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接
一、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引發(fā)學生興趣
首先,巧借古詩教學。詩詞歌賦,朗朗上口,應用得法,可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詩情畫意的教學環(huán)境。如講長江三峽時,引用李白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逼浯?,巧妙運用成語、俗語。如“蜀犬吠日”指特殊的地形地勢使川西南多云霧天氣,太陽露臉的時間太少,難怪蜀犬少見多怪了。教學過程中引用這些成語,準確、形象、生動,有科學性,能客觀反映地理現(xiàn)象、地理事實,又具故事性,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再次,在教學中適當?shù)剡\用謎語,則可啟發(fā)學生思維,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最后適當引用民謠、諺語、歇后語、順口溜等進行教學,通俗易懂,能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
二、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
1. 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地圖冊和地理掛圖進行教學
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又是一種特殊的地理教科書,學生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獲取許多地理知識。以圖釋文、圖文結合,使教學形象直觀,有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
2. 認真設計地理略圖,提高地理教學效果
在地理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設計地理略圖進行教學,有利于掌握地理基礎知識,既能突出重點,又能培養(yǎng)學生直接學會畫地圖的基本技能。
3. 充分利用電教化手段——投影、幻燈、錄像的直觀優(yōu)勢,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運用自制的投影片作為一種直觀性、實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學軟件,解決了很多傳統(tǒng)教學形式解決不了的問題,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利用社會熱點,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搜集一些歷史故事、神話故事、稀奇怪事、笑話等作為情境,讓學生在故事中回味、深思,從而使地理學習更具趣味性。以故事作為情境的地理教學能開闊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鉆研精神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對地理情感有促進作用,如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有積極的意義。
四、豐富第二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
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引申和輔助,積極開辟地理第二課堂的活動,這是目前深入開展教學改革,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首先,利用鄉(xiāng)土地理調查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鄉(xiāng)土地理的調查,讓學生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其他地理知識和地理現(xiàn)象的理解與記憶,使愛國主義更加形象、直觀、具體、扎實。
其次,利用課外活動小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課外小組通過參加氣象站,進行天氣預測、物候觀測;到天文館看星空,組織學生觀星空、找星座,觀月相;還可以組織地質夏令營、制作地理模型、宣傳有關地理的法規(guī)等活動,力求把課本知識寓于各種活動之中,把知識結構轉化為能力結構。
(崇義縣崇義中學)