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向紅
【摘要】初中語文的文本,文質兼美,有著豐富的美學內容,會激發(fā)學生對美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要通過對文本的主題情感美、人物形象美、語句形式美、意境美等方面的解讀,增強學生學習中的美感體驗,引導學生尋找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實現對文本之美的欣賞,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關鍵詞】文本;審美;提高
“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边@是新課標對語文教育提出的要求,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初中語文課本的內容也進行了幾次修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把審美滲透到文本解讀中去,通過語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較好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幾個方面談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對文本的審美解讀問題。
一、解讀文本主題的情感美首先熟讀課文是理解文章的主要方式
初中語文的文本,大都是精選古今中外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文質兼美,有著豐富的美學內容,對這些作品的閱讀,會激發(fā)學生對美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雨果說:“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字的每個音節(jié)都發(fā)射火星?!彼裕處熓紫纫龑W生學會讀書,學會審美的解讀。讀《散步》,學生體會到的是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感受到的是對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和對親情的珍愛;讀《春》,學生感受到的是春天萬物復蘇的勃勃生機,同時也從中體會到作者積極熱情的思想情感;讀《甜甜的泥土》,學生從課文那優(yōu)美的文字、細膩的文筆中,感受到一位離異母親對孩子的至愛之情,那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母子深情,叫學生感受到了母愛的平凡與偉大;讀《紀念白求恩》,學生則在文章夾敘夾議的議論中,嘆服白求恩的形象和感人事跡,對他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油然產生深深的敬意。教師要使學生通過領會文章主題的情感美,把閱讀提升到一定的審美境界,產生審美的愉悅,并從中吸收提升文學素養(yǎng)的豐富養(yǎng)料。
二、解讀文本中人物的形象美
縱觀我們的初中語文課文,其中的人物形象形形色色,復雜紛呈,在教學中,要使學生準確地理解這些人物形象,最基本的方式還是閱讀。首先,在學習一篇新課前,老師要通過播放該篇課文的朗讀錄音、視頻或者老師自己的示范朗讀等形式,讓學生從中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其次,通過學生的自讀來更進一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內心世界;最后,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使學生通過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把握,更深入地貼近人物的形象。比如,課文《皇帝的新裝》,其中的童話人物形象各異,且對話內容具有鮮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分角色朗讀,使學生能具體地感受眾多的人物形象?;实鄣奶摌s和昏庸無能、騙子的狡詐和手段高明、眾人的愚蠢和阿諛奉承等等都在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中,鮮活地再現出來:“哎呀,真是美極了?!薄ⅰ岸嗝疵赖幕y,多么美的色彩。”、“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呀!”學生在笑聲中,更深刻地領略到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點,人物的善惡美丑也自然凸顯出來。
三、解讀文本中語句的形式美
在文本中,語句的形式美從多個方面表現出來,帶給學生審美的愉悅。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的描寫:“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蓖ㄟ^簡潔的句式,極富質感地描述了初春草的特點;“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薄ⅰ按禾煜裥」媚?,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向前去。”從剛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寫的順序令人回味,寫出了不同時段的不同景象。文中綜合運用了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美不勝收,表現出語言修辭的一種靈性美。有的句子結構形同對偶,表現出一種對稱美。通過這種美,我們也感受到文章所表現出的節(jié)奏感和靈活性。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焙芏辔恼戮涫胶喍?,整齊,朗朗上口,表現出凝練的美,比如:老舍《濟南的冬天》中:“古老的濟南,城里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薄ⅰ澳撬?,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庇械奈恼轮杏迷~巧妙生動,表現出一種傳神的美感。如《春》中的“高興”、“賣弄清脆”、“應和著”、“逼”等用詞都可稱得上神來之筆,這些詞語的運用使文章整篇都流動著靈性的神韻。
四、解讀文本主體的意境美
語文學習的目的大多是靠形象思維來實現的,在對文本的解讀過程中,學生應該展開形象思維的翅膀,用豐富的想象來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想象文本中描述的意境,乃至文字描述外的意境,豐富的想象能激發(fā)學生對美的創(chuàng)造力,但是沒有對文本的熟讀和深刻理解,意境美的想象是無法實現的。總之,語文課是極具有審美價值的課程。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對文本的主題情感美、人物形象美、語句形式美、意境美等方面的解讀,來提高對文本解讀的審美水平和審美境界,增強學生學習中的美感體驗,引導學生尋找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實現對文本之美的欣賞,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