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當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課前,教師不論將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多么完美,在教學過程中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也就是說懸疑和不確定性成為現代課堂的一個最顯著的特征。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該如何根據課堂教學中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情形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教育機智,合理地組織課堂,把握好源于生活的“意外”,讓課堂成為學生解決生活問題,接受生活教育的重要陣地,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精彩,已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課堂中,學生是否對學習有興趣,直接影響到聽課的質量。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才會積極參與,努力探索,在樂學的學習氛圍中享受學習數學帶來的樂趣,經過思維火花的碰撞,智慧才能得以升華。
曾在教授二年級上冊的“兩位數進位加法”時發(fā)生了這樣一件小意外。
上課伊始,導入新課后我出示了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淘氣收集了26個飲料瓶,問笑笑收集了多少個?”出示完題目后,我看到很多孩子睜大眼睛,一臉的疑惑。他們的表情讓我也疑惑了,于是轉過頭去看了看:咦!怎么會這樣?原來在課前寫小黑板時,漏掉了一個條件:“笑笑比淘氣多收集了15個”。我心里為自己的粗心而懊惱了一下,正要提筆填補之際,腦子里突然間冒出了一個不如將錯就錯的想法。于是就對孩子們發(fā)問:“這題怎么了?”幾個學生馬上站起來說:“這道題求不出來啊!”“現在只知道淘氣收集了26個飲料瓶,其他什么都沒有說啊,怎么求呢?”“老師,這道題少條件?!蔽揖蜔岚l(fā)問:“看看題意,動腦筋想想能不能把缺少的條件補充上呢?”再看學生們開鍋了:“我可以,我可以!”一只只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一個學生干脆到黑板前主動要求填寫了——“笑笑收集的比淘氣多幾個?”這時候,還沒等計算呢,下面的學生都嘰嘰喳喳地說了起來。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下面議論、討論聲更大了。一個學生站起來說:“還可以寫淘氣收集的比笑笑少幾個?!边€有學生說:“笑笑收集的是淘氣的2倍……”最后,我讓孩子們先填上自己喜歡的條件,然后根據自己填上的條件來列式計算這道應用題,孩子們都很興奮地寫了起來。
這本來是一節(jié)很普通的常規(guī)課,沒想到這樣一個小小的意外,反而引發(fā)了學生的深刻思考。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學習數學,在猜測、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感悟到一道應用題一定要完整。這是解答應用題的關鍵,培養(yǎng)了學生的如何去分析數量關系。同時學生合作意識,探究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維廣闊性也得到了發(fā)展。
透過這個小小的案例,給了我很深的啟示。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如果在課堂上能掌握好教學時機,機智地處理,把一時的疏忽或錯誤變成學生學習的資源,或許會讓我們在課堂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外變成教學收獲,不致使課堂因這些意外而停滯、混亂,反因意外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