生的專業(yè)和未來畢業(yè)的去向,組織有互動的講座能夠極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臨床醫(yī)生在我館組織的圖書體會沙龍中分享其臨床用藥經驗等,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醫(yī)學院校圖書館科研職能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
學術科研在高校工作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且現階段高校的地位與水平主要看科研情況。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高校圖書館是一個重要的學術機構,是學??蒲械闹匾o助部門。圖書館應發(fā)揮自身在信息資源方面的優(yōu)勢和特點,為學??蒲泄ぷ魈峁┝己玫闹С趾头铡H缭诳蒲羞x題和項目申報中,圖書館可以做好查新工作,為科研部門出謀劃策,指出哪里是熱點,哪里可能存在較大研究潛力等。在項目審批下來之后,圖書館應該利用自身數據優(yōu)勢,向科研人員提供之前同類研究的相關資料,并對項目思路的新穎和獨立性做出判斷,避免研究成果與國內外已有研究相重疊,從而造成科研資源的浪費。④
醫(yī)學院校圖書館科研職能的轉變過程中,我們認為需要做好如下兩點。首先,要建立與科研人員有效的溝通機制。圖書館的科研職能主要體現在對科研服務的支持上,服務的對象就是科研人員,所以圖書館應了解科研人員對于研究資料的需求,同時,形成圖書館與科研人員有效的溝通機制還可以使圖書館及本校資源得到更好更充分的應用。⑤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與科研人員密切聯系,并掌握學校相關項目的立項、審批工作,針對科研工作的實際,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文獻支持。另外,在于科研人員建立良好溝通機制的同時,還需要設置個性化服務,對科研人員有的特殊需求應盡量予以滿足,如提供電子文件、上門服務等。
3醫(yī)學院校圖書館職能轉變過程中的體會
我們應該意識到,高校圖書館職能轉變這個過程已經發(fā)生,并可能在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xù)進行下去,我們在其中要多總結方法和體會,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yè)素質,以便更好地應對職能轉變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體會主要有如下幾點。首先是要學會應用新的工具開展工作,這里主要提的是溝通工具,圖書館傳統(tǒng)的咨詢與服務部門為面對面形式,由學生進入圖書館,找到相應的老師來進行咨詢等,這種方式不太適合現在的節(jié)奏,也不符合現階段大學生的行為方式,之后發(fā)展出了諸如使用電子郵件等手段進行咨詢,但這種方式也缺乏及時性,圖書館回復大量的郵件也極為耗時,且有時重復的問題要回答多次,極大的浪費了資源。在實踐工作中,我們可以考慮使用新的溝通手段與讀者互動,如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及校園論壇。即時通訊軟件可以用來解決學生在使用圖書館資源中隨時可能會遇到的小問題,具有很好的時效性,而校園論壇可以將學生的問題及回答留在上面,供之后的學生參考。同時我們發(fā)現,校園論壇還可以發(fā)揮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互助性,能夠使圖書館的學術氛圍和多元化建設開展更順利。⑥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對“度”的把握,切不可將工作陷入繁復的瑣事中,舍本逐末,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還在于對教學和科研的支持上。
4圖書館發(fā)展趨勢的探討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高校對圖書服務工作和情報檢索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高校圖書館如何適應信息化時代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高校圖書館應考慮和研究的問題。未來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趨勢主要有四個方面:開放性、數字網絡化、自動與個性化服務及館際聯合。首先,高校圖書館平民化、開放性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高校圖書館不應只局限在其過去固有的服務對象上,應在保證安全和效率的同時,對一些文化群體、機構開放,這樣一方面可以將科學和學術推行大眾,提高圖書館在社會生活中的貢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圖書館自身多元化的建設,能夠活躍圖書館的學術氛圍,進而實現資源的社會化共享。其次,網絡化也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圖書館的工作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收集和處理檢索了,還包括面對爆炸性的資訊,進行有效的整理和分類,提高從龐大數據群中找到有用數據的能力。未來高校圖書館一定會在網絡上開創(chuàng)另一片天地,使溝通更有效,檢索更方便。自動化與個性化服務是未來高校圖書館的必然選擇,這一方面是由于知識爆炸帶來的巨大工作負荷所致,另一方面也是高校規(guī)模不斷擴大,圖書館服務對象范圍也隨之擴大所致。使用傳統(tǒng)的服務方式,投入大量的人力對圖書館進行維護已經變得越來越難,未來自動化管理和自助性服務一定會在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更多的應用。另外,隨著科研工作越來越細化,必定會對圖書館的個性化特色服務提出需求。關于館際聯合這點在圖書館、情報學中早有提出,是一種可以實現圖書館間資源共享的方式,在信息化時代中,這種館際聯合應該變得更廣泛且更有效率,并應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實現自動化的館際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